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培训问题与对策探析

时间:2022-08-09 09:08:55

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培训问题与对策探析

【摘 要】 随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出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培训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是教师培训中的重要部分,影响到培训的整个效果和基础教育的良性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以某高中英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为例,分析、归纳、总结出农村高中英语教师的培训需求,从中找出问题,探讨有效的培训对策,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培训;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22-0031-03

中国基础教育当前发展主题是“均衡发展”。该主题折射出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等,不平衡,不和谐,其中尤以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为重点。根据最新人口统计,目前我国60%以上的人口是农村人口(国家统计局,2006),这就意味着要提升国民素质,首先必须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准。但目前,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优秀教师聚集在发达的都市,落后的边远农村“缺衣少粮”,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大力进行硬件和软件建设,特别是加强对农村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成为摆在每个教育决策者、执行者面前的一件大事。2013年3月,笔者以受训者的身份参加了C市每年一次的高中英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该次培训向学员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培训情况和效果,归纳总结出农村高中英语教师的培训需求,找出培训问题,反思培训内容,探讨有效的培训对策,为搞好今后的培训有较好的引领作用,也为实施同类培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以2013年3月C市高中英语省级骨干教师学员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63份,收回60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培训需求、培训效果以及培训建议四个维度,采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问答的形式呈现。由该次培训项目组织者四川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专业教师深入课堂实施调查,亲自将问卷发放给参培教师,讲清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问卷回答完毕当场收回。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个人基本情况。

余6个地区离成都很远,很多处于四川边缘,与外省相邻,地偏路远,比如:攀枝花、泸州、巴中、广安、广元等,基础教育相对落后。部分学员任职学校还位于乡镇,而且部分学校既不是国重学校,也不是省重学校,和成都四中、七中、九中相比有很大差距,就连和学员该地区最好的学校相比,也有一定距离。所以该班学员被导师们形象地称为“农村骨干”。他们中很多教师任教年限为15~20年之间,周课时平均达到12节以上,不少教师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省级以上的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除外)。地方经济欠发达,任教学校级别不高,平时业务繁忙,高规格专业培训机会少等因素,影响了他们教育教学观念的快速更新,约束了他们基本技能的加快发展,反映出农村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共同困境。

2. 培训需求。

农村高中英语教师迫切期待理解与把握新课改、新课标、新教材理念,这和当前四川省从2010年秋期开始实施高中新课改密切相关。他们殷切希望能实地参观考察,有机会进名校,进课堂,化“百闻”为“一见”,揭开名校名师的“神秘面纱”,找到差距,缩小差距,迎头赶上。他们热情盼望经验丰富的教学一线骨干教师作亲临指导。他们认为一线骨干教师不仅有大学教授、研究人员的“言传”,更有战斗在最前线的最鲜活最形象最动人的“身教”。这从侧面反应出农村高中英语教师的困惑:对于当前课改的迷茫;视野不够开阔,与外界联络较少;在教育教学实战阵地上,还缺乏具体的操作策略,技巧,能力。

3. 培训效果。

学员对于这次培训总体效果为“比较满意”,排名第一。但这些一线教师认为还要进一步提高培训内容和高中英语教学的“粘合度”,而且要加强将培训内容迅速转化为工作实际能力的衔接,学以致用。由于只是一次短短10天的培训,学员要真切体会到本次培训对个人专业发展的指导性并不容易。但这也给培训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站在学员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培训力度,争取达到“短、平、快”的培训效果。

4. 培训建议。

“能多提供机会实地观摩”;“应多安排到中学的实际听课活动”;“到中学去观摩更多的课例”。这些学员在培训建议上写下的观点,代表了本次培训学员的最大心声。对于一线教师而言,他们最喜欢的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战演习”。还有学员希望加强课题研究指导,说明部分教师有了一定的教育研究的意识,希望用“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学员相互交流”在培训建议中也高达82%,表明在培训中学员很重视参与性、体验性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渴望利用一切资源,达到培训学习的“最大化”。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培训形式单一,学员体验性不够。

