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学生积极心理状态下思维的律动

时间:2022-08-08 11:21:11

倾听学生积极心理状态下思维的律动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与社会健康发展。好奇、高兴、自豪、兴趣、欣赏、理解、需要等都是学习过程中积极心理的表现。积极心理状态下的学习过程,必定是师生民主互动的和谐课堂,是基于理解儿童的理解课堂,是放飞心灵、开启智慧的智慧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聚焦学生、研究学生,尤其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让学生处于积极心理状态下,铺展学习过程,享受学习的自在与乐趣,对教学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以“平行线画法”三种不同的教法为例,谈谈积极心理对教学的影响。

一、我的需要,你关注了吗?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平行线,请你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在小组里交流你的画法。

生1:我是借助直尺的两条边描画出了一组平行线。

生2:作业本上有格子线,我是描画了两条格子线得到一组平行线的。

师:看来同学们都利用了身边现有的平行线描画出了一组平行线。如果要画的平行线之间的宽度要大一些,或者要小一些,该怎样画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40页,思考该怎样画一组任意宽度的平行线?(学生自学后,师生一起归纳画法)

作为生命个体的人“需要”无处不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说”告诉我们,人有基本的需要,也有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作为教师,我们要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什么,帮助学生经历有趣而曲折的学习历程,满足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在此,根据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平行线有了一定的认知,这时让学生自己画一组平行线,满足了学生初次探究的需要,小试牛刀让学生尝到了甜头。但是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却受条件所限,不能有所张弛,这时老师直接抛出问题:如果要画的平行线之间的宽度要大一些,或者要小一些,该怎样画呢?探索的需要再次被点燃,小试牛刀后正是大显身手之时,当学生们期望深入探索时,“自学”无疑昭示了学生的无能,书上一步一步的程序化操作让学习变得如此“简单”,也让学习过程变得索然无味。

二、我的理解,你倾听了吗?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平行线,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画一组平行线?(想)

师:你准备怎样画?试着画一画再和组内同学交流交流。

生1:我用直尺的两边描画出了一组平行线。(生上台展示)

生2:我用文具盒的两边画出了一组平行线。

师:同学们刚才画平行线的方法都是利用已有的平行线来描画出一组平行线,这种方法行。仔细想想,这种方法有什么遗憾?

(生互相看看,不知说什么好,于是老师通过夸张的手势启发学生

生:哦,我知道了,平行线之间的宽度只能和所描画的平行线一样。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那怎样才能画出任意宽度的一组平行线呢?

生:我有好办法,先画一条直线,然后用平移的方法移动这条直线,就能得到一组平行线了。

师:请你上来示范一下,怎样画,怎样移?(生上台示范画,由于学生细致认真,画出的一组平行线从目测上看不出什么问题)

师:你们看看他画的平行线有什么问题?

生:(一脸茫然)嗯……好像……

师:好像不标准吧,怎样才能画准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第40页的内容。

“理解”是每个生命个体内在的心理需要,走向理解学生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才会在课堂中溢满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走向学习活动本质的深入。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学生也是不容易的。在此,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试图在不断否定中探寻画平行线的最佳方法,但事与愿违,学生与老师没有相同的感受,没有引起共鸣。这时候的老师犹如逆水推舟,在自编自导中完成了教学过程,缺乏“理解”的教学,真累!

三、我需要,我满足,我自豪!

师:这是给定的一条直线,要画出另一条直线和它组成一组平行线,想一想,你有哪些好办法来画?请你试着画一画,画好后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生1:我用直尺的一边重合直线,再沿着直尺的另一边画出另一条直线。(生上台演示画)

生2:我用直尺的一条边与直线重合,再平移直尺,画出另一条边。(生上台演示画)

生3:先假定平行线之间的宽度,画两条,量出相等的长度,再连线。(生上台演示画,用量距离的方法画,其实学生在直观上无意中利用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一知识)

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想出了三种画平行线的方法,很了不起!现在要过指定点(A点)画出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成一组平行线,你想怎样画?请试一试。

生1:我是用平移的方法来画的,先用直尺上的一边与直线重合,然后平移直尺,经过A点时画下这条直线。(生上台演示,由于要求比较高,所谓的“平移”后画下的一组“平行线”有点悬)

生2:我先画点A到直线的距离,量出长度,再画另一条,取等长,再连线。(生上台演示,花费了不少时间)

师:想得不错,一种用平移的方法来画,一种用量距离的方法来画。还有人用尺去描画吗?(生连连摇头)为什么不用尺去描了?

生:因为过定点画,就是给定了平行线之间的宽度,尺的宽度不正好,所以不行了。

师:看来依靠现有工具描画有局限性,只能那么宽,不能改变平行线之间的宽度。

师:好,让我们来评价一下其他两种画平行线的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生1:平移的方法我认为不错,只是平移中容易移错位,如果不移错位,这是一个又快又好的画平行线的方法。

生2:量距离的方法画得比较精准,我认为不错,只是太花费时间了。

师:同学们评价得很有道理,量距离的方法画得比较精准,但时间上没法节约了,看看平移的方法能否改良?怎样使平移中不移错位?好好想想办法。(小组讨论)

生:找个依靠的东西,确保平移的时候不错位。

师:非常富有创意的想法,我们看(师沿着黑板边平移),这样平移多好,有了黑板边的依靠,怎样移都不差。

师:要找到依靠,我们就请三角板和直尺同时登场。请同学们来摆一摆,怎样做到有依靠,怎样做到平移得又快又好?谁来摆摆试试。

(生在不断调整中终于摆好了位置,轻松地平移了起来)

师:会摆了吗?下面跟着老师一起来摆一摆,移一移。(学生兴致勃勃)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画出给定直线的另一条直线,组成一组平行线。(学生反应灵敏,行动迅速)

师: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步骤来画平行线的?(师生共同总结方法:一贴二靠三移四画)

需要满足自豪,这是积极心理状态下学习者产生的情感路径。有学习的需要,在经历的学习活动中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在满足的情感中体会到个体自身学习的强大能量,从而产生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又推动下一轮学习活动的深入,乃至对今后长期的学习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此,给定一条直线,满足了学生固有的探究需要,课堂呈现了多样化的精彩。再过指定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让学生在后续探索中自然否定用直尺之类的工具描画的方法。两次探索经验的积累、适时的评价将探索活动引向高潮。平移的方法和量距离的方法各有优劣,在可改良处深入研究,“怎样使平移时不移错位?”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在针对核心问题的思考与摸索中,平行线画法自然生成。在学生探究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时,老师又恰到好处地给予积极评价,让这种“满足”不仅来自内部,同时也有外部的声音:“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同学们评价得很有道理!”“非常富有创意的想法……”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时候的学生是强大的,具有坚不可摧的学习力量,强大的心理内驱力引导学生在曲折中走向成功!

有一句广告语是这样说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我们的重任应该是让学生的心强大起来,让学生在积极心理状态下迎风飞翔,为我们奏响思维的旋律,让我们静静聆听那美妙的思维律动

上一篇:从教《詹天佑》看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找规律》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