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产品范文

时间:2023-11-19 13:41:19

新技术产品

新技术产品篇1

2.谐波对电能计量准确度的影响及其解决措施虞丽华

3.GPS技术在地籍调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蒋芳芳

4.GPS测量技术在土地测绘精度中的应用陈福金

5.自适应信号控制条件下的交通流预测模型研究刘松涛

6.动力学在振动给料机中的应用张桂莲

7.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在大电力客户信用评估中的应用研究盛亚先

8.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伺服放大器功能吴学志,韩宪伟,滕丽娟,崔萍

9.地物模型调度策略技术浅析程鹏,高庆,金磊

10.气动测力量具的结构创新应用陈佳慧,唐晓东

11.GPS系统测量技术在房产基础测绘中的应用张丽

12.LIMS系统在GLP实验室应用探讨李荣华,王大霞,陈恺,文锡梅,陆洋

13.基于CPLD的带细分的三相步进电机驱动器设计薛大庆

14.基于Fluent的汽车车室舒适度数值模拟张康,周俊杰,任瑜杰,汪辉

15.TRIZ理论在新产品研发中的应用崔玉海,孙玉艳,李绍铭,王萍萍,韩玉玲,陈曦,张颖

16.应用CPLD和MCU的地铁屏蔽门PEDC的介绍于艳新,尹旭峰

17.浅析3G与4G移动通信技术乔明月

18.基于PowerPoint2007谈课件制作的交互性谈少盈

19.计算机继电保护装置硬件的典型设计张林海

20.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齐鸣

21.无线光通信中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倪津泉

22.电网系统调度自动化数据网络的安全防护探讨熊道兵

23.光通信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连家军

24.使用VC++绘制监测数据曲线的研究魏延诚,张杰,汪仁和

25.基于WinCE的γ能谱分析软件的开发胡振山,王仁波,瞿金辉

26.基于FPGA的DDS发生器的设计廖了

27.视频会议系统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杨金铭,余益民,孙荣燕

28.谐波对电容器组的影响及其抑制耿淬

29.浅谈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措施万杉

30.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小波变换技术概述刘涛

31.通信技术在智能化小区中的应用尤劲

32.大庆村立交桥防水工程及施工技术范远虎

33.浅议充填生产组织流程的调整苏生兵

34.山区公路桥梁结构设计探讨何瑞君

35.我国监理制度发展之我见于丽娜,刘佳

36.浅议混凝土剪切性能试验及配合比赵强林

37.重力式码头基床整平施工技术林进

38.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黄冠

39.运用EXCEL编程分段计算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探讨曹永恩

40.以某水利施工工程为例谈谈主坝设计要点居培武

41.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系统在乌江流域测区的实际应用张佳玲

42.预应力锚杆在既有挡墙加固中的应用金泉,蔡江龙

43.浅析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赖日胜

44.浅议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朴丽娟,于辉

45.刍议110KV电力线路工程施工工法邓坤

46.上向干式充填法在大栗子菱铁矿的应用及改进刘洪涛

47.浅析监理对施工组织设计审定的重要性赵明灯

48.浅谈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常见通病及预防井雨民

49.预制箱梁施工工艺控制邢立中

50.白塔子复杂山地地震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武桂香,闵景福,刘鹏程,周旭东

51.浅谈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制陈筱媛,罗春红

52.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高群

53.灌注桩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张忠义

54.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技术探讨张治国

55.桥梁施工病害的认识及防治杨宇邦

56.论公路中弱膨胀土路基处理施工技术李正才

57.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王志国

58.高填方路基下沉的原因和处理分析张雄斌,孔德琴

59.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连续施工工艺控制周惠忠

60.浅谈悬臂筑法施工的几个注意事项陈建国

61.对桥梁车道铺装问题及其措施的探讨梁忠

62.对铁路隧道检测技术的探讨田海洋HtTp://

63.浅谈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丁瑛

64.加强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之我见秦怀柱

65.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在旧混凝土路面修补工程中的应用李小林

66.给排水工程的非开挖拉管施工技术张国荣,关英强,梁永田

67.全站仪在高速公路高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吴飞,庞建国

68.简述"一法三卡"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邵艳令

69.公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郑瑞玲

70.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浅析邹亚芬

71.工程测量方法及其问题的若干探讨陈军

72.对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探讨周安明,陈斌

73.城市快速路出入口道路交通规划问题探析张卉

74.水电安装工程中易出现问题的研究应雷

75.防治沥青道路不平整的施工措施

76.改性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技术探讨罗礼文,刘志勇,张东明,黄雯

77.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探析李伟明

78.拌制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刘彦芳

79.对测绘误差理论问题的探讨张英民,孔庆峰

80.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王花蕊,王玉娟

81.公路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黄湘军,胡灵燕

82.关于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论述张辉涛

83.论变电站土建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汪翔

84.高层建筑设计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洪葵育

85.浅析CAD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夏友辉,孙筱岑,陆礼

86.浅析沿海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吕辉

87.浅议膨胀土在建筑施工中的防范措施姜继周

88.小水电建设中存在问题之我见林荣惠

89.浅析加快红河州水利建设与发展高天能

90.水库防渗墙混凝土工程施工技巧袁建峰,杨国香

9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之我见王玉娟,王花蕊

92.公路建设中路面摊铺质量的控制对策鲍运财,杨金成

93.供热管网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梁永田,张国荣,关英强

94.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护与修补钱军

95.浅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静载试验李英志,张健康

96.某煤矿巷道锚杆参数对支护效果的影响刁金昌

97.浅谈施工测量中测绘新技术范纶

98.地下室结构选型经济分析钟智斌

99.浅谈锅炉压力容器的射线检测规范熊芳斌,杨道君

100.矿渣粉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的应用探讨裘建忠

101.监理履行建设工程安全职责探微周银堂,潘国庆,周连堂

102.浅谈铁路桥梁基础设计马孟启,史建涛

103.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矿井供电电压问题的探讨郝志清

104.浅谈电机定子铁芯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王晓东,王艳丽

新技术产品篇2

展商观众数量增长,展位供不应求

近年来,BAU的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国际展商的展位需求越来越大。2015年,国际参展商达637家,占展商总数的1/3,创下了新的历史记录。国际展商的来源国也相当广泛,达到41个国家。BAU的观众37%仍然来自建筑和装潢行业,占主要部分,另有 30%则来自建材和其他传统领域,3%来自住宅和房地产领域,4%来自研究和高等教育部门。近年来,规划师、建筑师和结构/土木工程师的比例在快速上升,现在已经占观众总数的26%。

