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绩效提升研究

时间:2022-08-09 09:27:01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绩效提升研究

[摘要]文章梳理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新情况,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绩效提升的制约瓶颈,提出了破解制约劳动力转移培训绩效提升瓶颈的应对策略:提升培训资源的整合能力,建设完备的培训体系,打造稳定的师资队伍等。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培训 培训绩效

[作者简介]张晓东(1981- ),男,内蒙古卓资人,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院长助理,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企业管理;朱占峰(1962- ),男,河南虞城人,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物流管理。(浙江 宁波 315211)朱一青(1984- ),女,河南许昌人,武汉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物流管理。(湖北 武汉 43007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KA110086)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00-02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新情况

1.培训工种呈结构性短缺。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农民工群体外出务工新诉求的产生,“就业难”与“招工难”在全国各地并存,这说明不是劳动力总量上的供给不足,而是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与技术性短缺,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成为企业争夺的对象。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反映在转移培训上就是培训工种和培训内容的结构性短缺。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综合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劳动力接受转移培训的比重只占28%,未来10~30年,有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将长期处于紧缺状态。培训工种、培训项目的结构性短缺是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为转移培训工作提供了新机遇。

2.转移培训需求总量较大。第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进城务工,经过三十多年的时间,他们中大部分已步入中老年,并开始退出城市,他们的子女逐步成为农民工的构成主体,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1年中华总工会的调查报告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满16周岁的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8487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新生代农民工比老一代具有更好的教育基础,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在流入地成长,他们大部分缺乏务农经历,对农村的土地情结较弱,对流入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比原籍地更强。他们不愿意返回农村,渴望融入城市,成为真正城市居民的意愿十分强烈。新生代农民工庞大的数量与强烈的转移愿望构成了对劳动力转移培训总量上的巨大需求。

3.转移培训需求趋多元化。一是转移方向除了以东部地区为主外,中西部地区接受转移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随着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转型,一些低端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崛起的新兴产业与服务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西部用工需求的扩大、工资水平的提升、低成本的生活消费等则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向其转移。二是第三产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就业方向。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的制造业和建筑业逐步流向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三是农民工创业逐渐兴起。一些农民工在进城务工期间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之后,凭借他们在城市打工发掘的商机或者对家乡的了解,选择在打工地创业或者回乡创业。这些劳动力转移的新趋势构成了转移培训的多元化发展,要求转移培训结合新的转移区域、转移产业,以及新的转移需求有效开展工作。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绩效提升的制约瓶颈

1.培训资源整合能力薄弱。首先是培训需求大、种类多。随着农村劳动力自身的转移意愿越来越强烈,农村劳动力对转移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大,培训的工种也越来越多。目前对于这些需求的整合、挖掘、利用并开发出合适培训课程的能力十分缺乏。其次是培训资源短缺、分散。劳动力转移培训所需的师资、资金、场地、设施、设备、供求信息等资源普遍短缺,培训学校得到的补贴有限,各类培训机构缺乏统一的部署安排,有限而分散的资源很难得到有效的利用。最后是培训资源整合机制不完善。转移培训涉及的部门主要有农业、科技、人力社保、民政、教育、建设等部门,这些部门都举办不同形式的劳动力转移培训,缺乏整体规划与管理,导致培训资源分配条块分割,资源分布散乱,资源利用低效。

2.培训体系完备性不足。一是专业化的转移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内容与市场脱节,不适应农民转移培训需求。目前开展转移培训的机构主要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高级技术学校、技工学校、民办职业培训班、就业训练中心、企业职工培训中心等,这些培训机构沿袭了大中专院校的培训体系,与农民培训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脱节,往往造成农民工听不懂、学不会、用不上的现象发生。二是差异化的转移培训体系未建立,培训定位不够明确,培训特色不够鲜明。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普遍存在培训内容上盲目跟风、培训专业上设置雷同等情况。有时转移培训大多是常识性的培训项目或者是时下的热点项目,忽视了培训机构长远的发展与培训的核心竞争力。

3.培训师资稳定性不强。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稳定、专业的师资队伍是转移培训顺利实施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目前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教师大多是职业学校的专业课与文化课教师,教学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训练。教师对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不够熟悉,难以根据用工单位的实际需要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培训效果得不到保证。很多培训机构教师都是兼职,这种做法虽然降低了培训成本,但不够稳定,不利于培训机构开拓新的培训项目,也不利于培训机构的发展壮大。

