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与文艺创新

时间:2022-08-09 11:02:35

解放思想与文艺创新

解放思想是文艺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文艺家们只有把自己的思想与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前进的要求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才能为文艺的创新发展撑起一片新天地。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疆兵团审美文化的生成和发展,经历过两次大的社会转型、解放思想的文化重构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告别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战乱,进入了铸剑为犁、从战争向和平建设的社会转型和文化重构期。1952年2月,中央军委主席在给20万驻疆部队的转业命令中说:“为更好地承担伟大的保卫东方和世界和平的责任……将光荣的经济建设的任务赋予你们”,“为全国人民的,也就是你们自己的幸福生活,在新的战线上奋斗,并取得辉煌的胜利。”随一兵团进疆的近千名军旅文艺工作者,紧紧地把握住了这一历史的转折和时代的进程,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创作出一批高扬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回望这一时期的兵团文艺,定格在国人和世人文化视野中的电影故事片有王玉胡的《沙漠里的战斗》、邓普的《生命的火花》,长篇小说有周非的《多浪河边》、许特生的《边塞风啸》、邓普的《军队的女儿》,诗歌作品有郭小川的《西出阳关》、洋雨的《塞外两支歌》、东虹的《塔里木的路》,美术作品有黄戈捷的版画《瀚海新歌》、李宇翔、宋兴华的雕塑《舞者》、《弹热瓦甫的人》,音乐作品有田歌的《草原之夜》、《边疆处处赛江南》,舞蹈作品有李良婉的《扎根》等。

纵观这一时期的兵团文艺,虽然由于时代的要求和文艺家们主体的局限,缺了些人文情怀和人性的温馨,但天地有大美,人间有大爱,这一时期的作品却真实地留下了一串人类铸剑为犁,艰苦奋斗,从战争走向和平的坚实的脚印;讴歌了人性的崇高和人生的悲壮,为巩固共和国新生的政权,为促进新疆多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家国认同,为新疆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实现“以阶级,争为纲”向“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大转移。解放思想运动,催化了文艺家们主体的自觉和文艺向本体的回归。兵团文艺界掀起了创新发展的新高潮,一批思想深邃、艺术精湛的好作品在兵团相继问世。

这一时期,进入国人和世人文化视野的,首先是兵凼诗歌的异军突起,杨牧的《我是青年》,杨树的《无愧的歌》,存“十年”的废墟上撞响了呼唤民族尊严、振奋民族精神的黄钟大吕。紧接着是兵团表演艺术的崛起。孟宪治的四幕话剧《千秋功罪》,冲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局限,把爱同将领陶峙岳将军在党的政策感召下,率部10万和平起义的历史壮举,搬上了自治区成立30年大庆的舞台。被新华礼、《中国新闻》(英文版)、《人民日报》(海外版)传播到国外,弘扬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热爱家国的传统美德,揭示了人类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终极关怀。兵团文工团的艺术家原创演出的主题歌舞晚会《绿色的追求》,把对始自汉代的“屯垦戍边”大业的解读,从为国家、为民族的平台,提升到了人类追求绿色,追求可持续发展,追求幸福生活的普识的价值高度。王伶、韩天航的电视连续剧《月上昆仑》、《戈壁母亲》,立足于历史唯物观的科学理念,取材于兵团现实生活,扎根于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和为贵、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文化传统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虚拟了一个个发生在中国西部高地卜的寓言,折射出了人类能够感同身受的生命的美丽、人性的崇高和人生的精彩。兵团子弟王刚取材于工一师的长篇小说《英格力士》,演绎了一个中国少年和他的英语老师,在人类文化遭到严重摧残的“十年”中,为拥有和保护一本《英汉大词典》而展开的一场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的故事。这部2004年被专家打分和全国读者投票列为年度6部优秀长篇小说之首的作品,已被翻译为英、法、意、韩等多国文本向同外发行。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定格在世人的文化视野,是因为它见证了人类共识的一个古老的理念――“良知必将战胜邪恶”。它能引起西方关注的理由,还在于“高天滚滚寒流极,大地微微暖气吹”,人们从严冬挺立在风雪中的古树上蓄势待发的芽苞里,能解读出“十年”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和平崛起的理由和奥秘。

――盘点解放思想、改革开放30年来兵团的文艺家们原创和定格在人们视野中的优秀作品,还可以列出许多。这里之所以挂一漏万,只不过是想见证一种理念――解放思想是文艺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半个多世纪前,高瞻远瞩的一代伟人命令新疆转业部队要“更好地承担起保卫东方和世界和平的责任”。今天,可以告慰伟人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中国西部已经托起了人类的尊严,放飞了人类的希望,一个和平、稳定、合作、发展的新世界,将会在人类的共同关注中分娩。

上一篇:兵团精神价值浅论 下一篇:选准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