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协同配合的路径初探

时间:2022-08-10 05:00:24

高职院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协同配合的路径初探

摘要 在国内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当中的思政教育方面,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虽然同时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课业,但是并没有深入协作与配合。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当中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协作与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促使高职院校当中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作与配合的有效推动力,继而对高职院校当中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学方面协作与配合的渠道和途径加以阐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辅导员 专业课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 协作路径

0前言

在国内各大高职院校的运营过程当中,教师队伍都由各个专业的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两部分构成。然而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职能分工方面都是各做各的,双方缺乏交流和沟通,无法综合性地对学生加以培养。而在现阶段高职院校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对自身的职责过于分化,认为辅导员应当专门负责学生的思政教学,而专业课教师只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甚至在一些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有些教师会口无遮拦,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而这也就导致了辅导员在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时会受到阻碍。

1高职院校当中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学方面合作所出现的问题

伴随着各大高职院校当中逐渐壮大的辅导员队伍,针对学生思政教育方面的标准要求也变得更高,但是,长期以来,各个专业课的教师却逐渐忽略了对学生这一方面的教育。大部分专业课教师都认为将自己分内的事情――传授专业知识做好即可,而思政方面的教育只需要交给辅导员就行。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由辅导员负责”的认知便是错误的,由于专业课教师对于这一方面的教育教学不够重视,甚至视而不见,自然就无法与辅导员开展相应的协作与配合。甚至在一些专业课的授课过程当中,有些教师会口无遮拦,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而这也就导致了辅导员在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时会受到阻碍。除此以外,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在量化考核制度方面都较为单薄,很多辅导员所重视的都是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的掌握程度,在思政教育方面有所忽略。而这也致使专业课教师为了达到学期末的考核标准,彻底将教学目标放在课时设置以及教学成绩等有关绩效方面,自然而然地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关心学生的素质品德。思政教育的重担完全落在了辅导员身上,不知不觉中增大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高职院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学方面合作的推动力

2.1教学过程中相同的目标

在国家出台并推行的高职院校有关政策中,明确地提出在学生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每一门学科都具备思政培育功能。因此,每一位教师,不管是负责校内的哪部分职能,都需要以身作则,为学生的思政教育起到带头作用。各位教师需要时刻保证良好的工作态度,保证自身的素质修养,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学生。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万万不可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专业课程教学,要知道,思政教育必须要全面渗透到专业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所贯彻。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同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成员,就必须共同承担这份责任,在工作期间开展良好的协作,明确各自职能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养成。在不断的成长和学习中,逐渐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的、高尚的人格。

2.2教学过程中多领域的结合

在高职院校中,无论是负责学生日常生活方面的辅导员,还是负责学生专业知识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其教育和服务对象都是学生。辅导员对于学生日常方面的各项事务更加关注,并定期组织班级内的同学开展班会和相关的党建工作等,而专业课教师的工作重点则更加偏重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简单来说,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一方侧重于课外,一方侧重于课内。整体上说,思政教育是课内和课外多个领域的结合,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说都离不开对学生思政素质的培养。所以,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各自所负责的职能是相辅相成的。

2.3互补的教学形式

很多高校的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更加看重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其自身也会在备课期间更加关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会对专业课教师产生崇拜心理,愿意跟随其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但是,一些专业课教师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修养,经过一定时间的相处,学生便会对其失去尊敬的心理,因为在学生眼中,这些专业课教师并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榜样。与此同时,辅导员虽然在思政教育方面有着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因为缺少实际教学经验,加上平曰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少,很难展示出自身的人格魅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也无法尽快和其他教师沟通探讨,思政教学的真正作用无法发挥出来。这就需要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发挥各自职能的时候,还要注意相互补充,实现和谐教学。

3高职院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学方面合作的路径

3.1提高培训力度,加强校内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

首先,想要保证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开展长期协作,双方必须都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思政素养。需要从本质上对“以德服人”的认知有所改观,全面贯彻并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只有遵循了这一原则,才能保证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长期开展有效的协作。除此之外,高校管理者应当定期开展对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思政培训,使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交流,相互探讨教学经验。在提升自身思政素养的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思政教学有促进作用。

3.2合理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

τ谘生来说,其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学生经常出现的场所便是课堂。在课堂当中,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能够非常直观地呈现在教师面前。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辅导员很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的表现也难以在第一时间获悉。而专业课教师则对学生的生活状态难以了解。这种情况下,合理地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建立班级内部的QQ群或微信群等便于联系的社交平台,以网络平台为媒介在第一时间互相传达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便于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

3.3全面展示专业课教师的特长,与辅导员进行互补

从课堂教学这一角度来看,专业课教师显然更加方便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当时刻保证自身的素质与涵养,起到以身作则的带头作用,将思政教育的优势和功能全面发挥出来。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学生形成优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辅导员展开工作上的互补。在课堂以外,专业课教师还应当主动承担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在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其中。

3.4构建合理的奖惩体系与评价机制

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在量化考核制度方面都较为单薄,很多辅导员所重视的都是学生所学专业课的掌握程度,在思政教育方面有所忽略。而这也致使专业课教师为了达到学期末的考核标准,彻底将教学目标放在了课时设置以及教学成绩等有关绩效方面,自然而然地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关心学生的素质品德。在量化考核方面,国内各大高职院校的侧重点还需要有所改进。应当制定出合理的奖惩体系和评价机制,主要目的是调动起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4结论

在国家出台并推行的高职院校有关政策中,明确地提出在学生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每一门学科都具备思政培育功能。因此,每一位教师,不管是负责校内的哪部分职能,都需要以身作则,为学生的思政教育起到带头作用。各位教师需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保证自身的素质修养,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影响学生。思政教育必须要全面渗透到专业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所贯彻。这也需要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共同承担这份责任,在工作期间开展良好的协作,明确各自职能的同时狠抓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正确地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每一次成长和学习结合起来,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上一篇:南方休闲农业风景资源分类与景观评价 下一篇:项目分组教学法在中职“多媒体技术”课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