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时间:2022-08-10 07:44:59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摘要: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产生。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和分析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活跃课堂的四种对策。

关键词:英语课堂;开放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23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和习得能力,即运用和实践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气氛民主、交流自主的开放性课堂,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在教学中做到大胆开放,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课堂中,敢于猜想,大胆质疑,敢于突破常规,超越自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学英语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强调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合作。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让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超越书本,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交际的活动中,突出自身的个性发展。

二、对策研究

1. 体现教学的时代性

开放性教学应走出以教材为本的范畴,不断注入和调整与信息时代相吻合的教学内容。国家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研究组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意见稿)的说明》中就指出: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强调以发展语言应用能力为目的的交际性教学思想。笔者认为这“得体”两字蕴涵了教师和学生在当前英语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信息化。

下面是一封互联网上的E-mail:

Ok, mike

U(you) got my reply now.kady is my english name,but i am not sure if i will continue to use it in the future,i used to be called celia.

As celia has a similar sound to...my friends played tricked on me, i changed it at last.thank u for bringing me “brave heart, but i don’t have time to see it this week, cus(because) i went to a barbeque in the forest park and i feel extremely exhausted now. Wish u pleasant dreams

CUL(see you later)

只要是英语教师都会发现这封E-mail中有许多不符合英文语法和词法规则之处,但这恰恰是现代网络通讯中常出现的英文chart方法,它体现了网络交流简单、明了、快捷以及用符号和缩写字母表达意思的特点,是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写照,更是当今年轻人在网上交流的“时髦”用语,或许这也就是现代英语变化的方向,你能说这种英语是错的吗?当我们英语教师们仍在课堂上反反复复教学生“How are you ?”之时,他们不知道现代英语中“How are you doing?”更为流行。当我们的学生与外国人交谈时,如果还用“Not at all”来回答别人的感谢,如果还用“a motorcar”而不用“car”,或者还坚持说“I should like to know”而不说“I would like to know”,那么他们的英语未免太过时了。现代英语之变化使得我们英语教师如果固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如果我们英语教师不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不了解现代英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那么我们教出来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他们会发现他们所学的英语是多么的“书呆子气”。

2. 体现教学人本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是具有内在学习潜能的(朱纯,1994),而其潜能的开发有赖于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如果教师尊重学生意愿和情感的需要,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内部动力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而且融于民主话的学习氛围中,才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中笔者努力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很少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学生去做什么,而是用“Would you please/like...?”“How can I...?“Could you help me ?”“Would you try again? I think you’ll be better...”这样一些婉转的、信任式的问句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看到你亲切的微笑,听到你具有亲和力的声音,显得更乐意和你交流。教师应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幽默的气氛,让学生们对任何人犯的错误都能一笑了之。切不可像传统型课堂模式,教师一个“威严”的手势,一个“严厉”的眼神,便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创造的火花。并且导致这名学生一节课都在紧张不安的心情中度过。

例如在学习情态动词“can’t”表示猜测的用法时,学生总会与mustn’t混淆。笔者便把自己定位到学生这个角色上,设计了“蒙眼猜人、循声猜人”等游戏,让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让犯错误的同学开开心心和大家一起玩游戏,通过游戏,学生不断实践和练习“He /she can’t be ...”不知不觉,错误就被纠正过来了。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时刻都受到彼此情感的影响,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信任,改善这种人际关系,同时还可以创建一种和谐的语言活动氛围,努力产生浸润性的效果,让学生愉快地沉浸在英语的学习氛围中。

3. 体现教学生活性

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应突破课堂教学常规,开放课堂,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以及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场所。有关专家指出,外语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学生从生硬的单词记忆,繁琐的语法分析和死板的课文讲解中解放出来(刘道义、龚亚夫,2001)。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打破教材机械的僵死模板,根据实际情况“活化”教材,让学生领悟到英语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如Book 3 Unit 1 Festival around the world,在与学生对话的时候,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而不是模式化的语言环境。跳出课本仅仅是“西方节日”这样一个单一的框架,笔者引出了中国的Teachers’Day, Women’s Day, Fathers’ Day, New Year等新的语境,使学生意识到本课新语言在生活中很多场合都会用到。在编对话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思路被拓展开了,他们发现还需要使用一些语言,比如“Good Luck!” “Best Wishes to you!” “It’s so kind of you to...”笔者便及时地通过不同的渠道输入给他们。自然在语言交际表演的时候,学生的表演精彩纷呈。长此以往,学生在不断创新与成功体验中,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

4. 教学评价合理性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那就是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优秀,而大多数的学生都属于一般。为此,甄别就成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考试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都是失败者。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智力上的好坏高低之分,只有各种智力不同组合形成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从现代教育评价的观点来看,“学习评价”应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英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并有利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新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应把传统的以评价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变转变为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来作为衡量标准,扭转一张试卷定优劣的格局。

在实践中,笔者除了检测学生书面作业掌握的情况以外,还尝试评价其它方面的成果。如在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以后,评价学生知识和技能有哪些提高?知识和技能在“做事情”中能否灵活运用?学生在任务学习中反映出怎样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表现出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即“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三、结束语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归根到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如何改进落后、死板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依靠教师合理设计、安排这短短的45分钟。教师应多想些办法,多变换些形式,把整个课堂有效地组织起来,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才能获得真正运用英语的机会,才能获得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余文森. 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王 蔷.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J].英语教师,2009(8).

(作者单位:浙江省华维外国语学校 312300)

上一篇:“三分钟”锦上添花 下一篇: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