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动画在新媒介中的视觉表现及运用

时间:2022-08-09 03:54:28

影像动画在新媒介中的视觉表现及运用

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变革,影像动画在新媒体技术的借助下,有着日新月异的空前发展,而影像动画在新媒介中的视觉表现及运用,体现在影像动画基于新媒介的特点所表现出的诸多新特性、新的视听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新的社会功能上,本文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新媒体时代下的影像动画艺术,结合案例来阐述影像动画在新媒体中的运用特色。

新媒介条件下的影像动画

媒介与艺术视觉表现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紧密的关联系,媒介是艺术视觉表现的载体形式之一,同时在艺术应用领域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以信息为主的电子媒介影像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已经取代二维界面成为动画影像新的媒介形式,实现了信息传播的视觉转向。新媒介通过时空的穿越和形式之间的互动,参与改变着视觉影像形式。动画影像艺术不同于传统的绘画艺术,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艺术的新载体,在动画影像中,所有的形象、角色和场景都是通过重构、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的,是以美术形态为基础并结合电影的叙事结构,摄影的各种技巧的运用,与情节相对应的优美音乐的插入等的综合性的视听艺术。从而让观众通过对动画画面中的图形塑造所构造的影像有了更加直观的感知,对图形的剪辑和处理所创造的意境有了更深的体会与理解。

如今影像动画艺术由原先的电视媒体等逐步拓展运用到了户外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的媒介形式。而交互式设计使得传播方式更加快捷、视觉表现的形式更加丰富、主题内容的表述更具有针对性、受众群体的化分更加广泛化等,同时又能满足观众休闲娱乐、即时互动等需求。所以动画影像艺术中所反映出的直观性,可视性以及互动性,促使它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具有大众性和受众普遍的可理解性,由此为他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不管你是用ipad上网,玩手机,还是在参加展览会,都会亲身体验到动画影像带来的视觉享受和交互带来的独特乐趣。

影像动画在新媒介中的视觉表现

1.互动性

影像动画是非常奏效而且覆盖面较广的传播方法之一。它传播各种信息、知识、观念、为受众提供生活的价值参照,冲击人们的文化心理,影响人的价值思维和判断,促进人对现实生活进行价值审视和反思。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信息量成倍增长而阅读信息的时间被压缩的条件下,影像在与传统的文字阅读,无论是在效率上还是形象性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优势,由于传统媒体下平面传达设计等信息传达的接受方式是单向的,所以作为大众传统传播媒介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其信息反馈不方便,交互性不够。而新媒介条件下影像动态化设计的受众接受方式则是互动的,影像动画能使观众自由的发挥对某种商品形象的想象,也能具体而准确地传达吸引顾客的意图。传播的信息容易成为受众的共识并得到强化,环境暗示、接受频率高。并且,这种形式是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容易接受的,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参与个体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拥有控制权,受众还可以参与到传播中去。

2.传播载体的多样化整合

在现代社会,人、自然、环境、社会之间传统的和谐被破坏了,个人越来越严重地被社会的群体压力所制约,同时,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科学技术和知识的膨胀使传统意义上的精神文化受到极大的压制。影像动画在这样的环境下滋生并逐渐壮大,给视觉文化带来了新的冲击力。动态设计的传播载体的多样化特征表现在两个主面:内容与媒介。内容方面的整合,我们所身处的信息时代是图形与影像互相辉映,相互依存的时代,动态化传达设计可以整合多种图片、图形、影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信息传达。没有图形语言的探索与深刻挖掘,影像语言就不会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无论从审美角度还是应用角度都不会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

在传播媒介上,动态设计能够整合平面媒体和动态媒体等多种媒体进行传播。如果说摄影的出现还没有使影像传播媒介占据视觉文化传播的主导,那么电影电视以及video\dv等强大的动态影像传播媒介的出现却使我们的世界正在逐步由传统的静态图形与影像传播文化方式转向动态影像传播文化方式,并肩负起文化传播的主要任务。同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比如广告设计、VI设计、展示设计等,需要动用多种大众媒介为视觉信息的传达服务。因为单一媒体的覆盖范围有限,导致目标对象不能全部接触到视觉信息,而媒介联合就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增加视觉信息的到达率,利用不同媒介的不同特征,发挥各自特长,拓展视觉效果。

3. 公共媒体

新媒介艺术的表现特征很多,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参与者与作品直接产生互动,使用者参与并改变作品的影像,内容,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例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在操作的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通过屏幕中的提示进行相对应的操作,当体验者手触摸屏幕信息时,随着手的触摸,显示幕上的画面会根据程序的编排发生变化直至显示出人们所需要的画面。通过手写平板电脑进入互联网获取相关信息或者接收手机中的媒介信息进行互动交流的方式已经逐步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对新媒体影像动画的社会性思考

1. 娱乐功能

艺术使人得到快乐,让人在紧张的氛围中感到放松,享受愉悦,影像动画作为新媒介的主要传播形式,其娱乐功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例如,北京的CBD有个叫世贸天阶的大楼,全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很有西洋风情,而最吸引眼球的不是楼本身而要数世贸天阶的"天幕",远远的就能看到天幕映照下的街道,看到那映射出的不断变化的灯光色彩,当你人在天幕广场时,才感觉到为何有"天阶""天幕"之说,长长的银幕,占满了这个中厅街道的天空,配合着两侧西班牙风格的建筑,有种浓浓的异国情调。当站在天幕下,看着遨游太空的影片,听着耳边震撼的声音,仿佛与好友一同在宇宙中并肩飞翔.,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缤纷悦目的日夜景观,感受现代科技带来的富于梦幻色彩和时尚品位的声光艺术。

2. 经济效益

经济是文化艺术的基础,同时影像动画作为一门实用美术,必然要与社会经济效益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影像动画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程度、人的生活环境、大众的审美取向等社会各因素的影响。多媒介条件下的影像动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在看电影时有隐藏在片中的植入式广告动画,上网时网页上的浮动广告,就连上街时也有星罗棋布的电子广告牌在一刻不停的播放着形形的广告片,在这种状况下关注影像动画的视觉艺术特征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动画影像艺术借助于新媒介技术又给人们带来了非比寻常的视觉享受,动,中优秀的角色形象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给人们带来了极其丰富的艺术和商业价值。

3. 服务社会

设计以人为本,创意服务社会,动画影像艺术中所反映出的直观性,可视性以及互动性,促使它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具有大众性和受众普遍的可理解性,将影像动画应用在新媒介当中,由此为他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例如,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出租车内,触控式交互设备的应用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种设备有两大特点,一是便捷,二是直观,只要轻轻触摸屏幕,世博会的服务信息,上海旅游信息以及商业广告资讯都将以动画影像的形式展现在乘客眼前,动画影像艺术在为社会服务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这种互动性,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和人性化。

结 语

新媒介时代下的影像动画已越来越多的存在我们周边生活,今天的数字技术已发展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也在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软件开发和多媒介艺术创作中。特别是计算机的出现使的图像得以快速的制作发行。电视、录像、数字视频光盘和互联网等媒介的共生,为影像传播提供强大的平台。技术的完善促进影像技术飞跃地发展,影像时代的视觉文化将视新数字技术作为其前进发展的后盾,将艺术与文化、艺术与传媒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人类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互动与沟通。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上一篇: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兴趣浅谈 下一篇:中学篮球运动损伤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