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语法淡化之我见

时间:2022-08-09 10:43:03

浅谈中学英语语法淡化之我见

语法就是词的变化规律和组词造句的规律,而语法学就是研究这些规律的一门科学。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变化运动的规律,汉语当然也不例外。学习语法可以使语言表达得更准确,更符合汉语的习惯,自觉地避免语法错误。语法,产生于人们的语法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这安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淡化语法”实际上就是忽视语法理论对语言实践的指导作用。当然,小孩不学语法,也学会了说话:一些人从未学过语法,也能交流思想,相互了解。但学习了语法,情形就会大不相同。况且现在人们学习外语,还要研究他们的语法,难道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就可以置语法于不顾,只凭语感和语言习惯办事吗?

由于受“淡化语法论”的影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淡”到了极点:初中语文课本语法知识内容过于简单,高中语文课本根本就不涉及语法。

首先,初中语文课本语法知识内容过简。新教材实施以来,语法知识短文越来越简,甚至以表格形式出现。许多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法知识被删掉了。以短语为例,新教材中,短语,这一十分重要的语言单位,只讲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连极为常见的介宾短语、复指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都不讲。句子成分,这样重要的内容,新教材中竟然只蜻蜓点水地讲了一小页。有关复句、多重复句的知识更是简而又简,“插入语”这样重要的语法现象也被舍弃,而且,语法练习也越来越少。

其次,语法知识缺乏系统性、准确性。新教材中许多知识不够严密准确。如词类知识中,只对名词、动词等作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至于这些词的语法特性,都没有交代。有的概念突然出现,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新教材先介绍短语,后介绍句子成分。而在提到动宾短语时,这样介绍:“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这里的“宾语”从何而来?让人不得而知。又如“中心语”这一概念突然出现,整个中学教材语法系统中,根本就没有“中心语”这一概念。

再次,轻视术语教学。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离不开必要的术语。离开必要的术语,教学就无法进行。近几套语文教材,都不重视术语。如对“动词”的介绍,新教材只说:“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为什么不可以把动词的各种类型具体化、术语化呢?为什么不可以用个“心理动词”“能愿动词”之类的术语呢?又如对“代词”的介绍,只说“代替人和事的名称,或起区别提示作用,或用来提问。”难道就不可以把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吗?

淡化语法也使得很多初中语文教师无所适从。再加上中考不考语法,有的老师对语法知识只简单地讲一讲,有的干脆不讲。语法知识的淡化,加上语法教学的淡化,给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淡化语法论”的直接影响是使当代中学生汉语水平下降。

首先是对常见的语法现象不能解释。如对于什么是单句,什么是复句,单句与复句的区别分不清。复句中,分句之间的逻辑事理的关系也分不清。

其次对稍复杂的句子不会分析。高考中,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就必须用到语法知识。辨析病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提取主干法”,即提取句子的基本成分。如果初中对句子成分掌握的充分,经过训练,做这些题应该不成问题。但现在的学生不知何为句子成分,或对句子成分辨别不清,又如何去提取主干呢?如对这样一个句子:教育部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坚决执行国家关于招生录取工作的政策和规定,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杜绝营私舞弊行为。学生看不出,这是一个复杂单句,“通知”后面是一个句子充当宾语,却把它当作一个没有主语的病句。

对文言文的学习造成了障碍。文言文中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理解和翻译句子的关键。词类活用涉及到词性。由于淡化语法,现在的中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名词,什么叫动词,更谈不上辨别词的活用了。学生对名词作动词与名词作状语最易混淆。文言特殊句式涉及到句子成分,学生对句子成分了解甚少。文言文中倒装句最为常见,介宾短语后置更是常见的语法现象,如“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于当道”即为介宾短语后置,但学生在翻译时,看不出它的用法,往往不能准确翻译。

总之,语法水平低,影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受到影响。对此我认为,必须重新审视中学语法教学,对它予以应有的重视。

上一篇:结合电大《开放英语》浅谈成年人的英语教学 下一篇:让创新之光闪耀在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