4.培训组织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和精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劳动力转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政府对转移培训大包大揽,造成目前劳动力组织的市场化程度处于较低水平。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缺乏对劳动力市场上瞬息万变需求信息的准确了解,培训机构又必须按照政府职能部门的要求进行培训,缺乏自主性与积极性,限制了培训机构及中介组织市场化的发展。

5.培训转移的外部环境不完善。当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到工作容易,但要脱离农村,实现实质性城镇化转移却很困难。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计入城镇人口但不作为城镇居民的达2亿人,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要成功转移并顺利在城市工作生活,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还要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不完善,难以解决农民转移过程中以及转移后的重重矛盾,抑制了农民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积极性。

三、破解劳动力转移培训绩效提升制约瓶颈的应对策略

1.提升培训资源的整合能力。一是加强政府的宏观规划与指导。基层政府部门需要树立人力资源观念,把农民素质与技能的提升作为重要任务,以转移培训为契机,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制定最适宜的培训推进政策,引导带动转移培训的发展。二是优化转移培训资源的整合机制。建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加强政府与用工单位、培训机构、外地政府、本外地劳动力市场间的密切合作,协调企业、劳动者、职业培训机构间的沟通联系,推动招工、培训、转移三者的无缝链接,顺利实现培训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2.建设完备的培训体系。首先,建立层次性的培训机构。农民对培训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有的需要最基本的技能,有的需要培训时间较长的高级别技能,有的需要后续的支持与学习,还有的需要创业辅导,等等。因而,应根据本地情况,充分调查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建立能够满足农民工培训需求的多层次培训教育体系。其次,建立有特色的培训内容。要根据输入地对劳动力的需求,结合输出地劳动力的特点,制定适合的培训目标、培训项目与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实用性与受训农民转移过程中的就业竞争力。最后,要加强对各类培训机构的业务管理与绩效考核。要严格审查资质,重点检查师资力量、培训场地、教学设备、培训工种、培训规模是否与培训目标相适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运用招投标方式,通过市场选择农民工培训机构,明确承担的培训项目和工种,建立动态的管理和退出机制。

3.打造稳定可持续的师资队伍。第一,培训机构要打造内部稳定的师资队伍。培训机构必须及时掌握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具体情况,努力优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环境,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有计划地组织培训教师到企业参观考察,挂职锻炼,组织学员深入工厂学习和实践。使培训教师熟悉所从事专业的最新生产技术、工艺流程、技术装备、科技动态等信息,把新技术、新方法传授给农民工学员。不断加强专业培训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工作,鼓励教师钻研业务,参加专业技能等级考试,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第二,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做校外导师。这些经验丰富的技师、技术人员、工程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最有效、最实用的生产技能与工作技巧传授给接受培训的农民工学员,将生产一线的新工艺、新实践、新要求传递给学员,增进农民工与企业的相互沟通与了解。第三,聘请相关方面的知名专家作公益性讲座。一些社会知名专家十分乐意参与到劳动力转移培训之中,他们的讲授对农民工的思维观念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能为农民工指明发展的方向,帮助农民工解决转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对提升培训绩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提高培训组织的市场化程度。一是转变投入方式,引导社会投入。单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政府通过把直接性的投入转化为培训产业发展基金、税收优惠等形式,引导个人和企业投资劳动力转移培训,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域,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转移培训业务。二是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培训产业政策。探索能够平衡劳动力培训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转移培训产业结构政策,分析能合理配置培训资源、有效组织培训机构运作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培训的空间需求与产业集聚,制定能够缩小区域间培训需求与产业机构间差距的产业布局政策。三是打造“培训―转移”一体化的龙头企业。转移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密不可分,有条件的地区通过组建、引进、合并等多途径打造“培训―转移”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公司,这些公司通过为用工企业输送合格的劳动力盈利,同时也培训了农民工的技能,保障了农民工的利益,能够实现人力资源公司、用工企业、农民工与政府间的多赢。

5.优化培训转移的外部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一是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如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济等,保证他们能够长期在城市居住,实现转移就业的稳定性。二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二元制户籍结构,取消各种限制和歧视性的规定,使农民工有机会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真正实现培训转移。三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明确国家、集体、农民在土地上的各项权利,促进土地的有序合理流转,保障转移农民的长期收益,形成有利于农民转移和农业发展的土地经营制度。

[参考文献]

[1]李逢静.新生代农民工已成农民工主体 身份尴尬缺乏幸福感[EB/OL]. http:///newscenter/gnxw/gnjx/201111/t20111102_508716838.shtml,2011-

11-02.

[2]方运战.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1).

[3]张新生.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多元过渡社会保障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生命因坚守而精彩 下一篇: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