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纠纷的仲裁解决机制研究

时间:2022-08-09 09:28:56

期货纠纷的仲裁解决机制研究

摘要:期货公司与客户之间出现纠纷后, 采用诉讼的方式是主流, 基本是通过司法诉讼程序来解决纠纷, 较少采用协商、调节、仲裁等方式。因此,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 外行审判内行"的纠纷诉讼处理方式, 引进" 内行评判内行"、" 专家断案"的期货纠纷仲裁制度无疑应当成为解决当前我国期货纠纷的最有效方式和新渠道, 是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字:期货纠纷 仲裁 诉讼

目前, 期货公司与客户之间出现纠纷后, 采用诉讼的方式是主流, 基本是通过司法诉讼程序来解决纠纷, 较少采用协商、调节、仲裁等方式。因此,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 外行审判内行"的纠纷诉讼处理方式, 引进" 内行评判内行"、" 专家断案"的期货纠纷仲裁制度无疑应当成为解决当前我国期货纠纷的最有效方式和新渠道, 是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期货纠纷案件的特点

1.期货纠纷案件发生频率高、数量众多、标的金额大。期货是一个" 高风险、高收益"行业,期货交易的典型特点就是" 以小搏大", 即只需要交纳 5~10%的保证金就可以控制、操作 100%的虚拟资金, 实际上等于把交易风险和投资收益同比例放大了 10~20 倍。

2.期货纠纷案件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 鼠有鼠道、蛇有蛇轨", 期货行业也不例外, 更有自己十分特殊的交易和" 游戏规则"。期货纠纷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疑难复杂、社会影响大, 期货交易程序、规则甚至一些业务术语、定义的内涵外延都有其特殊含义, 业外人士很难准确理解和把握。

3.期货纠纷案件复杂、处理难度大。除了业内的明文规定外, 期货还有自己的内在的、不明确的行业规则和约定成俗的惯例, 加大了期货纠纷案件的审理难度。严格遵循行业惯例和国际惯例是在处理期货纠纷案件时必须要把握的。

4.期货纠纷案件的处理很难体现司法公正,期货公司的合法权益缺乏最基本的保障。前已述及, 在司法诉讼实践中, 期货公司始终处于劣势," 客户赔钱、期货公司买单"现象司空见惯。

二、以诉讼方式处理期货纠纷的弊端

以诉讼方式解决期货纠纷的最大弊端就是" 让不会踢球的人来当裁判", 司法公正受到严重质疑。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一是人们普遍对期货存在误解。期货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市场创建之初, 管理非常混乱, 期市形象严重受损, 十多年来对其宣传、报道也多是负面的, 甚至全盘否定了期货的积极作用, 以至于" 谈期货色变";

二是真正熟悉、了解期货业务规则的审判人员和律师少得可怜, 他们根本不知晓期货的市场规则和行业惯例, 成了典型的外行审判内行, 期货公司的屡屡败诉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是审理期货纠纷的审判人员普遍存在" 同情弱者"的心理, 始终认为期货公司是强者, 散户投资者是弱者, 一旦出现纠纷, 期货公司理所当然要赔偿散户的损失, 而不论期货公司是否存在过错, 司法公正难以体现, 期货公司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陷入" 客户赔钱、期货公司买单"的怪圈, 甚至某些期货公司因为不堪诉讼而被迫关门;

四是有关监管部门、期货业协会、期货公司与法院、法官沟通、交流甚少, 有的主审法官甚至根本不知道期货是怎么回事、期货不为人们所熟知;

五是缺乏明确的、高层次法律保障,目前对期货的法律规定仅仅局限于国务院条例和司法解释层面上, 更高层次的法律规定并不存在。

三、以仲裁方式处理期货纠纷的优势

所谓仲裁,又称公断,是指争议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其争议交付非司法机关的第三者居中评判是非并作出裁决,该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拘束力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以仲裁方式处理期货纠纷与以诉讼方式解决期货纠纷相比, 具有下列优势:

