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信息技术的课程学习模式研究

时间:2022-08-09 02:57:55

基于教育信息技术的课程学习模式研究

【摘 要】信息技术是课程学习改革的技术手段,课程改革是为了建设数字化教学环境,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因而产生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学习模式。本文对信息技术条件下课程学习模式做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模式

学习模式通常认为大多数人都有自己一些特殊的认识事物、理解事物以及处理信息的模式,同样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的具有自我特色的认识模式与方式,基于这个观点产生了“学习模式”概念。这一理论提议教师应该评估其学生的学习模式,并使其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最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模式。学习模式关注点在于学生,是从学生的需求、特点和学习目的出发,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新的信息技术条件下课程学习模式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任务驱动的协作模式

这种学习模式的主要环节,一是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和不同的学习环境及社会背景灵活多变的设计融合了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任务;二是教师将设计好的任务呈献给学习者,学习者则主动寻求学习伙伴,组成小组,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并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资源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彼此之间互相交流,促进共同学习;三是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学习者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是否有所提高,也是总结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基于学科网站的自主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条件下基于学科网站的自主学习模式,是在Internet环境下,对某一专题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并要求学习者建构“专题学习网站”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模式。该模式对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根据一定的需要,参与学科网站的设计开发(教师提出利用网站进行自主学习的要求,学习者利用学科网站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学科网站提供的形成性练习或考试功能,学习者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由于学科网站在提供教学内容的深度、数量、范围、使用的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学习者在学科专业网站环境下,易于获得学习内容,并能较好地分析内容,实现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

三、网络探究(WebQuest)模式

WebQuest模式是基于Internet资源的授课计划或课程单元,目的是让学习者开展以探究型学习为主的学习活动。

(一)WebQuest的主要组成部分

WebQuest一般都由绪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估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其中每一个模块都自成一体,设计者可以通过改变各模块来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

1.绪言(Introduction)。作用是给学习者指明方向,并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2.任务(Task)。对学习结束时学习者将要完成的所有事项进行描述。3.过程(Process)。教师将要完成任务的过程分解成循序渐进的若干环节,并提供学习指导。4.资源(Resource)。教师选定的有助于学习者完成任务的各种资源,包括网络和非网络资源。5.评估(Evaluation)。对学习者的学习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其形式可以是书面作业、多媒体创建、网页或其它形式。6.结论(Conclusion)。总结学习内容和经验,鼓励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同时对学习成果的拓展和推广提供一个机会。另外,也为教师提供了可以在整个课堂讨论中使用的问题。

(二)WebQuest的教学设计步骤

WebQuest是探究式学习在网络上的延伸。WebQuest设计是一个从简单、熟悉到复杂、陌生的过程。这意味着从单学科的短周期的WebQuest设计开始,逐渐上升到长周期的跨学科活动的设计。相应的设计步骤是:

1.熟悉相关知识领域的网上资源。2.把这些资源组织成可供查询的数据库、参考资源。3.鉴定满足课程标准且网上资料丰富的主题。4.从这些主题中挑选任务。5.设计评价标准和规定。6.设计可供执行的步骤。7.进一步加工,并使之符合美学原则。

(三)WebQuest的学习过程

WebQuest模式是学习者在有丰富教学资源的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该模式中,通常是教师根据学习者关心的社会、生活或学习中的热点问题,要求学习者自己确立论点,然后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和网址,指导学习者阅读资源和相关网页。学习者根据论点搜集支持论点的相关资料(论据),最终完成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展示作品。展示的作品可以利用PowerPoint制作成幻灯片,也可制作成网页,最后由学习者介绍报告内容,其他同学对研究报告进行评议。

用该模式进行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能提出好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引发学习者的积极思索,而且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对问题的观察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也许我们不能做到一对一的因材施教,但至少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同样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轻松的条件下学习成长。尤其是在现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改革教学中在讲授知识的同培养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形成有效的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模式,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及发展思路,时锦雯,郑鸿,肖志明,《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3期。

[2]从课堂构成要素检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洵,《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12期。

上一篇:浅谈班主任如何教育农村留守儿童 下一篇:浅析动画人应培养的基础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