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与课堂转型

时间:2022-08-10 01:28:06

“苏派”与课堂转型

【内容摘要】“苏派”教学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在全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始终走在前列。自觉地发现、提升“苏派”内涵,并将其运用于课堂,就是发现自己,课堂教学将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本文整合部分苏派代表性人物的教学主张,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将走向言语运用、文化创生、自主建构、整合与发展。

【关键词】苏派教学 课堂转型 教学策略 发展愿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着“人”和“课程”,教育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苏派”教学更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在全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始终走在前列。一个个,一代代,教学名家辈出,或以清简见长,或以灵动出众,亦显精致之要,亦显厚实之义。――“苏派”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如今,各学科“课标修订版”已经颁布,“课程改革再出发”的号角即将吹响。那么,转型期的语文教学将走向何处呢?在追寻“苏派”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课堂转型的路标。

一、言语运用型

【实例】

这是于永正老师《春天的早晨》言语实践指导课。上课伊始,于老师放了一段伴有鸟叫声、水流声的优美乐曲,要求学生根据听觉感受进行想象,并将想象的内容写成片段。在学生渐入佳境时,一位头戴毡帽,身背猎枪的“猎人”(于老师扮)出现了。“猎人”举枪瞄准小鸟,学生纷纷上前阻止。“猎人”说大家制止他打鸟的理由不充分,继续捕鸟,学生急得直跺脚。在这样的情况下,展开“鸟,我们的好朋友”主题阅读活动,之后学生争先恐后上前阻止“猎人”打鸟,这次劝说变得有理有据。“猎人”的态度也由满不在乎到理屈词穷,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反思:

以于老师为代表的课堂是“语用”的课堂,是从言语运用角度而设计的课堂。在这个案例中,“打鸟”语境的创设,让学生有了真实的交际任务,真切的心理体验,精彩的言语也就生成了。于老师自身的教学智慧非常突出,人、课一体,技、道统一,言语训练看不出痕迹,教与学在言语实践中达到融通、自由、其乐融融。

在江苏小语界,这种课堂取向的代表人物还有很多。如,薛法根提出“为言语智慧而教”,关注言语表达形式,以“组块式”推进听说读写实践,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标杆。新生代名师当中,管建刚以“作文评改与发表”为切入点,以“班级作文周报”为平台,强化言语运用的“动力”,其作文实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魏星则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强调从语言现象中发现规律,按照言语生成的规律展开言语活动。

“苏派”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语文不能以“语言学家”的眼光去看待,那样,语言知识就成了出发点,技能训练成了课堂中心,“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演绎成了“八字宪法”,一切为了应试。――以“实用”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终极关怀。

语文又不能以“文学家”的眼光去看待,文学欣赏成了语文课的全部内容,弱化了语言的基本训练,“工具”目标被悬空。――这种以“审美”为基本目标的“语文”也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那么,语文教学的第三条路在哪儿?“苏派”实践应答了课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新定位,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在“懂”上,而在“会”上。“言语运用”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它既包括说、写的运用,也包括听、读的运用;既包括实用的语文运用,也包括审美的语文运用。立足“言”之根本,着眼“用”之动力,翘望“人”之发展,这是“言语运用型”的课堂价值取向。

维特根斯坦曾指出:“每一个记号就其本身而言都是死的。是什么赋予了它以生命呢?――它的生命就在于使用。”这里的记号虽不限于语言符号,无疑包括语言符号。指向语言功用的教学,正体现了“苏派”对语文课程的深刻理解。

理想的语文教学指向“语境”“主体”“活动”及“生活世界”,它强调“真情境”,营造语言运用的“审美场”,激活学生本原的语感和语用;强调“真体验”,以可感可知的生动形式,与语言亲密接触;强调“真知识”,站在“语用”角度开发策略性的知识,这样,学生与语言在嬉戏激荡,他们在倾听、在吐露、在表现,自我意识、存在价值得到展露、得到生长。指向言语运用的语文教学,它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独特的、实际的创造。激情来自于实践和创造,活力来自于实践和创造,美感享受来自于实践和创造,能力来自于实践和创造。