1.仲裁作为一种准司法程序, 仲裁解决期货纠纷最大的优势在于是" 专家断案"、" 内行评判内行"。因此, 将仲裁制度引入期货纠纷的处理有两个显著进步: 一是确立了期货专业人士担任仲裁员负责处理期货市场纠纷的制度;二是充分运用期货市场的规则和惯例作为仲裁依据, 及时妥善处理纠纷。

2.保密性强、灵活性高等都是仲裁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仲裁一般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保密性很强,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不致因仲裁活动而泄漏。另外,仲裁程序、文书格式、裁决书的内容和形式、管辖、法律适用、制度上都表现出极大的弹性

3.仲裁可以减少诉讼时间、快速高效, 及时解决纠纷, 费用也相对较低。期货纠纷作为一般的民商事案件进行司法审理, 往往会涉及到诉讼程序上的问题。仲裁比诉讼更能迅速及时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仲裁程序相对而言比较便捷,可以减少期货市场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

4.裁决效力的惟一性、一裁终局。只要裁决的程序合法, 其裁决结果双方当事人都必须遵守执行。与诉讼相比, 仲裁有更大的空间, 没有二审、再审等繁琐程序, 更适合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

5.仲裁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只要是期货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与期货经营交易有关的纠纷,都可以适用仲裁方式解决。根据仲裁法规定, 只要纠纷当事人有提交仲裁的合意, 仲裁机构仍然会依法受理。

四、以仲裁方式解决期货纠纷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几个方面

1.首先需积极开展仲裁法和运用仲裁方式解决期货纠纷的宣传工作。通过期货监管部门、期货业协会、各仲裁机构、各期货公司、各大新闻媒体等的大力宣传, 使广大期货投资者了解仲裁。

2.在仲裁委员会组建" 金融仲裁中心", 成立仲裁员专业队伍。仲裁员可以由中国证监会、各省证监局、各大学和科研机构或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的专业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职业道德良好、办案技巧娴熟的法学教授、期货专家、高级会计师、经济师、注册会计师、资深律师等人士担任, 以保证解决纠纷的公正性。

3.各地仲裁委员会应尽快制定期货纠纷仲裁规范制度, 要根据期货纠纷的特殊性来制定。例如, 期货仲裁的受理范围、仲裁的实名制、保密制度、回避制度、举证规则、调解制度、审理程序等, 从程序上去保证期货纠纷仲裁的公正性。

4.仲裁委员会要建立严格的回避制度, 对仲裁员与当事人的利害关系进行充分披露。对在仲裁过程中私自会见当事人、人的, 或者接受当事人、人请客送礼, 情节严重的;;或者有索贿受贿, , 枉法裁决行为的期货专业仲裁员, 由所聘任的仲裁委员会依法予以除名或追究其法律责任。

5.强化对仲裁员的业务培训和接受继续教育,加强对期货市场运行规则和惯例的把握, 不断提高运用这些规则和惯例解决期货纠纷的能力, 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 较好地满足和适应期货市场主体的需要。

6.从法律体系上进一步明确仲裁在处理期货纠纷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结 语

随着期货市场的逐步放开, 各种类型的期货纠纷不断出现。传统的、单一的诉讼方式不但导致司法压力增大,本文针对期货纠纷案件自身的特点, 指出了以诉讼方式解决期货纠纷的诸多弊端和形成原因, 说明了采用仲裁方式解决期货纠纷的优势所在, 列举了国外通行的期货纠纷仲裁制度, 并对完善我国期货纠纷仲裁制度提出了几点看法。可以看出, 建立一个完善的期货市场仲裁机制已成为国内期货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必然, 仲裁方式应当成为解决资本市场纠纷的最有效方式,任何制度都不能说是完美无暇的,仲裁在解决期货纠纷中也是如此,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也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运用,也不是所有的期货纠纷都适用仲裁进行解决,也只是部分类型的期货纠纷适用仲裁制度,要妥善运用。

参考文献:

[1]沈寅:《商品期货纠纷的法律问题及建议》,载《法学》1995年第6期;

[2]李钟华:《准期货交易纠纷法律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3]毛初颖著:《期货合同性质探讨》,载《法学研究》2000 年第 1期。

作者简介:黄斯龙,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大队09中队四区队。

上一篇: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简析 下一篇:我的公司是如何倒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