观众方面的增长和展商的情况类似。2015年,展会首次实现了25万观众的惊人数字。同时,国际观众的数量也达到72000名,占观众总数的29%,同样创造历史。这些出色的数据说明,BAU已经成为国际级重要展览。

国际观众数量方面,前三大来源国分别是奥地利、意大利和瑞士,在BAU 2015十五大观众来源国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中国 (+94%)、以色列 (+73%)和 斯洛文尼亚 (+66%)。非欧洲国家的观众数量充分显示了BAU作为“世界领先展览”的地位,来自欧洲以外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达到12000名,同样创造了记录。BAU的展位一直供不应求,目前候补名单上还有400家企业。在规划展馆时,我们尽力满足展商的展位需求,容纳更多展商,并优先满足国际展商。

互联建筑数字化,对话变化的房产行业

展馆以建材、产品类型和主题区方式设置,BAU最令人激动的一点是,在这里集中了设计和建筑方面所有的技术、产品和材料。这种横跨行业所有领域的特点让BAU成为设计和建筑行业所有从业者最基本的信息来源。BAU是众多产品和创新的首发地,包括门窗、地板、幕墙元件等。这也是每两年的BAU上,世界各国的观众都会蜂拥而至的原因。幕墙已经成为一种多功能系统,需要满足日益复杂的需求。

数字建筑技术为未来建筑设立了标准,计算机辅助制造也开启了新的可能性。建筑服务的数字化和互联能够帮助优化建筑过程。今天对生存空间需求的提高要求我们开发更智能的,能够快速实现需求的建筑理念。

“建筑的未来”论坛将再次邀请知名规划师、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参加,带来成功的项目案例,分享如何实现面向未来的设计和建造,演讲主题如智能建筑材料、BIM、住宅建筑也不断更新。我们也将继续举办广受欢迎的系列讲座“建筑师与工业对话”。

建筑艺术之夜,专业学生竞赛

自BAU 2011年开始的“建筑艺术之夜”绝对是展会期间的亮点。2017年“建筑艺术之夜”活动将于1月20日举办。相关信息请访问:lange-nacht-der-architektur.de。

在BAU 2011上,BAU和Archi-Europe集团推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专业学生竞赛:Archi-World学院。今年的主题是“肩负未来建筑之使命”。我们欢迎世界各地的建筑专业学生和年轻建筑师提交自己的项目参赛,获胜者将得到进入世界顶级建筑事务所实习的机会。

BAU 2017再次邀请了全球12家行业顶级建筑事务所加入,提供实习机会。这12家事务所的所长同时也是评委会成员,颁奖典礼将于2017年1月18日举办,评委会成员均将出席。

研究 + 社交,商旅 + 订票

在线会刊提供BAU展商速查信息,点击鼠标即可查看。BAU 2017同样开发了手机APP。该APP基本对应在线会刊,并增加了同期活动信息。应用下载预计将在2016年11月开放。为方便观众观展前就和展商取得联系,或者安排会面,展会首次为BAU 2017提供了配对工具。

BAU还开发了社交媒体渠道,观众可以通过Facebook、Twitter或youtube频道轻松获得我们的信息。同时,展会还特别推荐BAU博客。观众可以从展会的网站进入博客。博客里汇集了所有新闻和专家观点等BAU相关信息。

在商旅和订票方面,展会也尽量简化。慕尼黑位于欧洲心脏位置,交通十分方便,火车或飞机均可到达。慕尼黑机场是德国第二大机场,每30分钟就有一趟机场大巴往返展馆。BAU网站上观众也能找到合适的住宿信息,慕尼黑的海外分公司和办事处能帮助您取得签证或组织团体旅行。您可以访问展会的网站获得联系方式:bau-muenchen. com。BAU 2017入场券订购最方便的方法是在线订购。在线注册后,可以自行打印入场券,免去现场等待的时间。

BAU 2019新增两大展馆,集团服务100多个国家

慕尼黑几大展览品牌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展位缺乏,总是供不应求。展会只能满足一些大公司的部分面积要求,新增面积的要求往往被放在等待名单上。为突破展览面积瓶颈,让供需差距不再进一步扩大,也为了满足未来客户的需求,目前慕尼黑正在修建两座新馆。从2018年开始,将扩大2万平方米,拥有20万平方米的馆内展览面积。新馆投入使用也为BAU和展商带来了新期待。BAU 2019上,很可能可以使用新增的面积,满足等待名单上展商的需求。

此前,慕尼黑博览集团和杜塞尔多夫及汉诺威展览公司合资在上海修建了自己的展览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慕尼黑博览集团每年举办近40场资本类、消费品类和新技术类展览,年营业收入超过3亿欧元。每年有3万家展商和近200万观众光临慕尼黑博览集团的展览。慕尼黑博览集团还在亚洲、俄罗斯、中东、南美和南非举办展览,在欧洲和亚洲设有6家子公司,在60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服务100多个国家。

新技术产品篇3

关键词:高技术产品;供应链;产能管理;协调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08)03-0069-06

Capacity Coordination Schemas for High-tech Supply Chains

LI Gang,SUN Lin-yan,XU Sheng,LI Jian

(The Management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The State Key Lab for Manufacturing Systems Engineering,Xi’an 710049,China)

