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德育逻辑

时间:2022-08-09 01:16:30

“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德育逻辑

摘 要:“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这句口号背后的理论依据是“自爱”伦理,其背后的德育逻辑是“自我”的扩展。该德育逻辑存在着局限,但是若考虑到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特点,还是可以在一定发展阶段内使用。

关键词:“校园是我家”;德育逻辑;自爱伦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5-0052-03

“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这类口号,经常会出现在校园中。笔者曾以“校园是我家”为关键词,在“百度”上进行了搜索,共显示相关网页621000个。常见的搭配有:“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校园是我家,和谐靠大家”“校园是我家,安全靠大家”等等。为什么学校在这些道德要求之前都要加上“校园是我家”呢?其背后的德育逻辑是什么?这样的德育逻辑有没有局限性呢?

一、理论依据:“自爱”伦理

“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这句口号背后的理论依据是自爱伦理。所谓自爱,就是获得人最基本的自然感受性的满足,即选择快乐和逃避痛苦。趋乐避苦是自爱的人自然地对本己的幸福的追求。自爱不仅产生对个人感受性的幸福的渴望,而且会产生野心、嫉妒心和人一切其他的欲望。否定自爱,遏制欲望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人的自然本性是不可能消除的。因此,实践生活中的伦理不是去否定人的本性基础上的感受性,而是在人的自然本性基础上去满足人的自爱的欲望,这就是自爱伦理。

自爱伦理认为,自爱的感情是人一切生活的基础。首先,人的肉体需要迫使人去从事生产活动,如为了穿衣,为了取悦自己的妻子,为了养活自己的家属等等。总之,为了享受与肉体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快乐,人们才去思考、想象和劳动。其次,人类建立社会,订立协定和法律,追名求利,也是自爱或者说追求肉体感受性满足的直接结果。人生来是软弱的,为了自身的生存,为了减少自己的恐惧,必须与他人联合起来。为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彼此之间便订立了一些协定和法律。再次,人的各种感情也是自爱或肉体感受性的直接结果。感官的痛苦和快乐致使人们行动和思考,它们是推动精神世界的唯一法码。

把自爱作为生活的普遍原则,就必然地把利益作为个人追求道德的动力。“如果没有爱美德的利益,就决没有美德。”[1]虽然个人利益也可能损害他人利益,但罪责不在于个人利益的存在,而在于人类社会的制度环境中存在着不公正和不完善的因素。因此,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因为个人利益满足方式中可能存在的不道德,而否定个人利益的合法性。重要的是,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和社会制度,阻止人们追求个人不道德的利益方式,使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愿意成为有德性的人,并以德性作为获得个人利益的方式,以个人利益的实现为德性之目的。

当一个人爱自己时,才会关心自己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愉悦;当一个人爱自己的家庭时,才会主动关心自己家庭中的成员,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当一个人爱自己的学校时,才会主动维护学校的利益,主动关心同校的学生;当一个人爱自己的祖国时,才会维护祖国的利益,才会在面对外国人和本国人时,更倾向于帮助本国的同胞。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这句口号其实是利用了人类自爱的情感,通过把外在于自己的校园变成自己的家甚或是自己的一部分,从而促使校园内道德行为的产生。

二、德育逻辑:“自我”的扩展

由上述分析可知,“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这句口号背后的德育逻辑是自我的扩展。所谓自我的扩展,就是指“‘自我’把周遭环境中与他亲近的人或事物看作‘我的’的过程。这是一个客体主体化的过程。”[2]卢梭曾经说过,“小孩子的第一个情感是爱他自己,而第一个情感产生出的第二个情感就是爱那些同他亲近的人。”[3]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爱是天生的,而爱其他人的情感则是从自爱发展出来的。

为什么自我的扩展机制可以发生呢?这是因为,随着个体生活空间的扩展,他需要丰富小我以形成大我。马克思曾经说,社会性是人类的本性,涂尔干也曾说过社会存在于每个个体身上。鲁洁在《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一书中指出,人性并不是“单子式”的而是“世界历史”的。也就是说,在每个具体个体的人性中都包含了整个世界,整个历史,“我”的存在依赖于世界上的每个人,“我”的存在依赖于历史文化的积累。这些论述表明,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扩展自我的潜在需求。精神分析流派从心理学的视角也证实了这点。他们认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进入学校,对父母的依恋会发生减弱,但是会寻找新的依恋对象。因此,从人类的本性来讲,自我的扩展过程也就是一个实现自我的过程。