二、文化创生型

【实例】

这是李吉林老师的语文课――《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挂在“蓝天”,轻缓的音乐在室内流淌,李老师面对自己用粉笔创造的画面,动情地描述着:“这弯弯的月儿多像一条小船哪!你们听着琴声,身体随着音乐轻轻地摇摆,慢慢地你可以眯上眼睛……你是不是好像飞上了蓝天,坐在月亮上了?……”孩子们美滋滋的,脸上写满了兴奋:“我的腿好像变长了。”“我好像身子变轻了,我飞上月亮了!”“我乘着月亮船在银河里穿梭。”……

反思:

“情境课堂”是文化创生的课堂。李老师的语言是美的,创设的情境是美的,教学对话是美的,教师就像一个文化使者,把学生带到一个美的世界。

什么力量如此神奇,使得儿童这般投入?文化的活力!其一,注意传承文化,将传统文论的“意境说”用于课堂,通过鲜明的形象促使学生在审美中体验语言的生命感;其二,具有敏锐的文化认知力,注意开掘潜藏在文字背后的内蕴,将其内化为儿童的情感;其三,充满了童心童趣的文化关怀,精当的情境艺术设计与儿童生活相交融,情感与心灵相契合,尽显语文教学的精、气、神;其四,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语文向四面八方打开了。

在“情境教育”的影响下,众多新生代名师,如祝禧、周益民、王笑梅等,融入了“苏派”教学的洪流。“文化语文”、“诗意语文”、“生命语文”等教学主张,关注精神,关注心灵,关注个性,关注生命,真正把“语文”教学当做“文化”的载体来实践。他们的主要贡献是:

1.文学教育的苏醒。他们反对文学、语言“混编”教材模式,强调突出文学功能,留下了《枫桥夜泊》、《走近李白》、《亲近论语》等经典课例。

2.课程建设的自觉。他们能够自觉开发校本课程,比如根据“文学意象”“人文主题”开发“月亮文化”“离别文化”等,把“文学阅读”纳入到了课程建设之中。经典阅读重回校园,重回课堂,给学生创造文学阅读的环境。当前,以“人文主题”建构单元及教学,已成为主流的课程模式。

3.艺术审美的追求。仔细研究课堂发现,这些课堂无不把语文教学当作“行为艺术”来对待,追求自由、融通和美的境界。

从文化的角度建构语文教学,旨在通过语文教育使语言成为儿童的精神家园。它促使我们反思:今天的语文课堂为什么缺少文化活力呢?

理想的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钟情于语言文字,并透过语言文字追寻到它的“根”及“根”的延伸。――这个“根”就是理性的凝聚、价值的意蕴!作为一门课程,语文就是言语文化,让我们的民族后代通过学习渗透语言知识的言语,学的是文化言语,获得“文化”了的,即统一、规范而文雅的言语。准确而优雅地使用语言,确认和理解价值认同,这是文化在语文中的实现方式。也就是说,语言中的价值内蕴,要在听、说、读、写、看与展示言语行为中实现,而绝不是穿靴戴帽,外加什么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言语运用型”与“文化创生型”本质上是相通的。

三、自主建构型

【实例】

孙双金老师上《天游峰的扫路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看谁发现的问题多,发现的问题大。”学生共归纳出了6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接着老师又问:“六个问题,一个一个来回答,太费时了。你认为它们当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哪几个?”经过师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第四个问题中的“累”字很重要,全文好多地方说山高,就是要突出扫路累,老人为什么却说不累呢?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研读、讨论,并通过写作来评价扫路人的形象。

反思:

孙双金主张的“情智语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有两大追求:其一,追求在最佳的时间教给孩子最好的语文;其二,追求用最好的方式让孩子们乐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向了学生如何“学”。

“儿童立场”是“苏派”的根本立场。在这一案例中,孙双金老师努力建构“学导课堂”,多次鼓励学生提问,以质疑建构教学主线,一步步地攀登情、智的高山。这样不仅打破了教材的权威形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学、用结合的探究空间,同时也避免了事无巨细、教无重点的现象发生,“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引领学生走向最远的终点”。