Abstract:High-tech supply chain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capacity cost,rapid innovation and long capacity lead time. While,firms have to surfer short-life-cycle products and volatile demands. Under the make-to-order operation strategy and the stochastic demand,the long-term collaboration schema which is used widely in high-tech industries cannot lead to capacity coordination. In a two-stage high-tech supply chain,the suppliers are conservative to expand to the channel optimal capacity. We investigate how manufacturer can use transfer payment to stimulate the supplier to build the channel optimal capacity. Two collaboration schemas (capacity cost sharing schema,and collaboration overflow sharing schema) are proposed to influence the capacity decision of the supplier in the long-term collaboration. The schemas are Pareto-optimal mechanisms,which allow channel efficiency to be achieved as well as they could improve the profits of all firms and maximize the total profit of the supply chain.

Key words:high-tech products;supply chain;capacity management;coordination

1 引言

高新技术产业(计算机、半导体、生物医药)是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其生产设施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进步速度快,而其产品生命周期短、需求不确定性程度高。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一个集成电路圆晶厂的投资约10亿到40亿美元,单台设备价格高达400~500万美元,设备采购周期长达6~12个月,设备的生命周期只有5年。而集成电路产业景气循环周期短,产品市场需求波动剧烈。据统计,集成电路的生命周期只有9个月左右,产品需求在季度间波动高达80%。为了获得稳定供应,并降低产能扩张风险,制造商通常采用制造外包,供应商管理库存等方式。为了获得稳定充足的供应,制造商通常会故意夸大市场需求预测。而供应商则为了降低产能扩张风险,产能扩张相对保守[1],双方不能有效实现多变的市场需求和高风险性产能扩张之间的协调。据国际半导体代工产业联盟(FSA)统计,集成电路企业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上游的供应商(代工企业)能否提供足够的产能,以满足下游OEM制造商多变需求[2]。产能管理已经成为高技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问题。

2 文献综述

高新技术供应链的分散化结构导致了供应链产能协作主体的“双重边际”问题,即多企业主体由于各自的边际收益的不同,难以进行整体产能优化决策,供应链处于非协调状态[3]。大部分针对该问题的研究集中在采用具有强制执行保障的协调契约,激励各方实现产能协调。Klein和Williamson等人提出,当买卖双方的资产价值依赖于双方的合作时,双方需要制定一个完备的、权变的契约,协调产能投资动机[4,5]。Hart和Moore,以及Bolton和Whinston等人研究了不同供应链结构对供需双方产能投资动机的影响[6,7]。Cachon、Lariviere、Tomlin等人提出,如果价格和产能可通过契约予以保证,那么买方通过制定合理的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利润的最大化[8,9];当契约不能保证产能时,供需双方只会就单位购买价格达成协作协议[10]。Debo提出,在需求均匀分布下,当供需双方进行无限次重复交易时,双方的定价博弈能增加各方的利润[11]。Baker等人提出,当产能投资成本高昂,而市场需求价格波动不大时,外包是制造商的最优选择[12,13]。Taylor和Plambeck提出,买卖双方通过非正式契约安排和重复交易,可以实现创新性产品的产能协调[14]。在高新技术产业,下游厂商普遍采用产能预留(Capacity Reservation)契约,有效降低供需双方的成本,实现产能协调[15~17]。在随机需求背景下,买方向供应商支付一定数量的不可返还的产能预留费用,可以激励供应商保证供给[18,19]。Brown和Lee研究了半导体供应链中的产能预订策略,提出了“支付――延迟”策略[20]。Jin,Erkoc等人提出了基于产能投资成本共担的协调机制,以及基于部分预留费用返还的产能协调机制[1]。Gurnani提出了不同信息结构下的高新技术产品供应链中产能预定策略[21]。

这些协调机制主要关注供应链产能协调的一般问题。除了Erkoc、Taylor等人的研究外,很少有针对高技术产品供应链的产能协调的研究。高技术供应链快速波动的需求、持续的技术进步,以及高度的产能不确定性等因素对产能协调的影响,几乎无人涉及。面向高技术供应链运作特征的产能协调机制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3 基于转移支付的产能协调策略

3.1 假设

4.2 敏感性分析

市场需求为均匀分布U [a,b],E(U)=10。本文基于数字仿真,分析重复交易次数、单位产能成本、设备折旧率、供货价格对各协调机制的影响。在产能成本共担策略中,假设成本分担比例为其取值区间的中值。在协作收益共享机制中,溢出收益的分享比例为50%。

(1)需求的不确定性(用需求分布的方差δ表示)对产能协调的影响如表1:在均匀分布下,随着需求不确定性程度的增加,供应商和整个供应链的最优产能增加,但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供应链协调效率随之降低。在产能成本共担机制下,随着需求不确定性程度的增高,制造商需要分担的产能成本的份额也随之增高。在协作溢出收益共享机制下,供应商如果按照制造商的要求扩张产能至供应链最优水平,其利润损失将随着需求不确定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制造商转移支付给供应商的利润损失额随之增高,但其获得的协作溢出收益也随之增加,各方都改善了利润水平,并实现了供应链收益的最大化。

(2)单位产能成本对产能协调的影响如表2:随着单位产能成本的增加,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最优产能,以及双方的差距随之增大,供应链的协调效率降低。在产能成本共担机制下,制造商承担的产能成本份额随着单位产能成本的增加而增加。在协作溢出收益共享机制下,供应商如果按照制造商的要求扩张产能至供应链最优水平,其遭受的损失将随着单位产能成本的增高而增高。因此,制造商转移支付给供应商的利润损失随之而增高,但其获得的协作溢出收益也随之增加,各方都改善了利润水平,并实现了供应链收益的最大化。