在总计7天的培训中,专家讲座培训共计5.5天,所占比例为79%,占据了全部培训时间的五分之四,属于本次培训最主要的培训方式。在讲座培训中,教授或专家多采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 、课后作业等方式,增加学员参与性,激发学员兴趣,提高培训效果。但讲座培训方式决定了主要“话语权”还是在培训者嘴里,学员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机会实在是太少。培训者和受训者之间的“对话”交流非常有限,话题束缚在有限范围,有效互动缺乏导致鲜活“生成”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双方的能动性,尤其阻碍了受训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2. 部分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脱节。

“Researching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双语与双语教育研究)讲座研究气息浓厚,很有“含金量”,技术成分高。但很多学员并不“买账”。郑金洲教授在《教师如何做研究》 (书中指出,对于一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要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接地气”,拉进研究与教师的距离,真正走入他们的工作,融入他们的生活,进入他们的心灵。像这样更适合高校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讲座,对于讲授者和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无疑有“对牛弹琴”的共同尴尬。按照这样的思路梳理本次培训内容,那些紧密联系一线教师的培训,自然成为大家的最爱,而部分与实际“脱节”或“相距甚远”的培训,当然就不能真正激发学员兴趣。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1. 充分遵循成人学习特点,丰富培训形式。

每个年龄段的学员都有其自身的学习规律可循。从认知规律上讲,教师的专业培训是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和专家展示并表达各自的体验,大家共同分享他人的有益经验,由此形成新观念、新共识的一种学习过程。如果在培训中,有意识增加学员相互交流的机会,扩展对话的途径,关注在互动中的经验交流和智慧生成,将有益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比如:先由培训者提出一个普遍的课堂教学问题“如何整合教材进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让学员讨论。这个问题涉及高中英语教师最关心的核心话题,学员们平时也有很多探索和思考,相信学员们都“有话想说”,也“有话可说 ”。再通过观摩名师课堂实录,比较名师和自己教学的区别,各自发表自己的观后感、体会和收获。这样的培训吸取了名师的经验,汲取了他人教训,达成了新的教学共识,产生了培训后新的感悟,获得了可喜的进步。这种“设问―讨论―观摩―再讨论―得结论”的培训模式,哪怕是一个班只有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学员真正参与其中,也会受到参培教师的欢迎和喜爱。因为它符合成人学习特点,调动了受训者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改善了培训的操作性,缩短了培训内容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周期,是一种常见、简便、有效的培训形式。

2. 针对高中英语教学实际,完善培训内容。

高中英语教学主要分为单词教学、语法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六个板块。每个板块都可以生发出很多小课题,开启一个小的切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深入探究学习。比如:阅读教学中的“top-down”模式和“bottom-up”模式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并以具体案例诠释说明,这样的培训应该是最具说服力的培训之一。当前,整合和处理外研社英语教材是高中英语教师的工作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加强对全套教材的整体把握,透析编写者的目的和意图,合理处理教材,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迈进,是每个高中英语教师的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培训的“重头戏”。2011年版英语课标,是数名英语专家和学者近10年心血和智慧的结晶,自然也是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准确解读的文本。如何在高中各个阶段,有方、有序、有效地进行分级达标?英语教学评价如此在高中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些问题势必吸引高中英语教师的眼光,教师们也希望在培训中得到启发,甚至答案。关心教法、关注教材、关切课标,当所有的培训内容,紧密联系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抛出一个又一个教师“关心关注”的关键问题,得出一个又一个“真实实在”的有效方法,这样的培训,要让学员没有兴趣都难,要让学员逃课都难,要人学员埋怨都难,要让学员不喜欢都难,要让学员没有收获最难。

随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出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培训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是教师培训中的重要部分,影响到培训的整个效果和基础教育的良性可持续性发展。希望通过广大关心、支持、帮助教师培训的领导、专家的共同努力,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得到快速成长和发展,为基础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数与代数领域强化几何直观的策略 下一篇:强化语文课程的立人功能:以生命体验教育为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