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思考

时间:2022-08-09 07:41:26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思考

摘 要 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加强口头作文与即兴作文的训练,批改作文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 训练 评改 提高 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训练指导下练习作文的过程。教师的训练指导,应贯穿作文教学的始终。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的训练评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我认为一堂好的作文课,应该飞扬着激情,燃烧着思想,闪烁着青春;一堂好的作文课应该是一首诗,应该是一幅明丽的画,应该是一曲动听的歌。使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上作文课时,先以轻松的话题引入课题,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再用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把视觉、听觉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展现出来。同学们在声情并茂的氛围中,灵气飞扬、火花闪耀、才情焕发。从而使他们产生“我要写”的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二、口头作文与即兴作文的训练

叶圣陶曾说:"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作文教学应当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即使是高年级,口头作文仍是一个重要训练点。说、写不应分家,由说到写,说说写写,有计划地进行训练。许多教师在作文课经常安排先说后写的训练步骤。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借鉴别人的长处,并从中受到启发。而口头表达中暴露的问题通过师生及时点评,大家可以共同吸取教训,避免同类问题在作文中重复出现。事实证明,口头作文的训练是必要的、有效的。然而从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中挤出时间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也难以实现人人参与,人人表达,既不能满足说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听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另辟蹊径,抓住时机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

1、两分钟演讲。从每天的语文课中或从早读、晨检的时间内挤出几分钟,给学生"两分钟"演讲的机会,每天安排1-2人轮流进行。两分钟演讲没有内容限制,要求不超时,表达完整,用词准确,语句连贯,有一个中心意思,最好能摆明自己的观点或讲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的表现欲和自尊心都很强,他们绝不会让一个毫无准备、语无伦次的自己展示在大家面前,他们一定会为自己的演讲做充分的准备,尽管那只有短短的两分钟。能力强的孩子事先会在头脑中确定内容、组织语言,然后练说一、两遍;能力差一些的也许会先做笔头的准备,拟定演讲稿,然后反复练说。无论哪一种准备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而后一种学生更是自觉地把说与写结合在一起,因为他们喜欢这种新颖、简短、没有任何负担的训练形式,他们期待演讲中老师欣赏的目光与同学们热情的掌声。

2、即兴作文的安排。口头作文的训练时机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为主,也可以在"计划外"产生。好的教师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时机巧妙安排学生口头作文的训练。因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突发事件中,学生有感而发,他们会不轻意地表达出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更有激情的一面,甚至脱口而出几句绝妙精彩的词句。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引导学生即兴作文,开拓写作思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创造力。这样的训练既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活动,使之更加敏捷、灵活,又引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作文的批改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批改,对学生进行作文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点缺点,并从中受到怎样写好作文的启发。通过批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作文的实际,便于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也可以搜集素材,为作文讲评作好准备。

长期以来,作文批改存在着劳而少功的现象,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学生却往往只看分数,并不能认真领会教师批改的意图。课标指出:“批改作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要尊重学生的原意,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课标的这几句话,为我们改变作文批改劳而少功的现状指明了路子。

把教师的批改与指导学生自己修改结合起来。学生的作文是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写出来的作文与自己原来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表达出了几分,学生自己最清楚,所以修改作文应该是学生自己份内的事;也只有学会了修改文章,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如果学生的作文由教师改,改上去的是教师的思想,教师的认识,不一定符合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以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极为不利的。要改变作文批改劳而少功的现状,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批改作文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先示范,再让学生自己改。方法是:教师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从中挑选一两篇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仔细考虑好该怎样修改。上课时,将作文用大字抄出张贴或印发给学生,师生共同讨论哪儿该改,该怎样改,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再去修改自己的作文。

2、教师批,学生改。“教师批”就是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发现妙词佳句画上圈或波浪线以资鼓励,凡是学生看了符号就能理解修改意图的,就只画符号;凡是看了符号还难以明白怎样修改的可适当加点眉批。“学生改”就是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加以修改。学生修改以后,教师再把作文收上来,检查学生修改的情况。作文成绩的评定可以在学生修改之后,从能写和能改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让学生熟悉教师使用的各种批改符号。

3、互批互改。方法是:组成三人或四人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在小组讨论修改时,教师巡视辅导。

4、面批面改。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例如,通过亲切交谈,了解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对于作文有困难的学生,一边启发,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改完以后让他读一读,并适当加以鼓励。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指导学生修改,都应该有要求,有检查,不能流于形式。强调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就不必认真批改,而是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批改的指导作用。批改作文还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学生在练习作文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不能在批语中横加指责。特别是对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注意发现和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

上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下一篇: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