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背景下的地域性室内设计探讨

时间:2022-08-09 04:42:26

新技术背景下的地域性室内设计探讨

Discussion on Regional Interior Design under the Context of New Technology

Wang Yanrong

(Xianning University,Xianning 437000,China)

摘要: 从技术与情感的角度来分析地域性文化,并通过对建筑室内设计实例的分析,探讨在新技术背景下的地域性室内设计方法,从而有效的指导设计实践。

Abstract: With emotionally and technologically analyzing the regional culture,and some practices of interior design,the paper aims to discuss interior design method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new technology. Thus, hopefully,it could act to direct the design practice more efficiently.

关键词: 新技术 情感 地域性文化 室内设计

Key words: new technologies;emotional;regional culture;interior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106-02

0引言

芬兰著名的设计师阿尔托说过:“现代设计的最新课题是要使合理的方法突破技术范畴而进入人情与心理的领域。”这就是建筑的情感问题。情感空间一直是城市生活中永不改变的追求之一,随着对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的深入,建筑室内空间的情感化、地域性也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忽略的主题。

1从新技术到高情感

如今,新技术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电子系统网络渗透到人类生活空间,以及资讯社会迅速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面貌,工作效率得到了空前提高。新技术也渗透到了建筑设计之中。

在20世纪50年代,建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的采用与构件的装配化、标准化方面,20世纪70年代则以强调和表现现代工业技术为主要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建筑设计在现代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下开始蜕变,转向改变自身以适应信息时代高技术与高情感相融合的要求,以及更加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城市文脉、生态环保及人类的感情需要等高情感环节上,而成为建筑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建造技术也日新月异地提高,建筑室内作为建筑设计的延伸,也体现了建筑的技术水平。近年来,随着高技建筑的相继出现,高技术在建筑的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表现也很广泛,室内设计也相应地出现高技派的风格。

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也是一种高理性和高人性的平衡。技术越进步,这种平衡愿望就越强烈。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无论何处都需要有补偿性的高情感。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件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而这种情感和人性平衡的实现,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是责无旁贷的。因此设计的情感化人性化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高科技结构张力的互补机制,人性化设计将永远充当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剂,与高科技发展形影相随。

人的精神特征总是和具体的文化历史传统相关联的。如今,影视中流行古装戏,像《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当今的中国人都在寻求一种东西,那就是:现代性诉求的民族性表达。古装戏所写的其实都是现代人,但那是一种民族性表达。人们追求情感满足的这种意识方式也是传承我们的文化传统的一种需要,也是对现代性生活的一种补充人们开始迫切希望传统文化与技术文化能够共生互补、正视传统地域文化与技术文化的同等地位。

2地域性文化

地域性文化是在一定地区的自然、风土、生态条件等基础上经过长时间历史的积淀形成的生活方式、习俗、语言、记忆、审美意识、观念等等。地域性的形成离不开三个主要因素:

①本地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季节气候;

②历史遗风、先辈祖训及生活方式;

③民俗礼仪、本土文化、风土人情、当地用材。

中国幅员广阔,各地的地理环境相差悬殊,地方文化各有千秋,不仅在南北之间、东西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而且各省之间以及各省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非常突出的,通常有三秦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湖湘文化等的区分。因此各地城市也各具特色,华北的四合院,身系的窑洞,岭南的骑楼,皖南一代的厅堂,西南边陲的吊脚楼。石板房等。中国传统的木构体系和多种华丽奇巧的屋顶,装饰独步于世界建筑之林。东西南北中各地城市都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

布正伟在其《自在生成论》中认为建筑个性的艺术表现有三个层次:“与使用性质相适应的艺术气氛,与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谐和的文化气质,与生活前进步伐相一致的时代气息”。其中第二条“与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谐和的文化气质”说的就是建筑要表现出地域性特征。

3地域性的室内设计案例分析

在现代设计中,体现地域性特色的设计师大有人在。早在战后的日本现代建筑中已得到体现,丹下健三的广岛原子弹受害者纪念公园、香川会所的设计,都广泛吸收了日本当地的民族、民俗建筑动机,比较早地体现出地方主义的发展趋势。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将厚重的地域性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典型。在室内部分,苏州博物馆艺术处理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形式的重复出现。贝老运用了许多新材料来营造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在建筑材料、结构细部、室内设计等方面都有独特创意。博物馆承袭了水乡古城粉墙黛瓦,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为粉墙黛瓦的的江南建筑符号添加了新的内涵。运用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了苏州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开放式钢结构既是建筑的骨架,又成为造型上的特色,雨天花和木边一起,体现中国古建筑的语言。同时,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取代了传统建筑的雕花木窗,使得光线柔和,便于调控。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漏窗则起到泄景功效。曲折水渠、睡莲水池、螺旋形楼梯所构筑的灵动空间,都显示出其独特性、惟一性,又与周边传统民居浑然一体,折射出当地历史文化。

