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时间:2022-08-09 07:20:51

浅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摘要:固定资产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一份真实准确的固定资产账簿能给管理层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2013年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本文就采用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高校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可以采用的方法进行一个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是高校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是高校稳健运行与平稳发展的物质保障。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宽敞的教室与丰富的图书馆藏等,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高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一个高校而言十分重要,一个优秀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能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而准确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真实价值是否得到真实准确的评估的一个重点。

(一)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固定资产可以是有形也可以是无形资产,其主要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始形态的资产。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一般设备500元以上,专用设备800元以上的资产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出将这个标准分别提至1000元与1500元。单价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大批量采购的同类物资也同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同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将固定资产分为类,分别为:1、土地、房屋及建筑物。2、教学专用设备。3、一般设备。4、文物和陈列品。5、图书、档案。6、家具。7、用具、装具。8、动植物。应计提折旧的资产有房屋及建筑物、教学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家具、用具及装具等。

(二) 高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必要性

固定资产分为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如房屋及建筑物等,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耗,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减少;无形资产如软件等,其价值一般会随着新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断降低直至为零。由于高校会计制度一直没有要求计提折旧,只依靠“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两个会计科目来反应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导致固定资产一直以原值列示在报表账面上,致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虚高,不能准确的反应出学校资产的真实情况。管理层也无法通过账面直观地看出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来判断哪些设备应该更新换代,同样也不便于不同高校之间相互进行比较。

为了真实准确的反应固定资产的价值,引进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就显得很必要。新制度中增设了“累计折旧”科目,与企业会计制度不同,事业单位因为采用预算体系,预算体系是以前一年的支出数为基期数来计算下一年的收支预算数,若将计提的折旧计入当期支出会导致支出虚增,从而引起预算虚高。因此新制度采用虚体折旧的形式,即将计提的折旧冲减净资产非流动资产基金,这样可以避免折旧对当期损益的影响。计提折旧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能够准确的反应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可靠的信息供高校管理层参考。

(三)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分配到其有限寿命内,通过用固定资产入账原值减去已经计提的折旧,从而得出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做出以下规定:本月内增加的固定资产,本月不计提折旧,下月起计提折旧。本月内减少的固定资产,本月依旧计提折旧,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对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和超期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选定一种折旧方法后,应在以后各期进行会计核算时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动。

固定资产有四种计提折旧的方法: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法。工作量法是将固定资产的价值以工作量为基数进行分配,适用于损耗程度和工作量成正比的固定资产。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平均的分摊至其使用年限中,适用于损耗曲线比较平稳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和年数总和法的目的类似,均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尽量分配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前期,适用于高新技术设备等容易被淘汰的固定资产。

高校的资产种类繁多,单价波动范围也比较大,较难计提折旧,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充分考虑各类资产的特殊性,根据其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一般高校而言,高校的固定资产除去房屋和建筑物,余下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科研类固定资产,如科研课题使用的移动硬盘、仪器设备等。(二)教学类固定资产,如大批量购入的学生用课桌,床椅、电热水器等家具,师生用计算机、打印机、投影仪等设备,教学用的教具等。(三)行政、后勤类固定资产,如行政办公人员使用的电脑、打印机等。部分高校有内部食堂,其固定资产会包括如食堂用煤气炉、橱柜等。(四)交通运输类如校车,公务用车等。

房屋及建筑物、家具和被服类固定资产每年都相差不大,其价值较为均匀的逐年减少,可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计算机类的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相对比较快,其使用寿命通常可以到达十年但往往不到七年就已经被淘汰。另有教学用的教具,如化学仪器显微镜、投影仪、心电图机、科研用设备等,其技术含量比较高,但更新换代的很迅速。再有教学用软件这类无形资产,单价比较高但同时淘汰的很快。这三类固定资产可用加速折旧法来计提折旧额,因为这类资产淘汰的比较迅速,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大部分分摊在使用寿命的前期,待该类资产过时淘汰掉时,其对应的固定资产账面值也相对较低,相对其他几种方法更为真实。交通工具、打印机、复印机这类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固定资产,其特点是寿命和其使用频率有关,和其购置时间长短无关,这类的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工作量法,将其价值合理的分配在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月份。通过分类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能比较真实的反映高校的固定资产状况,并及时提供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信息。

(四)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年限依旧没有很明确的规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还是比较依赖主观判断,这对折旧的数值也存在影响。另外,对于大批同类物资的定义也同样没有明确的界定,如一次性大量购入桌椅类单价比较低但是采购金额比较大且损耗较快的物资,是应做固定资产核算?还是做低值易耗品核算?这些问题均需要在未来进行进一步探索。(作者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3,福建省会计学会

[2]徐向丽、章新蓉,高校与医院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比较,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3,1[p107-109]

[3]赵冬梅,新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研究,会计之友,2013.8[p122-124]

[4]张晓民,关于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探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1[p127-129]

[5]林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分析,中国市场,2010,35[p70-71]

上一篇: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比照旧制度的改进及对实... 下一篇:企业内控中的流通问题探讨及优化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