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语文课程的立人功能:以生命体验教育为基点*

时间:2022-07-23 03:55:00

强化语文课程的立人功能:以生命体验教育为基点*

【摘 要】 把人文性作为课程目标主要组成部分的语文课程应该立足生命教育,强化其育人立人功能。对于处于中学年龄阶段的学生,语文课更应该紧扣其生命体验性的学习过程与内容,把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落到实处,打好学生的“精神底子”。中学语文课立足生命体验教育要注意的问题:要注意挖掘文本生命体验教育因子;要注意学段特征;要注意文本特征。

【关键词】 语文课程;生命体验;立人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2-0045-03

党的十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而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落实的一个途径。生命教育是学生生存的需要,时展的呼唤,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面对当前出现诸多的漠视生命的事件,强化生命教育,从精神层面给予学生教育与引导,提升其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迫在眉睫。生命教育固然需要专门的课程,如三生教育,但同时也应该充分挖掘其他课程的显性与隐与价值,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教育。把人文性作为课程目标主要组成部分的语文课程应该首当其冲,立足生命教育,强化其育人立人功能。对于中学生,语文课更应该紧扣其生命体验性的学习过程与内容,把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落到实处,打好学生的“精神底子”。

一、中学语文课立足生命体验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世俗社会一向没有,人的善恶意识多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积淀与自身潜意识的道德判断。与西方有的国家相比,缺少民族共同与共同的道德约束性。在中国寺庙,人们求神明保佑时,貌似尊崇,实则轻蔑,带有急切的功利性。只想得到,不想供奉,不到需要时不来“施舍”。一个民族共同精神的沟通与约束的缺乏,也许需要历史文化积淀悠久、人文精神浓厚的语文课来填补,打下共同的精神底子。

然而目前的语文课对生命体验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吴非在他的《不跪着教书》中讲了一件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真实事情:校园花房开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感到惊讶,每天都很多同学前来观赏。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一个4岁小女孩摘下了它,他亲切地询问她摘下花想送给谁,小女孩说是送给生病在床不能前来观看的奶奶。因为奶奶不信,看完就送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又摘下两朵大玫瑰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当把这个故事的前半段作为材料作文题,让学生续写,几百个中学生的文章中心内容写的都是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要对小女孩做种种惩罚……面对4岁小女孩,唯独没有生命教育的关怀。语文课中的生命教育要求有助于道德教育落实。

目前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报道令人触目惊心,浙江金华高中生徐力杀死了母亲,还在学校继续上了两天的课。当记者采访他时问他走出监狱后怎么生活,他说好好读书;再问他有什么话要对天下的父母说,结果只是让家长多给孩子一些理解、一点空间等,唯独没有对母死不能再生的忏悔。读书求功名竟然超过了对母亲生命的珍视。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锤杀四位同学,近年来,与学生、学校、老师有关的伤人事件频频发生,且逐年上升。学生们被应试教育弄得神情迷惘呆滞,学生生命成长的快乐无处找寻。正如肖川所说:“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失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的人’的工艺流程。我们的教育无助于生命尊严的提升,却有愧于学生生命尊严的失落。”

当下的学生主体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自我意识膨胀、盲从,缺少宽容与信任,面对困难和挫折常常会选择极端的方式。学校里的说教抵挡不住媒体的暴力侵染。生命教育企图通过专门课程达到“一劳永逸”如同痴人说梦。意识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语文课生命教育的引领应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加以持之以恒的潜移默化。

语文课在提升学生境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课是母语课,学生接受理解相对容易,会有一种亲切感与信服感。每当新学期发下新课本,学生首先翻看的就是语文书。语文课是育人课,当语文课将学生的生命体验与语文课的特质有机相连时,才是思品课。语文课那些文质兼美的励志故事、思辨性的论说文和哲理性的抒情散文都会给予学生生命体验性启迪。语文课堂就要借助这些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的意义,悟得人生真谛。生命教育设计四个方面的关系:人与自身(知己);人与他人(知人);人与自然(知物);人与宇宙(知天)。这些都蕴含在语文课中。

