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及反思

时间:2022-08-09 09:09:47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及反思

[摘 要] 数学新课程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其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 情境创设 自主探索 问题设置 合作学习 创新提升

新课程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我校在实验班实施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终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一、“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涵义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活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促使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是适时点拨引导和总结。操作程序是:情境创设――问题设置――自主探究―――合作提炼――创新提升。

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实践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因此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教师的任务是在教学中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问题设置,层层深化。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提出问题,教学进入到核心阶段――解决问题、深化问题过程,即授课过程。教师要从原来的“教”改为“诱”、改为“导”。作为“导”师,应该如何操作呢?首先,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学生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但是知识可以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经验却无法言传,最佳方案就是亲身经历。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深化问题。再次,还给学生质疑的权利,鼓励学生质疑、争辩,欢迎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到放得开、收得拢。放得开,即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收得拢,即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加以点拨、引导,使学生从不理解到理解。

(三)合作提炼,课堂小结。通过练习,由特殊归纳出一般,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四)创新提升,延续问题。学生经过合作讨论与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了其主体性作用,对知识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到了分享成果的时刻,教师协助学生将前面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是一个知识升华的过程,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此,教师需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既能利用个人的知识优势归纳梳理,提炼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更应指引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系统、发散、创造思维,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以有效的训练和提升。

三、初步成果

1.通过实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自学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实现了学生“想问――敢问――善问”这一环节的飞跃。

2.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培养了团队精神。

3.学生求异思维和独立见解能力增强。大多数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4.学科成绩提高显著。自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以来,实验班的成绩都高于年级平均分十分左右,有几位学生的数学小论文分别获校级、市级以上奖项。

四、教学后的思考

1.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2.“自主―合作―探究”教学需要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消除对教师的畏惧心理,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巧妙地设计实验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要思考、敢提问,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教师的“导”是关键。教师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课题导入新颖、顺畅;问题设置具有启迪性和梯度性;提升阶段有创新性和后续性。

4.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作好课堂秩序的控制,既要做到课堂交流与交往的多向互动,又要防止学生活动“乱”而失控的状况。这是一个难点,还有待于探讨。

[参考文献]

1.骆魁敏《面向21世纪的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网络科技时代》2002.3上)

2.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4)

3.金感芳《实施问题教学 强化探究学习》(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曹宅高级中学)

上一篇: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五步实习教学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