(3)折旧率及技术进步速度对产能协调的影响如表3:随着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产能折旧率提高,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最优产能,以及双方的差距随之增大,供应链的协调效率降低。在产能成本共担机制下,制造商承担的产能成本份额随着产能折旧率的提高而增加。在协作溢出收益共享机制下,供应商如果按照制造商的要求扩张产能至供应链最优水平,其利润损失将随着α的增高而增高,制造商转移支付给供应商的利润损失随之增高,但其获得的协作溢出收益也随之增加,各方都改善了利润水平,并实现了供应链收益的最大化。

(4)供货价格对产能协调的影响如表4:随着供应商批发价格的增加,供应商和整个供应链的最优产能也分别增加,其差异逐渐缩小,整个供应链的协调效率也逐渐改善。在产能成本共担机制下,制造商承担的产能成本份额随着批发价格的增加而降低。在协作溢出收益共享机制下,供应商如果按照制造商的要求扩张产能至供应链最优水平,其利润损失将随着供货价格的增高而降低,制造商转移支付给供应商的利润损失额随之降低,制造商获得的协作溢出收益也随之降低,各方都改善了利润水平,并实现了供应链收益的最大化。

5 结论

在高度不确定性的需求、持续的技术进步和高昂产能投资成本等因素的作用下,高新技术供应链的供应商在产能扩张中持保守策略,不愿意将产能扩张到符合整个供应链最优的水平。在分散化结构下,制造商只有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和供应商共担产能风险,才可能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协调。业界普遍采用的长期合作机制,虽然能改进协调效率,但并不能实现最优协调。

本文基于转移支付机制,提出了产能成本共担策略和协作收益共享策略,实现了分散化结构的高新技术产品供应链的产能协调。分析了需求不确定性、单位产能成本、产能折旧率和供货价格对产能协调的影响。这两种机制不仅能够实现供应链利润的最大化,还能够有效改善各方的利润水平,自发实现供应链的Pareto最优协调。在本文的研究中,隐含着供需双方信息对称的假设。在产业实践中,信息共享往往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制约。因此,就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产能协调机制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此外,投资提前期、供应链结构(多供应商)对产能协调的影响也需要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Erkoc M,Wu D. Managing high-tech capacity expansion via reservation contracts[J]. 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2,14:232-251.

[2]Ridsdale D. FSA reports good wafer demand for tables companies[EB/OL].http://省略,2006-05-20.

[3]Spengler J.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antitrust polic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0,58:347-352.

[4]Klein B,Crawford R,Alchian A. Vertical integration,appropriable rents and the competitive contracting process[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8,21:297-326.

[5]Williamson O E. 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9,22:233-261.

[6]Hart O,Moore J.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6):1119-1158.

[7]Bolton P,Whinston M D. Incomplete contracts,vertical integration,and supply assurance[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3,60(1):121-148.

[8]Cachon G,Lariviere M. Contracting to assure supply:how to share demand forecasts in a supply chain[J]. Management Science,2001,47(5):630-646.

[9]Tomlin B. Capacity investments in supply chains:sharing the gain rather than sharing the pain[J].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3,5(4):317-333.

[10]Lariviere M A,Porteus E. Selling to the newsvendor:an analysis of price-only contracts[J]. Manufacturing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1,3(4):293-305.

[11]Debo L. Repeatedly selling to an impatient newsvendor when demand fluctuates:a supergame theoretic framework for co-operation in a supply chain[R]. Working Paper,INSEAD,1999.

[12]Baker G,Gibbons R,Murphy K J. Bringing the market inside the firm[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91(2):212-218.

[13]Baker G,Gibbons R,Murphy K J. Relational contract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2,117(1):39-83.

[14]Taylor T A,Plambeck E L.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 and contracts:the impact of repeated interaction on capacity investment and procurement[R].Working Paper,Columbia University,2003.

[15]Tsay A,Lovejoy W. Quantity flexibility contracts an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J].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1999,1(2):89-111.

[16]Lee H L,Padmanabhan V,Whang S.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a supply chain:the bullwhip effect[J]. Management Science,1997,43:546-558.

[17]Serel D,Dada M,Moskowitz H. Sourcing decision with capacity reservation contract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1,131:635-648.

[18]Silver E A,Jain K. Some ideas regarding reserving supplier capacity and selecting replenishment quantities in a project contex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4,35:177-182.

[19]Jain K,Silver E A. The single period procurement problem where dedicated supplier capacity can be reserved[J].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1995,42:915-934.

[20]Brown A,Lee H,Optimal “pay-to-delay” capacity reserva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R]. Working Paper,Vanderbilt University,Nashville,TN,1998.

[21]Gurnani H,Tang C. Optimal ordering decisions with uncertain cost and demand forecast updating[J]. Management Science,1999,45 (10):1456-1462.

新技术产品篇4

三大高科技战略追踪国家原点技术

美国是全球原点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今天的科技发展水平完全得益于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根本性的突破。1983年,美国与前苏联在冷战期间推出了基于军事目的的战略性防御倡议,即著名的星球大战。星球大战与其说是一项军事战略不如说是一项国家科技创新工程,美国在进行这项战略计划中吸收了大量的企业参与技术公关,使得星球大战几乎所有的技术都成为可转化为民用的技术,星球大战成为美国产业化升级的动力发动机。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技术战略,欧洲国家也不甘示弱,经过欧洲国家的斡旋、统合,一项创新欧洲的原创技术计划----尤里卡计划被隆重推出,尤里卡计划使得欧洲国家在原点技术创新上缩短了与美国的距离。

1986年3月,中国政府敏锐地感受到了来自全球高科技技术领域的激烈竞争,根据两院院士的提议,中国政府推出了中国高科技研发计划,即著名的863计划。863计划针对全球热点技术领域,动用国家财力与人力,占领全球高技术领域前端,服务国民经济与国家建设需要。