随着“三生教育”与新课改的推进,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上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现在课堂上存在着一些与此相悖的现象,如在作品解读时,不是帮助学生进行“生命体验”,而是“政治泛化”、“道德强渗”,无法达到语文课最基本的“言意转换”,使学生走向“生命遮蔽”。如笔者听一节《别了,不列颠尼亚号》新闻特写观摩课时,几乎所有的参赛教师为了“响应”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把民族自豪感单独作为一个环节剥离出来,进行单向的说教与拔高,而不是通过作家的用词、场景的选择来让学生自己进行体验,将其蕴含在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融合贯通。三维目标是三个向度,而不是三个环节或过程。基于语文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语文教学应从“语言”和“人文”相统一的特点出发,发挥文本与语言的载体功能,实现学生“人”的步步跨越。文本的基本要素是语言,语言的本质属性是生命意识的符号。人文情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体验的结果,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如果离开文本与语言,那么生命教育也便成为无本之木。语言的习得不是纯语言的过程,而是一个生命存在与创造的过程。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学生的生命体验之旅。

二、中学语文课立足生命体验教育的方法

生命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切入点与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是现实的,关注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必须关注人的现实生活是否幸福,是否充满希望与期盼;生命是体验性的,体验是生命的存在方式,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最直接的审美感知。中学语文课是融美于心灵的隐性生命教育,挖掘其生命教育因素,在文学作品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激发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在生命审美意识中实践生命的优化与提升,到达生命教育的终极意义。

1. 要注意挖掘文本背后的生命体验教育因子。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意蕴能够直接对学生的心理气质和情感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生命体验的方式融入作品,在学生品读、鉴赏中渗入学生心灵世界,使之发现并感受生命之美,最终完成生命的塑造。培养人的诗性智慧和生命精神,提升素质教育中最为缺失的部分,实现人文关怀和生命价值的升华。在散文作品体验、分享体验作者的情感与意蕴;在小说、戏剧的解读中,丰富和延展人生经历。陶渊明的诗那种追求生活的闲适,郁达夫文章的文化厚重,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通过与经典的互动实现生命价值的深度挖掘。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让学生品味情感人生,浇铸道德人生,从而做到生命体验的发展、丰富、完善。

2. 要关注学段特征。从道德发展的阶段来看,初中生的道德情感正由朦胧走向清晰、由单一走向多元。他们的生命体验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与道德体验,伴随着自觉的人格提升。语文课上引导其进行生命体验,就是引导自觉的生命发展意识。通过语文学习,引导学生体验自己的幸福,赋予生命以从容淡定。对幸福感的体验就是引导其更清晰的感知生命的存在与不易,从而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引导学生以文字记录生命成长与生命启示,使人格形成自律性特征。高中阶段的生命体验伴随着强烈的碰撞意识,在碰撞中观念或改变、或修正与丰富发展,进而生命获得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弱化功利意识,强化审美意识,尤其是慎独能力、悲悯情怀、自身意识的生命体验发展。在文本解读时逐步体验到力透纸背的生命意识,如李白的《梦游天姆吟留别》,要引领学生通过认识登高体验境界的逍遥,进而理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屈的民族品性。

3. 要注意文本特性。文本解读要注意文本的体裁特征与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独特处,要注意生命体验的特异性。如《故都的秋》,作为一篇抒情性的哲理散文,体裁与题材的特异性要解读到位。如郁达夫为何如此偏爱“故都”,偏爱“悲凉”的秋?这就要从文中所描绘的生命现象来玩味了,作家的审美对象选择体现了其所生命关怀,生活中的悲情美最能体现现实生活的本质。从作家独特的生命体验出发寻求作家“爱”故都的根源。秋:哀惨,悲凉;故都:孤独之谐音,衰危,文化味。另外从古代文论中“知人论世”的角度,郁达夫深爱着中国传统文化,他的作品既有鲜明的现代色彩、个性色彩,又有传统韵味、爱国情怀。另外他性格敏感忧郁,所以《故都的秋》有着一种对悲苦生命的细腻感怀。

语文知识的学习,伴之与理性的指导,是提高学生生命基础的基石。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被师生看作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生命教育是语文课堂文化建设的根基和指导思想。语文课堂应该赋予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共识的核心价值观,赋予学生生命关怀,在文本中体验生命。把语文课营构成叩问生命、丰富生命内涵的生命体验提升课。

参考文献:

[1] 吴非.不跪着教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 黄荣华.生命体验与语文学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8.

[3] 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薛爱建.语文教育:实现“人”的跨越――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之探识[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12).

上一篇: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培训问题与对策探析 下一篇:阅读教学改革路径与方向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