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歌唱“起音”的探析

时间:2022-08-09 08:42:12

声乐教学中歌唱“起音”的探析

【摘 要】歌唱发声最开始就是“起音”,所以在歌唱发声的锻炼过程中对于“起音”的锻炼是重要的部分。这篇文章主要是依据歌唱发声的理论和特点,论述“起音”的技巧在歌唱发声锻炼中的作用和关键性,探析声乐教学中“起音”的训练方式和过程,提出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声乐教学;起音训练;歌唱发声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91-01

“起音”是歌唱发声最开始的行为,是歌唱发声训练中关键的部分。歌唱家只有熟练掌握并且合理运用歌唱发声里面“起音”的技巧,才会更好地完善发声功能。所以,我们需要对歌唱中的“起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歌唱“起音”的种类和意义

依据呼气和声带闭合的不同情况和不同声音效果,把“起音”分为三种:第一,硬“起音”。在发声的时候,先闭合声带,当气息经过声门,由于声带阻挡形成阻力,当阻力破除时就会发出声音。这种发音具有坚实、有力的特点,有如从发声位置爆出的感觉。一般这种发声常用在演唱强音的开始乐句和铿锵有力的声乐中。第二,软“起音”。在发声的时候,用少许的气息轻轻地撞声门,气息就会通过声门使声带闭合的同时发出声音。这种方法经常用在演唱轻弱音量开头的乐句和抒情的声乐里面。第三,气声“起音”。在发声时,呼出的气息在声带闭合之前经过声门,先有气后有声。这种发声的音头相对虚弱,给人运气带声的感觉,通常用在通俗歌曲里面的抒情声乐中。

二、起音的开始

“起音”是歌唱发声最开始时候的重要环节,所以想把这个动作做到准确无误,就要在“起音”开始前做好各种准备。正确的“起音”需要做到:全身协调放松、精神饱满,状态平稳、心态自然,运用正确的方式呼气、恰当地控制气息,声音灵动、音色纯正,并且具有比较强的穿透力度。

三、“起音”的锻炼

正确的呼气方法和好的歌唱状态,还有身体各个发声器官协调配合直接影响“起音”状态是否正确、协调、平稳。此外,“起音”练习方法的科学性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起音”是发声的开始,发声是“起音”的继续,它们的练习方法和内容大致相同。

(一)第一步需要练习好自然声区的“起音”。声音教学需要遵循科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所以,“起音”的锻炼应该从基础开始,慢慢地由简单到复杂,由平稳到多变。在最开始锻炼音域一般不会超过八度,声音还要上下均匀,让它成为稳定声音的基础练习。最早锻炼发声的时间不要太久,几分钟就行,每次锻炼完以后,不能让声带有疲劳的感觉。由于刚接受锻炼的学生,对声音的整体感方面不是很协调,所以,需要在化小的练习里面锻炼。

(二)“起音”时气息的练习。在歌唱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呼吸,对于气息的锻炼,需要从慢到快,从短到长,从轻到重,慢慢地加大力度。在“起音”开始前需要适当深吸气,不能吸得过多,无法控制,造成声带不能正常的振动和调节。另外,在气息锻炼中,还要认真地体验呼吸的支点。因为,当呼吸有支点的感觉以后,在“起音”时,就会发现气息支持每个音的发声,不仅会使声音有大小的变化,轻松收放,还能使发声部位不会感到紧张。

(三)“起音”时稳定喉头的锻炼。喉头的稳定使喉咙更好地打开,喉咙的肌肉放松,促使歌唱共鸣通道的形成,有助于气息和声音的流畅,有助于声带在接受气息冲击时自由地调节和振动。现在锻炼喉头稳定的方法,大多采用“半打哈欠”或者“保持吸气状态”的感觉。

(四)“起音”中母音的锻炼。对于“起音”的开始音有必要针对性地选取一到两个母音。通常情况下,选取o或者u之类的,比较圆润的母音开始锻炼,能很好地体验到口腔的打开和需要的空间。选取i或者e之类的母音开始练习,很容易体验到由声带闭合产生的明亮声音。伴随锻炼的不断加深,“起音”时再加上m、l、y等辅音练习,还能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声音随气息传送,一方面可以减轻声音堵在喉咙的毛病,另一方面还能增强舌头、齿的咬字力量和灵活性,预防舌根僵硬等毛病。

(五)“起音”中混声的锻炼。真假声音的结合就是混声。一般真声成为“大嗓门”,过多使用真声,就会出现变换声区时真假声不协调,上下声色不一致,声音笨拙,无法唱高音的问题。过多使用假声,就会出现声音缺少力度,音量虚弱,歌声没劲的问题。所以只有将二者灵活地结合运用,才能弥补各自的缺陷。为了扩展音域,统一声区,就需要采取真假混声的方法练习。因此,任何一种机能,无论真声还是假声,在“起音”的时候不能过多地使用,锻炼时体会“以假带真”的混声感觉,使之按不同比例进行混合。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王玉美.谈歌唱技巧与艺术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上一篇:浅析近十年来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发展态势 下一篇: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国产电影口碑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