健餐厅,是位于汉城的一家料理店。该餐厅的风格主要是体现东方文化,从东方哲学的五行风水入手,运用了光、暗、泥、石、火、水、木等材料。将烧制的砖和泥一起使用,在现代化的玻璃上掺杂一些图画的因素,使用很整齐的木材,在设计要素中是使用了日本的榻榻米、中国的汉字和韩国的瓦等。并且在灯具等陈设上特别讲究。对于那些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形式如材料质感、色彩、细部造型、装饰母题、比例尺度、陈设品、家具等等在餐厅室内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再现。

台北万华剥皮老街是台北老社区年代最为久远的清代完整街道,老街呈现出一百多年来万华地区场民生活的典型,什货铺、裱褙行、私塾和茶馆等等,是老台北的主要人文地景,在沿街的建筑室内装饰营建上,运用新的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结合历史元素,揭示地点和独特人文特质。在构造及风格上,选择红砖拱券和老旧枕木天花,是一种历史情感的构筑,新旧红砖山墙和大片结构玻璃屋面统合,透明的屋面象征坡屋顶的空间的结构,并隐喻未来的开放使用公共性。刻意局部壁体粉刷白灰,以此来突显残留红砖及木桁架洞。地方历史的空间书写及再现,体现了地域的文化意义的情感空间。

4地域性室内设计方法探讨

地域性室内设计方法就是一种强调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倾向,它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和设计模式,而是在设计中尽量的使用地方材料和做法,表现出因地制宜的特色,这就使得整体风格上与当地的风土环境相融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性。但同时它的室内设备是现代化的,保证了功能上使用舒适的要求。

通过室内概念的设计、空间设计、色彩设计、材质设计、布艺设计、家具设计、灯具设计、陈设设计,均可产生一定的文化内涵,在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可达到其一定的隐喻性、暗示性及叙述性。因此,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地域性情感的室内设计。

4.1 空间形式空间是现代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空间是不定形的,它的视觉形式、光线特征、量度和尺度完全依靠形式要素限定。而形式要素是依靠形状进行辨认和识别的。

因此室内设计中可采用其空间形体与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居传统结构形式相呼应的处理手法,认清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居在空间处理和艺术风格上的风采。在室内空间的墙面、天棚、地面、窗、门、隔断、罩等的形状上进行挖掘富有特色的空间造型,这些典型无疑是激发创作的良好素材。

4.2 理智地使用材料在现代室内设计的材料选择中,选用当地具有地方特征的材料,并吸取当地传统的加工工艺,结合现代材料及处理手法,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内部空间气氛。就地取材,也要谨慎,需要在对该地区各种材料的加工工艺理解的情况下作出合理的选择。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把现代材料、工艺和特定的环境要求结合起来,在现代加工技术手段中融入传统工艺的创造价值,这样的室内设计更具有生命力和新意。

4.3 图案装饰符号在室内设计中可兼收并取,找出不同地区和民族最为典型或代表性的图案纹样、格局、手法,进行概括、抽象,然后以此为母题运用到室内设计的创作中。将这些装饰图案,纹样等不仅可以运用到室内软装饰上,如地毯,窗帘,也可以在硬质装饰上加以运用,也就是个技术性的活,而且,在图案的运用上还应该把握一个“度”。

4.4 色彩设计在满足不同环境的一般设色要求的基础上,为了达成特定的气氛和意境,一方面可以从当地服装图案丰富变化的色彩里,通过观察、了解、提炼和重新组合等一系列手法,将富有象征意义的色彩关系提炼出来,并以此色彩关系择定室内设计的主色和配色。利用色彩唤起相似情感,反映室内空间的背景,突出表达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另一方面则充分运用大自然所赋予的色彩,利用材料的自然本色,创造富有“人情味”的地域性的室内气氛。并且可以在灯光的运用等的技术手段来表达色彩。

4.5 陈设的介入陈设设计最具表达性和感染力,陈设的范围主要是指墙壁上悬挂的各类书画艺术、图片、壁挂等,各类家具上陈设和摆设的瓷器、陶罐、青铜、玻璃器皿、木雕等。这类陈设品从视觉形象上最具有完整性,既表达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又有极好的审美价值,可以根据不同室内环境的立意,直接利用或嫁接重组典型器物,作为陈设装饰,以增加室内环境的趣味。

4.6 创造性要体现地域性,原汁原味的照搬照抄,就没有想象力了。地域性特色的营建业不同于仿古、复旧,而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都分,在功能上、在构造上都遵循现代的标准和需求,仅仅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的动机而已。实际上,文化应该是一种提示,是融合现代生活后重新诠释。所以在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用新技术的手段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

5总结

情感空间是室内设计的灵魂。将地域情感架筑于技术背景层面上,两者相辅相存,地域文化定能找到超越形式的价值体现,当然本文提出的方法暂时还只是探讨性的,毕竟,地域是一个因地制宜的概念,也是一个带有延展性的概念。

参考文献:

[1]熊建新.现代室内环境设计[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3.

[2]阮仪三,刘浩.姑苏新续[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

[3]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4]陈志华.乡土建筑的价值和保护[J].建筑师,78期.

上一篇:浅议数字图像处理中的模拟信号处理 下一篇:佛坪旅游纪念品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