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化学教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时间:2022-08-09 08:52:59

新课改下化学教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摘 要: 有效的化学教学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把握内容深广度、注重课堂设计的教学策略,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化学教师 有效教学

从2005年起,江苏省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七年来,在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示范引领下使得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然而化学教学永远是充满问题和挑战的专业领域,特别是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教学效率最大化。有效教学便是一条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最终实现的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践行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笔者拟就新课改下化学教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作一探讨。

一、更新教育理念

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用好新教材,搞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教材融入了大量的新知识,像: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氨前景展望等,设置了较多的讨论和生活观察题目,从中折射出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切实承担起引导、启发、点拨、评价的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对传统课程的超越就在于它重建了现代教学的理念,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是一种整体的教育观,这种整体的教育观是着眼于人的一生,即终身学习的目标的。

二、改革教学模式

新课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改变教师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倡导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仔细研究教材,从中寻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地方来开展研究性教学。在讲授化学知识时,以“问题解决”、“程序启发”等教学模式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之间产生直接的联系。如二氧化硫的教学,教师可以把当地某天的环境质量天气预报作为教材的背景,让学生查阅环境污染的有关资料,并设计如何才能较为完整地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危害与用途。然后,向学生说明环保单位是如何认识二氧化硫的,再让学生联系书本知识去理解。这种教学模式能较为充分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提高教学技能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汲取新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化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简单组合,而应是科学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的完美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化学教师应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形成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同时还要挖掘和发挥各种传统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化学教学技术体系的协调发展。例如,在讲授《乙醇》这一节课时,将直观教具——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教学课件有机地结合,可以使学生对乙醇断键的部位的理解更加透彻。所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通过不断地加强学习、实践与反思,不断提高化学教学技能。

四、把握内容深广度

新课改的化学科目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由于高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过于统一的倾向,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化学课程。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防止随意扩大知识容量,拔高教学要求,有些对习题有用的知识可通过设置课后思考题来扩充和延伸。

五、注重课堂设计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立足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论,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创设一些某种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探索中学、在做中学。因此,化学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分析,真正做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水平,结合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出符合本班学生的教案。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且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我在讲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这一课时,并不是直接把容量瓶、配制步骤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根据现有的化学知识和所给的仪器设计几种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学生经过讨论后,选出最佳方案,教师最后做点评、总结。

总之,实施有效的化学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师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必须研究的问题。成功的化学教师必须强化“有效教学”的理念,不断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新教学方法,改进与探求有效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创造性,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融会贯通,实现化学教学的创新。教育部门也应该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有效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教师与课程标准,与教材,与学生都如鱼得水。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性学习专辑.2001.

[2]钟启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国教师报,2009.

[6]高富成.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4,第11卷(2).

上一篇:越南学习者时间副词“常(常)、往往”的习得偏... 下一篇:多管齐下,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