随后,日本、印度、非洲等国家纷纷推出面向新世纪自己的高科技研发计划,全球性高技术研发浪潮直接推动了人类在生物、新材料、能源、信息工程等技术领域的突破,为人类整体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全球性的原点技术升级带给我们一大批新产品的诞生。交通、通讯、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等领域新产品更是层出不穷、举不胜举。

中国龙芯带来新产品创造集群效应

2002年9月,中国龙芯1号诞生。通用的龙芯1号对于中国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化产品影响深远。一直以来,中国的计算机、VCD、手机……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但其中“奔腾”的多是外国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CPU技术使得中国企业后续发展受制于国外企业,而中国第一款商品化通用微处理器龙芯1号诞生,使得我国在一系列信息产品领域结束了缺芯的尴尬。中国龙芯这样一个原点技术诞生的技术计算机、VCD、数字电视、手机、数码相机、等等集群化产品,中国龙芯带来新产品创造机群效应。

原点技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决定了原点技术一般只能为少数大企业、大财团、大型技术研究机构与国际组织、国家组织所拥有。原点技术本身具备极强的原创性,原点技术资源投入比较大,而且时间跨度比较大,因此在全球市场,能够进行原点技术创新研究的机构并不多,世界经济之所以进入寡垄断阶段,实际上更多的是因为寡头技术垄断。

原点技术形成的集群新产品在形成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当原点技术获得巨大突破,在进行技术的市场化转化中,技术便回归市场本色。消费者所有的消费需求会成为原点技术转移成新产品新动力。根据我们对于市场的研究,我们发现原点技术转化新产品一些普遍规律,提出来与诸位同仁共享。

原点技术新产品生成方法一:应用技术产品

原点技术一旦产生,作为赢利性企业组织,必然会希望原点技术获得超长的利润收益!对于原点技术的应用性开发必然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还是以CPU技术为例。当这种通用性商业芯片产生时,人们首先的想法就是如何满足我们在基本物质层面的消费需求。比如听、说、视、沟通等。这种思考直接导致了MP3音乐播放器、CD、手机、数码相机、数码彩电、VCD、DVD等基本产品出现以及集这些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的出现。

原点技术的突破还带来了精神性产品的出现,如光盘以及生产光盘的文化机构,游戏以及游戏内容提供商等等,因此原点技术的应用性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新产品群。

原点技术新产品生成方法二:替代技术产品

对于使用算盘的中国人来说,计算机的出现无疑是革命性的变革;而VCD的出现则直接导致了录像机过早地推出市场;移动手机替代固定电话;数字电视代替模拟技术彩电等等,原点技术对于产品的否定产生了许多划时代的新产品。因此,原点技术新产品生成最明显的新产品就是替代性新产品的产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物质与精神需求上已经达到极大的满足,未被满足的基本消费需求越来越少,一般的技术突破带来的往往是更高层面的享受,新产品生成的更多的是对于成型技术的否定。因此,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的原点技术带来的否定性替代新产品。

原点技术新产品生成方法三:延伸技术产品

原点性技术突破有时是在原来功能基础上的提升与矫正,而不是否定式新产品生成。我们知道计算机技术的十八个月铁律。计算机的CPU技术往往是每十八个月出现一次技术升级,技术的提升带来的是计算机的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的功能更加强大,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精巧,原点技术研发推动的有时是现有技术的进一步升级。

延伸技术新产品生成与替代技术新产品生成在方向上表现为交叉进行。但是延伸技术新产品是一种原由原点技术继承,而替代技术新产品则是对现有核心技术否定,其思路往往是去除。

原点技术新产品生成方法四:边缘技术产品

原点技术对于新产品成长有些是核心技术驱动,而有些是边缘技术推动。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VCD技术中国企业对数码视盘技术的一次边缘化利用。

姜万勐大学毕业后分到安徽电视台搞技术工作正是在这次展览会上,1992年4月,姜万勐前往美国参加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他最强烈的感受是:世界的趋势从模拟技术转向数字技术。美国C-CUBE公司展出的一项不起眼的技术——MPEG解压缩技术引起姜万勐的注意。由于图像信息在存储时所占空间较大,不经过压缩就必须用比较大的光盘来存储,成本昂贵。这就是LD大影碟迟迟走不进百姓家庭的主要原因,而12cm的CD盘存储量,只能存5分钟的图像,或74分钟的声音,不能满足人们一边看一边听的需求。姜万勐敏锐地感受到:MPEG技术意味着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存储在一张比较小的光盘里,创造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 C-CUBE公司的董事长孙燕生是美籍华商,两人一拍即合,将MPEC技术开发为电子消费产品,而当时世界上根本没有VCD这个概念。姜万勐当即投资7万美元,请C-CUBE公司做一种板卡。当年12月份,又投资50万美元,VCD影碟机诞生。看到实验室成果后,双方共同投资1700万美元成立万燕公司,各取姜万勐、孙燕生名字中的一个字。

“万燕”的第一代产品在1993年9月面世并通过了国家鉴定。“万燕”生产的第一批1000台VCD几乎被国内外各家电公司买去做了样机,成为解剖对象。

一项看似不是为视听推广产生的原点技术,由于观察者有了一双市场慧眼,使得一个崭新品类的新产品风靡全球。

原点技术新产品生成方法五:交叉技术产品

绝对单纯的技术在现代科技中已经越来越少,技术的交叉性越来越普遍。原点技术与其他基础技术的交叉复叠对于新产品生成概率大大提高。在原点技术新产品生成中将基础产品与现代原点技术进行结合创造的新产品常常更容易为市场与消费者所接受。

