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时间:2022-08-10 08:09:29

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大于500ml。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及产后24小时三个时期,是产科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如不及时处理,轻者影响产后身体恢复,重者可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或遗症。近几年来随着“降消”项目的开展,孕产妇死亡率 有了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撕伤、剖宫产出血、胎盘滞溜、嵌顿、剥离不全、胎盘粘连及凝血功能障碍和产妇的情绪有关。其预后因失血量,失血速度和产妇的体质有关。若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因此,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产后阴道流血量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产科患者268人,其中产后出血9人,占住院人数的3%左右。其中足月自然分娩2 38人,至产后出血的7人,出1例外5例都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因宫缩乏力引起出血的5例,占出血总数的70%,软产道撕伤致产后出血的1例占10%,胎盘因素致产后出血的1例占10%,精神因素致产后出血的1例占105。所有产后出血都发在本院,通过紧急处理和抢救都转危为安。住远3至5 天后全愈出院。其中有1例产后大出血发生在产后第5天,8例出血量都在500至1000ml,除1例外。均为胎盘娩出后立即用计血器测量而知。

2观察与护理

2.1宫缩乏力

胎盘娩出后,子宫较大且血软或轮廓不清,阴道呈间歇性出血,色暗红有血块,按压子宫有大量血块排除,有时阴道流血不多而血块积于宫腔内出现宫底升高,当产妇休克时再抢救为时已晚。产后应密切观察妇产的脉搏血压变化,特别不能忽视阴道内的缓慢出血,防止休克的发生。其处理原则为产妇不宜搬动,促进宫缩。遵医嘱使用缩宫剂。如有尿潴留产妇不能自排者给予导尿,按摸宫底,宫腔内填塞专用纱条。如上述止血措施均无明显效果,出血仍多者应立即行术前准备,配合医生做好结扎髂动脉子宫动脉或必要时行子宫次全切手术进行止血。

2.2软产道裂伤

胎儿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良好而 仍有持续性阴道流血,色鲜红,会阴、阴道或宫颈处有裂上2并有活动性出血。软产道裂伤在良好的的暴露下缝合止血。

2.3胎盘因素

因胎盘滞留,嵌顿,剥离不全,胎盘部分粘连,部分植入,胎盘胎膜残留均可导致阴道间歇性流出暗红色血液。处理原则是,助娩胎盘。当第三产程超过15分钟时首先明确胎盘是否剥离,如已剥离可协助胎盘娩出,如未剥离立即给予胶静脉缩宫素20U推注。若还不能自行剥离可行手剥胎盘术,若为部分残留可行清宫术,切记用暴力强行拉出。

2.4凝血功能障碍

产后出血多,血不凝固,其处理原则是配合医生及时 转诊,输送新鲜谢液。

2.5精神因素

产后出血多,且子宫收缩好,无胎盘胎膜残留,无软产道撕伤,无凝血功能障碍。处理原则是在积极给予止血剂的同时,给予产妇安慰和解释。特别是对新生儿性别不满意产长妇不能立即告知。

3预防和护理

为了预防产后出血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应加强责人心,切做到加强产前和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检,高危患者应提前入院。重视分娩护理,防止产程延长。注意保护会阴,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及时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测出血量。加强产后观察和护理,定时测产妇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早期哺乳注意保暖。在生产过程中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胎儿胎盘娩出后留产房2小时,每15至30分钟,测量血压和脉搏,注意产妇脸色和一般情况,检查阴道出血量和子宫收缩情况,子宫复旧情况。协助产妇喝水、进食、排尿。提倡新生儿早吸吮、早开奶,有助子宫收缩。

上一篇:辐照猪皮与金因肽联合在儿童烧伤创面治疗中的... 下一篇: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疏导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