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找规律》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8-10 07:34:26

浅谈《找规律》的教学策略

在自然界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规律的事物或现象,它们可以成为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探索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丰富素材和良好的教学资源。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开始设置《找规律》的教学单元,有计划地选择了一些学生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探索其中蕴涵的规律,利用规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在其中切身感受和领悟规律的作用。

在《找规律》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去找寻和发现规律?怎样通过找寻和运用规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规律的同时,获得数学思考的历练、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迪、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情感的陶冶呢?围绕这些问题,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找”的载体建构

规律即事物的本质属性,常常蕴藏在大量同类事物和现象之中。《找规律》的教学预设,需要我们从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素材和背景,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数学探究活动情境。那么,用什么样的活动情境能够有效地诱导和助推学生找寻规律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相接近时,学生往往会自觉地参与其中,主动地提取和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储备去解决问题。因而,从学生生活背景中选取富有童趣的、便于发现与揭示规律、利于历练找寻规律的数学思维与操作技能的典型素材,让学生作为观察、分析和探究等数学活动的内容和载体,是至关重要的。

如五年级下册《找规律》例1(移动表中红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的安排,主要基于数学知识上的抽象,其情境会挑战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进行数理分析和推理概括。然而现实意义淡了些,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不浓厚,其学习常常是受老师的任务驱动,为找规律而找规律。为此,我们不妨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重组利用,把例题改编成:“如图是10张连号的观摩券,小明和小刚想观摩时坐在相邻两个座位上,他们有多少种不同的拿票方法?”在鲜活的生活背景中,学生饶有兴致地经历从生活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数学化过程:10个连续的自然数,任意选取相邻的两个,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这样既利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又能真切地体会到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找”的过程历练

规律本身的内隐性和数学教学活动应当具有的育人功能,决定了《找规律》的教学不光是让学生找寻到某些具体规律是什么、怎么找,更重要的是在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探究活动中习得“找”的方法,演练“找”的技能,感悟“找”的思想,获得“找”的体验,积累“找”的经验。“找”的过程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多元认知方式及其模型的建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理解的思维发展与智慧提升的过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的《搭配规律》(小明要在3个木偶娃娃和2顶帽子中,选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一顶帽子,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时,可这样分层实施:(1)操作中感悟。用娃娃和帽子的实物图片给学生摆一摆,外显学生的操作思维,让学生在操作中积累感性经验。(2)反馈中优化。在学生的反馈交流中,呈现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先选木偶娃娃或先选帽子),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思维优化过程。(3)变式中提升。如果没有图片摆,你怎样表示出所有的选配方法呢?有的同学用不同的两种图形分别表示木偶和帽子,用连线的方法表示;有的同学用图形、数字、字母等符号来一一列举出来。(4)比较中发现。通过“如果有( )个木偶娃娃,( )顶帽子,小明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开放式填充练习,让学生自行选取数据并解决相应的问题,再摘录学生的数据,在观察、比较和进行相关的数理分析后,引导学生揭示规律:木偶的个数乘帽子的顶数就是搭配的种数。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从摆图片的具体操作思维,到用图形连线和符号列举的表象演绎,再到从观察、比较变化的数据中发现不变的规律,揭示规律的本质内涵,构建表达规律的数学模型。

三、“找”的思想渗透

在《找规律》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更多关注于知识层面的“是什么规律”和操作层面的“规律怎样找”,而忽视了“找规律”所承载的思想方法的挖掘与揭示的本质追寻。其实,规律的背后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有相机启迪、适时渗透,才能引领学生立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视角上,真正把握规律的本质属性。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中“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时,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发现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而且两端的物体都是一样的。接着观察它们的数量,并把数据填入表格中,学生通过比较数据,发现两端物体比中间的间隔物体多1。在“试一试”的小棒与圆片的操作中,也验证到了存在同样的规律。在归纳总结规律时,追问学生:“这样排列,为什么两端物体总是要比中间的间隔物体多1呢?”促使学生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理性思考,领悟一只兔子和一个蘑菇一一对应,最后就多出一个兔子,自然兔子要比蘑菇的数量多1的道理,从而有效地避免学生发现规律时的浅层理解和应用时的机械模仿。借助一一对应思想,合理、直观地解释了规律,使学生由内而外地真正理解了规律的内涵。同时通过一一对应思想,把一一间隔排列的情况进行了拓展:两端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正好能一一对应,所以它们的数量是相等的;封闭情况下的一一间隔排列,两种物体也正好能一一对应,它们的数量也是相等的。这样,在一一对应思想的统领之下,学生深刻理解了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虽情形不同,数量关系不同,然而找寻或解释规律的思想却可以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

四、“找”的方法甄选

《找规律》的教学重点无疑应落在“找”上,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思考角度的不同,“找”的方法自然会有不同。学生往往是采用自认为最好的方法去找寻。在多种方法面前,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甄别、遴选,进而实现方法的优化。优化的过程是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方法优化的时间和空间,蓄意通过教学活动去生成“多种方法”的资源,并适时引导、有效利用,以使优化水到渠成。比如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教学简单的周期规律例1(蓝红依次排列的盆花图)时,在解决“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的问题中,有的同学用不同符号来表示蓝色和红色的盆花,通过枚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的同学从左到右给图中的盆花编号,发现编号为奇数的是蓝花,偶数的是红花,从而推想通过对“15”作奇偶性分析解决问题;还有的同学发现了“蓝、红有序,2盆一组”的排列规律,运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周期变化的既有知识经验,采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尔后,在“试一试”的练习中,学生发现了采用奇偶性分析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对于两种元素的情形,并且是符合奇偶排列规律的事物,而对于其他情形的排列则不具有普适效用。当面临“第10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则纷纷放弃了画图枚举的方法而认同了计算的方法,深切地体验到计算方法虽然抽象,但解决这类问题时却具有普适意义。最后让学生比较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自己喜欢哪种方法,学生在比较中领悟到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整个优化的过程没有教师强硬的“规定”,更多的是学生自主选择,使方法的优化真正成为学生内心深处的一种需要。

五、“找”的变式演绎

规律的找寻和发现是教学的起点,而学生能够自如地进行实际应用才是教学的归宿。会用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与浅层次的模仿,而是能够灵活地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运用规律的过程中,拓展规律的内涵,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规律的现实意义与价值魅力。基于此考虑,规律的练习中应讲求变化。

首先是练习形式的变化。教学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练习形式就要力求多样,这样才能有助于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积极参与练习,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周期规律》后,让学生用手拍出周期性变化的节奏,倾听规律的音律之美,再说一说生活中周期性变化的现象,接着动手设计富有周期规律的花边,欣赏规律周而复始的秩序之美,并互相运用规律推算第几个是什么,依据有限来把握无限。

其次是练习内容的变化。教材中安排了不同生活问题,旨在让学生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在跨情境的问题解决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如果能有效地挖掘习题资源,改变已知条件,体现一题多练,将促使学生在比较辨析中厘清规律的要素,拓展规律的内涵。如教学四年级上册《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后,出示练习:(1)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图中两端是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2)马路一边有25个广告牌(图中两端是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根电线杆?(3)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没有图),电线杆和广告牌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学生对比前面两题后,凸显了两端物体与中间的间隔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第(3)题从前面有图的描述过渡到无图的想象,变式更加多样,开放程度更大,并有效地拓展了规律应用效能。

总之,“找规律”教学应在富有现实意义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找的需要,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优化找的方法中提升找的方略,在数学思想的统摄下把握规律的本质,在灵活运用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

上一篇:倾听学生积极心理状态下思维的律动 下一篇:《认识整万数》教学设计与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