20世纪90年代,安徽宿州有一家不大的研究所,当时名称是以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所,这个技术研究所似乎没有什么高精尖的技术研发,其核心业务就是对成型的技术进行交叉式使用,当时正逢中国农村小型加工产业非常旺盛时期,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所使用交叉技术的手段推出了一大批广受市场欢迎的小加工产品,获得市场广泛认同。正是依靠灵活的机制(当时该技术研究所是全国较少推广项目制运行的科研所)与创造性的交叉式研发思想,宿州应用技术研究所后来成为安徽省乃至于全国为数不多的高科技应用技术上市公司,其公司改制后为安徽科苑集团,交叉技术新产品是对于原点技术的成功市场化运用。

原点技术新产品生成方法六:核心技术产品

在专业分工越来越明晰的今天,原点核心技术往往构成裸露的新产品出售。并且由于这类公司掌握着原点技术获得的常常是超过市场数倍的利润。现代营销在原点技术领域的营销推广中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信针织对杜邦的晴纶棉莱卡应该不陌生。杜邦凭借其对于上游技术资源的占领在针织内衣行业左右逢源、生意兴隆。

以芯片为竞争武器的INTEL公司更是通过对全球CPU技术的控制深刻地影响着全球计算机产业的格局。技术品牌的市场效应在INTEL公司被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核心的原点技术对于技术先导性的公司来说,他就是最好的裸露的策略产品。

原点技术新产品生成方法七:集群技术产品

集群技术产品往往出现在综合性的产业中,比如航空航天器、汽车制造业、大型计算机等行业就是技术集群性技术产品,其新产品构成都是多项技术突破的产物。集群技术新产品更多地体现在军事领域,如导弹产品、航空母舰产品、舰艇产品等等!原点技术形成的集群技术产品对于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因此,集群技术不是简单的原点技术叠加,而是数个原点技术有效融合。

原点技术新产品生成:转动转化的魔方

原点技术是影响当前中国企业进行全球性竞争的重要障碍。中国的传统竞争行业和新崛起的战略性行业往往都因为核心原点技术的缺乏而造成后劲不足,中国企业由于普遍技术资金积累不足很难展开大规模的原点技术攻关。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企业在原点技术突破上惟有选择合纵联横的方式,依靠国家力量,转动有限原点技术转化为有效市场产品的魔方,中国企业才能在未来全球化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发挥行业组织的机制,加强公共技术资金积累,通过有意识的统合创造新产品奇迹。必须承认,凭借单个企业的力量,中国企业几乎在任何一个行业都难以于跨国集团展开竞争,国家可以通过行业组织进行基本技术自己积累,完成行业重大技术攻关,创造通用技术支持,强化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对中国科研院所技术转化力度,使中国企业与技术迅速联姻。本来,中国就是一个技术资源不发达的国家,但尽管这样,中国依然有大量技术被闲置在各科研院所。因此,尽管中国实际的研发投入已经位居全球第三,但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研发更多投向军事领域,对于市场性竞争资源投入严重滞后。

强化国家在战略性领域的原点技术研发的力度,为中国企业培植更多的中国芯。

新技术产品篇5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市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第三条高新技术产品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运用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的科学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

第四条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我市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主要支持符合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领域和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参考目录的产品。

第五条申报市高新技术产品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产品类别必须符合本细则第四条所规定的要求;

(2)申报产品应该是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型产品,或为市内首次生产的换代型产品,或为省内首次生产的改进型产品;

(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相关的行业政策;

(4)产品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申报的产品利税率不低于12%;

(5)产品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用于该产品的研究开发经费占产品的销售收入不低于5%;

(6)从事申报产品研制开发的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包括同等学历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占产品研制开发总人数不低于15%;

(7)没有与申报产品相关的知识产权纠纷。

第六条优先支持下列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产品:

1、利用国家计划及省部级科技计划成果转化的新产品,特别是对支柱产业能起重大促进作用的新产品;

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3、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新产品;

第七条高新技术产品认定所需材料

(一)市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申请表;

(二)申请单位必须提交的证明材料:

1、特殊行业许可证。对医药、医疗器械、农药、计量器具、压力容器、邮电通信等有特殊行业管理要求的新产品,申报时必须附行业规定许可生产、销售的必备文件。

2、说明知识产权状况的相关证明材料

3、企业上年财务报表。

4、产品采标证明。

(三)辅助材料:

(1)鉴定证书或其他相当的技术证明材料;

(2)未鉴定产品必须提交的相关材料:a、由省级查新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b、省级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产品质量性能测试报告;c、若有环境污染的项目,需提交产品投产后实测的环保达标证明;d、用户使用意见相关材料;E、属专利技术的产品需附专利证书,获奖产品需附获奖证明。

辅助材料时效性:科技成果鉴定和新产品鉴定,原则掌握在2年之内;查新报告、检测报告、用户意见等资料一般要求1年之内。

第八条申报和认定程序。凡申请认定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单位,可在产品中试鉴定试产或批量生产之后,按要求向当地科技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市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申请表》并附所需材料;县区科技主管部门按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条件对申报产品及其材料进行审核后上报市科技局,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评审咨询,对符合条件的产品给予认定。

第九条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有效期一般为3年,技术周期较长的高新技术产品可延长至5年。

第十条对于弄虚作假,骗取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者,市科技局将撤消认定,企业在两年内不得再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产品。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市科学技术局负责解释。

新技术产品篇6

第二条 省科委是全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工作的主管机关,负责本办法的实施。

第三条 高新技术产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属于国家制定《火炬计划重点支持技术领域指南》及我省制定的《高新技术范围细目》(见附件)内的产品。

2、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水平应达到:

a类: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试制生产的产品,在技术、工艺、质量、性能等方面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b类:在全省范围内第一次试制生产的产品,在技术、工艺、质量、性能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c类:产品在技术、工艺、质量、性能等方面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3、产品生产技术是成熟的。

自行研制开发的产品,应正式通过同行业专家参加的鉴定(或视同鉴定);

引进国内技术生产的产品除有鉴定证书外,应有正式技术转让合同;

引进国外技术生产的产品应有正式合同或生产许可证;

三资企业生产出口产品,应有出口合同;