在从小我扩展到大我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归属感。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有二:其一,从儿童早期对母亲的依恋来看,孩子依恋母亲是因为,他自身无力应付这个陌生的世界,需要母亲的保护,而母亲的保护可以使他获得安全感。因此,儿童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就有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对于孩子而言,母亲就是他自己,他的需要的满足离不开母亲。也就是说,孩子依恋母亲是因为母亲认可他,接受他,能满足他的需要。如果一位母亲不关注自己的孩子,饿了不喂奶,冷了不给他保暖,害怕了不给他提供安全感,那么孩子对母亲的那种天生的依恋就会逐渐淡去,而转向可以满足他需要的人。同样,我们可以把孩子的这种天性推理到大人身上,一个人对某个社会群体产生强烈依恋,是因为这个群体接受他并能满足他的需要,在这个群体中他有强烈的归属感。例如,在雷锋的118篇日记中,竟有19篇日记反复表白:“之所以要无私地自我牺牲,只是因为他的个人幸福、个人利益、他的个人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予的。人是不会为抽象的社会奉献自己的,雷锋不为他国异党作牺牲,咬牙切齿恨‘旧社会’,满腔热忱爱‘新社会’……”雷锋为什么会爱“新社会”而恨“旧社会”呢?这是因为,新社会满足了他的需要,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正是这种归属感,才使他强烈地爱党爱人民,同样,“旧社会”不接受他,他也不能从中获得归属感,那他怎么可能爱它呢![4]其二,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产生群体依恋的先天基础。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同人们有一种充满深情的关系,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5]的需要。正是因为人有了这种对社会群体建立关系,成为其中一员的需要,才会使人产生对社会群体的依恋,最终使得小我扩展成大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这句口号背后的德育逻辑概括成:从人的自爱之情出发,通过扩展自我的方式,在不断地把小我变成大我的过程中,产生对社会群体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的积累会使人产生对这个群体的依恋,从而促使人在这个群体内践行道德。

三、局限性:有效性有限

把校园当成“我”的家,也就是在通过扩展自我的方式,建立起“我”与校园的关系。如果校园成了我家,校园中的人和物就都是“我”的,那么“我”自然有义务和责任去尊敬老师,关心同学,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这样的口号不仅在学校中有,社会中也有。如果某个城市要创建文明城、卫生城,也会在大街小巷张贴“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标语,以建立起每个人与城市的关系。

但是,这样的德育逻辑是否存在局限性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样的德育逻辑虽然保证了“家”内的道德,却无法保证“家”外的道德。理由有三:其一,该德育逻辑蕴含了两条不同的道德原则,即家内原则和家外原则。家内原则告诉我们,在家内我们应该讲道德;而“家”外原则告诉我们,在“家”外我们讲道德与否无关紧要。仅从学校范围来看,道德状况可能会得到某些改观,但从更大的范围来看,道德状况并不见得会有多少改观,甚至还可能会更加糟糕。其二,随着家的范围越来越大,此德育逻辑的效果也会逐渐消退。这是因为,随着家的范围的扩大,维持这个“家”的情感力量会逐渐减弱,我们会感觉爱自己的家比爱自己的家乡容易,爱自己的家乡又比爱自己的祖国容易。其三,当大多数人认同了这个“家”之后,就可能为了“自家”的利益而去损害家外之人的利益。这是因为当一个“家”形成之后,它的道德逻辑就不完全等同于个人的道德逻辑。尼布尔在《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一书中明确指出,群体逻辑与个体逻辑的不同就在于群体具有自私性,而且这种自私性常是建立在损害其他群体利益的基础上的,它不同于个人的“自爱”。

四、超越局限:考虑道德发展水平

虽然这样的德育逻辑有其局限性,但是在儿童道德发展的某些阶段中却是非常有效的。杜威曾假定道德发展有三个水平,即前道德水平、习俗水平、自律水平。习俗水平,其特点是“个体几乎毫无批判地接受其团体的标准”[6]。科尔伯格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他把个体道德的发展分成三水平六阶段。在第二水平,即习俗水平,个体把满足其家庭、团体或民族的期望看作是本身的价值,而不管这样做直接可见的后果是怎样的。其态度不止是遵从人们的期望和社会秩序,而且对之表示忠诚,并积极加以维护、支持。[7]

这些心理学研究都表明,处于第二水平的儿童是从群体(家庭,团体或民族)的期望来判断道德价值的,其态度不只是遵从人们的期望和社会秩序,还对之表示忠诚,并积极加以维护、支持。这也就是说,儿童已经开始意识自己是某个群体的一员了,他们已经对所处的群体产生了积极的定向。因此,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上特别容易接受“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德育逻辑。我们认为,教育者应该顺应儿童道德心理发展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育手段。但是教育者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样做的局限,随着儿童道德心理发展到新的水平或者阶段,就必须超越这样的德育逻辑。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0.

[2][4]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50,160.

[3][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90.

[5][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49.

[6][7][美]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柯森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79, 281.

上一篇:工作价值观视角下教师被关怀需要分析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突破重难点的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