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间种栽培方式探讨

时间:2022-08-10 04:46:03

玉米间种栽培方式探讨

摘 要:玉米的间种栽培方式可以令玉米这一作物的产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在我们实际进行这种栽培方式时,要选择品质优良的植物父本与母本进行杂交,由于遗传基因的关系,其子代的性质将会集合父本与母本的优点,这样就达到了人们最初对玉米品种质量以及产量的要求。而且,在玉米间种栽培的过程当中其操作较为简单,而且用时较少,受到了我国许多相关农业地域人们的欢迎。

关键词:玉米作物;增加产量;间种栽培方式;探讨研究

玉米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物,在种植期间人们都想将其产量进行不断的提高。玉米品种不是生来就具有整体优势的,总是一种品种中有一个或是几个的突出优势,人们的理想则是把这些优势都综合在一起。而这里就引入了玉米间种栽培技术,这种技术是利用取长补短的方式来进行玉米品种间的杂交,以达到对作物本身的性质进行优化,最终达到人们想要的结果。

一、玉米间种栽培的技术分析

玉米是一种异花授粉的农作物,人们对其进行间种栽培可以令多个玉米品种相互杂交形成更为良好的玉米品种,由此达到高产的目的。在我国的东北一带,人们对于玉米的种植较为普遍,因为东北地区有着我国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特殊土壤――肥沃的黑土,这种土壤可以使玉米的收成趋于平稳。由于研究人员们不断地对玉米品种进行改良,令玉米这一作物对土壤中的营养吸收性质更强,而且其抗寒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些都给玉米栽种的成活率带来了较大的保障。玉米的间种栽培技术是利用杂交的手段将玉米本身的基因性质向着更为优良的方面进行改造,根据基因理论将品种优良的植物父本与母本进行杂交,它们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基因反馈机制,植株母体中叶绿素含量可以通过母体杂交进行基因改良,使杂交后的玉米个体叶绿素分泌旺盛,生物运转机能增强。在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过程中,使用该种基因杂交技术能够使玉米充分利用到夏季日照时间长的特点,使玉米产量提高。

玉米自身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三片重要的功能叶,这些功能叶的长势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到玉米间种栽培技术是否成功。这三片较其他叶片更大更宽的叶子在整个玉米植株的不同地方分布,这样就使得它能接触到更多的空气与阳光,以便为植物本身提供足够的叶绿素以及所需要的一些养分。人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将这几片玉米的功能叶去除之后就能明显的发现玉米的长势出现了一定的减缓,而且其收成也不足原来的一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功能叶对玉米作物产量的重要性。玉米间种栽培技术除了具有强效的光合作用之外,对于光、热、水的吸收能力也极强,空气中CO2的吸收能力非常明显,具有很强的环境汲取能力,在东北地区黑土肥力的作用下,能够充分保证玉米的养分吸收。

二、玉米间种栽培方法

目前我国对于玉米间种栽培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大面积杂交播种种植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实现区域适应性杂交管理。在一定区域内实行大面积杂交播种,玉米杂交种子比例情况按照方位的不同进行调整,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出现植株高矮不同,特别是东北地区所具有的高纬度特点,阳光的照射情况基本处于斜射,通过不同植株的采光面可以使所有玉米的采光均匀。在玉米作物种植区域与其他作物种植区域相结合的地区,玉米种植还能够与大豆、小麦等农作物进行间种,合理的利用光照资源,增强作物的透风性。

在进行玉米间种栽培的同时,我们也要处理好其杆径高度的分布形式。在种植期间要将玉米杆径高的和玉米杆径低的品种进行交叉种植,使得其整体成为波形分布。这样就能达到合理密植的目的,不会发生因为玉米高度相当但被大面积种植之后出现因阳光及空气不能通透而导致的玉米减产现象的发生。我们一般将高度为三米的玉米品种看成高杆,高度为两米的看成矮杆,两者之间的看为中杆。这三者之间合理的种植将会使玉米的成长更为理想。

三、玉米立体间种特点分析

在玉米立体间种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玉米的生物特性来确定玉米的区域培育和利用目的,在通过对不同植株类型的玉米进行立体间种实验中,总结出以下特点:

1、玉米产量稳定性增强

通过对不同性能品种的玉米进行杂交播种,能够增强植株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玉米间种栽培是建立在基因融合的技术上进行共同开发的,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根据温度、光热情况的变化对几个具有稳定产量的玉米品种进行杂交,提高新型玉米品种的产量保证。由于参与玉米杂交的品种不同,各种玉米的发芽率与生长周期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适当采用杂交易保苗进行综合防护。东北地区玉米病虫害情况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由于不同玉米类型对于病虫害的抵抗程度也各不相同,有些玉米品种对单一的病虫害具有很强的抵抗作用,通过玉米间种杂交的方式,可以将多种具有病虫害抵抗功能的玉米组合播种,从而提高玉米的防治病虫害能力。

2、有效增强玉米的产量

玉米的产量特征体现在二代种子的高产现象上,因此,比较理想的玉米杂交范例是利用两个高杆玉米品种进行父本差异的改变,从而延长玉米的开花时间,在两个单一品种的杂交过程中,可以增强玉米果实的饱满程度。在中、矮杆玉米杂交试验中,以雌性母本玉米的花期相近为杂交基本原则,在杂交过后产生的一代玉米基础上,可以充分繁殖二代杂交玉米的优势。

另外,可以充分发挥不同玉米品种杂交产生的边行优势,在选用不同抗性玉米品种进行栽培,保持行距相同的基础上,通过对光热效应以及通风效果的长期监测,可以发现玉米在光合作用增强的同时,采用立体间种栽培技术,能够使行距栽培见光度增加60%以上,地表空气流通率增加40%以上,玉米植株的生长状况形成“V”字形状态,使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更加充分地吸收阳光,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强其生长动力。

3、改善玉米整体品质

利用普通玉米单交种与高油单交种再杂交,杂交当代子粒中油的含量比母本单交种自交粒明显增加,介于双亲含油量的中间值。史振声等利用普通玉米单交种与高赖氨酸、甜玉米单交种串花杂交,结果证明:普通玉米×高赖氨酸玉米比母本自交粒中赖氨酸含量提高38.9%;普通玉米×超甜玉米自交粒比母本自交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多138.4%。粉质玉米×硬粒型玉米杂交种粒呈现出半硬粒型。杂交后改善了后期二代子粒的品质。

东北地区玉米间种栽培技术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玉米作物的总体产量,通过对于植株多品种的基因进行改良,使玉米的养分吸收能力和土地适应性有了极大的增强。在东北粮食产区的特殊生态环境中,可以使用大面积多品种杂交模式,这就达到了对玉米的抗性基因进行优势互补的作用,通过混种栽培增加玉米种植品种,并且取得普遍的推广。另外,由于间种栽培技术所耗费的种植成本较低,操作方法简便,因此很适合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祝福杰.关于玉米间种栽培方法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2(10).

[2] 张鹏.关于玉米间种栽培方法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

[3] 汪世平.玉米间种栽培方法[J].北京农业,2015(4).

上一篇:让公开课回归本位 下一篇:互联网新环境下市场营销策略变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