专利技术产品应有样品(或样机),并有法定检测部门的检测报告;

计算机软件产品应达到工程化、标准化、商品化程度。

4、产品原料及技术装备有保障,已投入或近期内能投入批量生产,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

5、产品市场广阔,经济效益显著。

第四条 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程序:

1、凡申报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可向所在市地科委、郑州、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提出书面申请。

2、经市地科委、开发区管委会初审合格,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报省科委。

3、经审核合格后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应到税务、海关、外经委等部门登记或备案。

第五条 已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应到税务、海关、外经委等部门登记或备案。

第六条 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有效期五年,技术周期较长的高新技术产品经批准可延长至七年。

第七条

省级火炬计划项目产品及被认定的a、b类高新技术产品、经省税务局审核同意后纳入省级新产品免税名单的,给予两年免征产品税、增值税的优惠。

部级火炬计划项目产品及a类高新技术产品,还可通过省科委上报国家科委,经国家税务局审核同意后纳入新产品减免税名单的,给予三年以内减征或免征产品税、增值税的优惠。

依上述规定减免税期满后,对其中确定仍有困难,需要继续加以扶持的产品,由省科委严格审核确认并列出清单、送省税务局审核批准后,要再给予适当减免税照顾。

已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不定期可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其它优惠政策。

第八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实施,原《##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条件及标准的暂行规定》即行废止。

新技术产品篇7

关键词:产品创新 市场拉动战略 技术驱动战略

在企业产品创新中,有两种战略形式可供企业选择:即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和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这两种战略形式的出发点看似绝然不同,实际上企业完全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开发出的新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

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认为:企业应该了解当前顾客的需要,按照当前顾客的需要来设计和开发产品,即产品创新活动应完全以当前市场上的顾客需求为准绳,设计和开发当前顾客实际需要的产品。为达到此目的,企业新产品开发部门应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深刻认识和了解顾客的当前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技术创新来设计和开发出新产品来满足顾客的当前需求。理想的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会产生一个已经准备前来购买的顾客群,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使顾客方便地买到该产品。

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的逻辑是“需求中心论”。“需求中心论”来源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流经济学的凯恩斯定律(keynes law of market)。与上世纪初著名的萨伊定律(say’s law of market)供给自己创造了自己的需求完全相反,该定律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自己的供给。就企业的产品创新战略来说,“需求中心论”内涵在于:产品创新的关键是顾客的需求分析,如果新产品完全是按当前顾客的需求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投入市场后就会自动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顾客群。简而言之,按照“需求中心论”的思想,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的逻辑就是“市场变,我也变,我变随着市场变”。

大多数学者发现,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Narver and Slater(1990)以一家美国公司的113个战略事业单位为样本,采用MKTOR量表来度量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证实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资本回报率之间呈现正相关;Jaworski and Kohli(1993)则以美国的102家公司的222个战略业务单位为样本,采用MARKOR量表来度量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其结果也是市场拉动性与整体绩效之间成正相关关系。此后,Deshpande(1993)、Pelham and Wilson(1997)、Laughlin(2002)、KARA、Kaynaka and Karab(2004)等学者分别以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的企业为样本,一次又一次证实: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

在研究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的直接关系的同时,许多学者就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的问题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多数学者认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可以促进企业增强创新努力,加快产品创新速度,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的效能,进而影响到企业的业绩。在市场拉动性与企业业绩关系的逻辑链条中关键核心是创新。Han、Kim and Srivastava(1998)和Baker and Sinkula(1999)更是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市场拉动性—产品创新—企业绩效这一连锁关系的存在。

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

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认为:企业不能只是一味地去迎合当前市场上顾客的需求。在很多情况下,顾客是缺乏远见的,对自己未来需要什么产品,顾客本人也是不太清楚。即使顾客认识到未来的需求趋势,但市场需求由一种趋势到现实也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新技术来主动进行产品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对市场需求进行积极引导。换句话说,通过技术创新人为的生产出一种“需要”,主动地创造出一个市场。

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的逻辑是“技术推进论”。而“技术推进论”来源于凡纳瓦•布什(Fanwala bush)的技术推进思想。凡纳瓦•布什认为:只要企业产品创新中所涉及到的特定技术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科技含量,以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产品一旦投放到市场中,便会在市场上产生一定的商业价值。如果说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是“市场变,我也变,我变随着市场变”的话,那么,企业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就是“市场不变我也变,我变引领着市场变。”

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彼得•圣吉(Senge 1990)和哈默(Hamel 1994)先后指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由于对当前顾客需求的强烈关注,企业往往被动地被顾客牵着鼻子走,从而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当前的产品和当前的顾客上。营销学教授鲍森(Paulson 1996)也指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将直接导致企业的近视行为,许多管理上非常好的公司之所以在产品创新上落后,主要是因为他们太听信于顾客,把大量精力集中在顾客想要的产品上。

上述观点也印证了格雷厄尔和威尔斯(Glazer Weiss 1993)所做的一项实证研究: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与企业的业绩呈现出负相关。他举例说:“宝洁(P&G)公司目前的挑战源于它对当前顾客需求过于细腻的观察与研究,以致在产品创新上走的太慢”。日本的索尼公司是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的实践者,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Akio morita)曾毫不掩饰地说:“我们不应只是满足市场,而应是积极创造市场。”索尼的典型口号是“科技创造需求。”还有英特尔公司、惠普公司、IBM公司也是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的实践者。

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与技术驱动战略融合

市场拉动战略与技术驱动战略并不是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绝对二分法。企业在产品创新上完全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使这两种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创新的效果。著名的营销学家美国西北大学的菲利普•科特勒2000年与库玛等人发表的《从市场驱动到驱动市场》一文中表达了同样的含义:“企业产品创新应源于市场,但企业绝对不应成为市场的奴隶。”