“苏派”的优秀特质就是真正以人为本。变“教师带着教学方式走向学生”为“每个儿童带着自己的学习方式走向课堂”,变“教师带着自己的语言走向学生”为“每个儿童带着自己的语言走向课堂”,变“教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走向学生”为“每个儿童带着自己的理解走向课堂”……这是教学的普适价值,更是“苏派”的终极追求。

语文教学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坚守语文本位,但并不是否定儿童立场。语言能给儿童带来什么?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语言学习?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语文”和“儿童”就走在了一起。“自主建构型”课堂要给学生足够的生长空间:

1.语言空间。这是一堂语文课首先要关注的!学生对语言是否敏感,与语言是否建立了一种亲和的联系,能否自主地驾驭它,是衡量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标准。学生的言语学习是从内向外生长的。采用儿童特有的方式,留足语言发展的空间,这就成了活动设计的当然之责。

2.情感空间。语文给了学生“彼岸意识”,站在语言这一岸照亮心灵视界!语文教学应以语言作为载体,凭借文本承载的“文化背景”,通过“文本语言”指向“文本语境中的心灵”,引领学生建构自己的情感世界。

3.智慧空间。智慧是一种整体品质,它以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赋予它底蕴和张力。智慧并不排斥知识,知识的缺席将让智慧流于空泛、玄虚、混沌。所以,语文教学应从学力出发,通过语言实践生成知识,让知识融合于人的存在,为智慧提供内在的资源。

教育之中,人永远是目的。“语言”和“人”并不是对峙的。从“人是一种诠释的动物”到“语言是存在的寓所”,从“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到“意义是被语言创造出来的”,它提醒我们:语言是表达的工具,更是人的存在方式。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言语图式,实质也是在建筑自己的情智大厦。

四、整合发展型

【实例】

薛法根老师教学《哪吒闹海》,主要以“述”建构教学主线,第一个板块是“概述”:一件事用三句话概括:为何闹?如何闹?闹如何?第二个板块是“讲述”,指导学生怎样把一句话用三句来表达生动;第三个板块是“转述”,一个故事有三种说法,目的不同,说法不同。

反思:

薛老师有战略思维,以“述”建构整体教学,形成了简约、精致、整合的教学智慧。在薛老师的课上,那种“庖丁解牛式”的讲解见不到了,“只言片语式”的感悟也没有了,我们看到的,是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融为一体的整体教学。

听说读写一体化、生活化,这是课堂改革的方向。何谓“整合”?顾名思义,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整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相对有价值、有效率的某个整体。如何从线性的内容分析走向整合的言语实践?“苏派”创造了宝贵的样本。

整合的语言学习是立体的学习,完整的学习,真实的学习。当语言是完整的、真实的、自然的,是生活的一部分,学生有自,语言学习就比较容易,相反,如果切断了与生活的联系,是断片的、机械的、无趣的、不具任何社会功能的,学生没有自的,“为语言而教语言”时,语言学习就比较困难。

走向整合的语言学习实际上是“全语言”的学习!语言与生活整合在一起,与文学整合在一起,与文化联系在一起,与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斯霞老师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强调了“语境”对言语学习的整合作用,字词教学不能“抽出而讲之”,识字、阅读、表达融为一体;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构筑言语学习的整体情境,并运用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发挥情境对学生整体发展的作用;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吸收与表达整合在一起。

以上四种课堂转型的方向,是根据“苏派”名师的教学得出来的,分类标准并不统一,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我们可以创生出摇曳多姿、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学风格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有一句话:“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不管是哪种类型,只有适合师生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教育,才是课堂转型的真正方向。

“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人为峰。”苏派是一个发展的、具有生命气息的概念,生生不息,生机盎然。追寻“苏派”教学,实际上是在寻找、发现自己;追寻“苏派”教学,是为了思维创新、文化创新,寻求语文教育的更高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连元街小学)

上一篇:回到课标上来 下一篇:语言:智慧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