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初探

时间:2022-08-09 10:26:55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初探

【摘 要】数学是一门注重思维能力的学科,有很强的实用性,学好数学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初中数学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其教学成效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成效难以令人满意,陈旧的教学方式打击了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急需改革。本文通过对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教学模式创新的必然性进行简要分析,对如何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旨在为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助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

数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新的初中数学大纲指出,初中的数学学习应该富有挑战性且有现实意义,初中数学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开展观察、实验、交流等数学活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都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成效并不高,学生普遍缺乏学习数学的热情。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成效成为我国初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本文结合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为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教学创新的必然性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尽管有很多教育者已经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提升教学成效,但是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影响颇深,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下的传统教学模式。从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来看,教学成效难以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教学观念落后。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初中数学教育者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应付考试的层面,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教学成效的判定标准,不重视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2)教学方式落后。在我国初中学校中,大部分数学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要模式,课堂上很少给学生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3)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更看重自己的考试成绩,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沉闷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利影响。

2.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的必然性

现代社会注重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从数学的特点来看,数学学科的发展就是创新的结晶,只有通过创新性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好富有创新内涵的数学;从教育改革的要求来看,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从数学考试改革要求来看,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初中数学考试改革加大了对数学综合素质的考核,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是数学考试改革的需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创新性教学,在重视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要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教学核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课堂为主要教学阵地,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提升数学教学的实际成效。

二、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

1.注重交流互动

初中数学的教学成效主要由课堂教学成效决定,初中生思维活跃,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综合复习和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中,可以采取呈现问题、引导回忆、课堂辩论、归纳总结、灵活应用的教学模式。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内容作为媒介,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询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校操场的旗杆有多高。设置题目“在某一时刻,测得2米长的竹竿垂直放置时的影子长度为3米,在此时对旗杆的影长进行测量时,发现由于教学楼的阻挡,旗杆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墙上,如图1所示,测得地面上旗杆的影子长度为21米,墙上的影子高度为2米。试求旗杆的高度。”

在解此题时,可以过图中C点,做旗杆AB的垂直线段,交点设为E 点,根据图中对应关系不难看出,AB=AE+EB=AE+CD,结合竹竿与影长的比例,可以得出AE/EC=2/3,计算可得AE=14米,则旗杆AB=14+2=16米。

2.应用多种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粉笔、黑板等工具,效率较低,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很难同时实现传授教学内容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综合应用多种教学资源。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我国学校中应用较为广泛,初中数学教学就可以利用这一技术,整合网络资源和实际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收集相关的资料解决数学难题。

3.注重实用性

数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数学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中,就可以通过举出一定的实例,让学生分组研究,经过讨论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在此过程中,所使用的例子最好是与学生的生活有较强的联系,避免因为例子太陌生而失去参与的兴趣。例如在对“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授课,在上课时请几名学生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告诉学生自己可以猜出他们的年龄,通过询问学生“你的年龄乘以2再减去5的结果是多少”,在学生回答后说出学生的年龄,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告诉学生自己是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算出来的。在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基本形式后,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通过“猜猜年龄”的小游戏加强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还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内涵编写相关的题目,让小组成员互换题目并解答对方编写的题目。

4.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

要切实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成效,创新教学模式,还必须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对教学过程、教学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反馈,让初中数学教师了解自身教学的缺陷、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以此为参考,让初中数学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针对课程内容的重点进行提问式教学,以有效、有趣的提问方法向学生提问,通过整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把握;在课堂外,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谈心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所使用的解决方法,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列为课堂授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述,将学生所使用的好的学习方法、思路在课堂上予以推广。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的逻辑性较强,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学好初中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今后的课程,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的责任重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只有注重交流互动、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综合应用多种教学资源,并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真正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切实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成效,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乐于学习数学,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李树臣,张昌伟.再谈数学创新教育的实施问题[J].中学数学杂志,2010,4(11):35-36

[2] 孟永芳.创新教学如何在初中数学中应用[J].都市家教( 上半月),2011,12(15):16-18

[3] 高伯瑜初中数学新教材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分析[J].甘肃教育,2010,7(18):36-37

作者简介:

沈磊,男,(1982~),上海人,工作单位:上海市青浦区珠溪中学,职务:教师。

上一篇:浅谈中考物理高效复习策略 下一篇:职业技术院校财会教学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