本文认为,企业产品创新的方法就是试图使市场拉动战略和技术驱动战略得到有机融合。

(一) 进行前卫用户研究

前卫用户研究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埃里克•冯•希波尔(Eric Von Hippel 1998)首先开发的一种新产品创新方法。前卫用户是具有以下特征的用户:他们提出强烈的需求,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这种需求就会在市场普遍出现;前卫用户不愿企业慢慢开发,他们经常要求企业提前开发新产品;前卫用户不同于新产品的早期采用者即最初购买创新产品的人,前卫用户面对的是市场上不存在的产品需求。例如飞利浦个人护理产品分公司为其剃须刀产品选择的“前卫用户”是:他必须对任何剃须的不适感特别敏锐,比如他必须具有柔嫩的皮肤;它应该能代表后来相对满意的客户群体;它应该对剃须刀具有专门的辨别能力,并擅长表述其感觉。

对于任何产品几乎总存在一些比其他人更早地感受到需求的个人,这种需求在几年后同用户最紧密相关。同产品创新相关的大量需求信息存在于前卫用户中,而这种需求信息总是半隐半现。企业产品创新部门通过和前卫用户密切接触,可以提早几年的时间就把握住顾客的这种需求。这提早几年的时间完全可以给企业的新产品创新部门以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该产品相关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使企业的创新产品既符合技术发展的长期趋势,又可提高创新产品与市场需求的耦合程度。在通讯领域中几项成功的前卫用户研究已经确证了前卫用户研究在企业产品创新中的有用性。

(二) 实施产品概念测试

产品概念测试就是将企业初步设定好的一个产品概念或几个可以替代的产品概念展示在一群特定的目标顾客面前,以便获得目标顾客对它的反映。在进行产品概念测试时,通常用文字来表达或用图片来描述产品概念。按照摩尔(Moore 1993)的说法: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般很难预测顾客对创新产品的市场反应。产品概念测试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该方法是从市场中抽出足量的参入对象做样本对产品概念进行检测,以便及早发现一些在技术上看似不错的产品创意,能否在潜在市场上取得商业成功。

一个完整的产品概念由三部分组成:顾客观点即顾客从自身的角度对新产品提出有关要求,比如产品式样、产品包装、产品规格、产品颜色、产品价格等;利益点即说明新产品能为目标顾客提供哪些具体的好处,比如便利性、节时性、安全性、耐用性、适用性等;支持点即解释企业怎样从技术上解决顾客观点中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比如技术可行性、技术路径、技术参数等。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测试,企业就可以把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战略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既保证了新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又保证了新产品的市场可接受性。

(三) 采用产品联合分析

产品联合分析(Product Conjoint Analysis)就是假定创新的产品具有某些特征,并按此特征对产品进行模拟,然后让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这些虚拟产品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每一特征以及特征水平的重要程度做出量化评价。正如托尔和哈肯斯(Tull&Hawkins 1987)所说:“联合分析假定分析的产品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特征所组成的;消费者的抉择过程是理性地考虑这些特征而进行的。”通过联合分析产品创新人员不仅可以知道哪些属性增加了创新产品的价值,而且还可以知道这些属性必须达到何种绩效。

产品联合分析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确定产品特征与特征水平,这些特征与特征水平必须是显著影响顾客购买意向;二是产品模拟,联合分析将产品的所有特征与特征水平通盘考虑,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将这些特征与特征水平进行组合,生成一系列虚拟产品;三是受访者评价,通过打分、排序等方法调查受访者对虚拟产品的喜好、购买的可能性;四是计算特征效用,从收集的信息中分离出消费者对每一特征以及特征水平的偏好值,这些偏好值也就是此特征的“效用”;五是市场预测,利用效用值来预测消费者将如何在不同产品中进行选择,从而决定产品创新的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方法,企业产品创新的技术方案就完全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

(四) 利用质量功能展开图

质量功能展开图(Quality Functional Deployment -QFD)是由日本阿卡哑(Akao)创造的一种方法,它旨在将顾客对某种待开发产品的市场需求变换为待开发产品技术说明的过程。该方法促成了目标顾客和产品创新人员之间的更好沟通,把“客户之声”有效的转化成“工程师语言”。“质量功能分布图”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如同透视镜一般了解顾客的偏好如何影响产品的特性,该方法能有效防止企业仅因为某些技术似乎有效就予以开发产品的错误行为发生。

新技术产品篇8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江南大学副校长高卫东,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纱线网主编王果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纺纱器材专业委员会主任、安徽华茂集团副总经理倪俊龙,以及400余位相关企业、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叶戬春主持。

本次论坛围绕“加快棉纺织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步伐”主题,多位行业内领导、专家作相关发言,针对当前行业形势、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现状、未来发展及应对措施等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徐文英指出,今年纺织行业发展形势总体趋好,生产仍然保持了增长态势。出口形势较去年有好转迹象,出口额增长11.7%,与去年同期纺织品出口额相比有很大进步。尤其对欧盟出口成绩亮眼,超过日本,欧盟成为我国第三大出口经济体。投资方面也呈持续增长的势头,增强行业内人士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他还谈到,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仍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国内棉价与国际相比,差价仍然存在。规模以上棉纺企业有配额,可与高价棉相互平衡,中小企业却难以承受。因此,虽然国家有相关收储政策,农民却没有得到实惠,种植棉花面积不断下降,棉纺企业经营困难。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行业人士积极呼吁,希望能够加大放储,实现种棉补贴。当然,相关价格落实和具体政策措施还待管理部门进一步出台落实。国家发改委也于日前就棉花体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见,各方对于实行棉花直补的政策方向基本达成共识。发改委已确定新疆作为试点区域,目前新疆正在制定具体的试点方案。

会上,各大专院校、优秀企业及相关单位专家在会议中就棉纺织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新产品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以规避高棉价差及市场低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上一篇:高性能计算机范文 下一篇:财政局监督检查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