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别分析

时间:2022-08-09 12:55:37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别分析

【摘 要】近年来,国内对外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日趋关注。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如何以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指导教学不断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的问题。本文以日语为主例,试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日语学习中主要体现出的文化差别,并结合实践教学提出了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一些举措,希望对现阶段日语教学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文化差异 语言学习 日语

引言

语言是社会工具,它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人们学习和掌握文化的一种工具。语言与文化的这一关系,构成了学习第二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与文化相互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习俗背景下所产生的语义与效果不同,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及历史文化对其语言的影响相当明显。如“情绪”一词,日语可以表示“情调”之意,但是现代汉语却无此义,汉语可以说“生产情绪很高”,日语却无此说法。单纯了解日语的语言、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能够真正用日语顺利地进行交际。因为交际的有效性已经不仅取决于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更要考虑语言形式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语言与文化的“研究热”也推动着语言文化教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将文化视为“行为”, 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为目标, 这种做法很好地革除了传统的外语教学中常见的“哑巴外语”和“聋子外语”的弊端。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结合,应该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始终,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各门课程中。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如何以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指导教学不断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的问题。

一、外语与文化关系研究综述

Canale & Swain(1980) 将交际能力一分为三: 语言能力、社会文化能力和交际策略;而被交际法有关论文经常引用的“美国外语教学协会(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简称ACTFL)关于外语能力标准的暂行规定”(ACTFL Provisional Proficiency Guidelines)更是明确地将“文化修养”规定为“ 听、说、读、写”之外的“第五技能”,即听、说、读、写、社会文化能力。国内学者在论及语言文化教学时也经常采用“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或“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等论题。这充分说明,虽然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大作用已为人们所普遍认同,但人们还是习惯于将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附加部分来处理,并没有将文化真正引入外语教学中去。

著名语言文化研究专家Kramsch在其1993年出版的《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中,提出了新的看法,她认为,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定位于“提高意识”(consciousness raising),而非让学习者变得越来越“外国化”,是要通过外国文化学习的“跨文化对话”让学习者具备跨文化的交流意识和理解意识(cross-cultural awareness),做到母语文化与第二文化的互动( interaction);必须使学生“具有语言的得体性的意识”,或称社会文化能力,当然,这不意味着削弱语言能力。

二、日语学习中主要体现出的文化差别

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变迁、经济生活、意识形态等相关事物都有其鲜明的民族性。而这种民族性将深刻影响其语言系统,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语言。其实在自然界中任何客观事物实际上是没有区别的,但特定集团的人在进行客体化表述时,加入主观意愿,用自己的语言创造出具有不同分类的世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由此也可以逆向思维,把语言这种表象作为文化的载体来探究文化本质最有力的手段。

(一)传统习惯差异

日语中关于父母同辈亲戚的称呼只有两个,即有男女区分的“おじさん”和“おばさん”。而在汉语中却有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姑父、姑母等明确而详细的称呼。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家族”对普通中国人的重要性,以及权利、义务观念对人的深远影响等特质。此外,在称呼上,日本以缩小辈分之差表示敬意,而在中国却以扩大辈分之差表示敬意。

中国的“干杯”与日本的词汇“干杯”有些区别,中国的“干杯”是全部喝掉,日本的是喝一点。又如,日本人同事或朋友之间一起吃饭时,付款时都“割勘”,即我们所说的AA制,即使共同请客,也是个人付个人的账,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公开算账、掏钱,甚至是恋爱中的男女朋友也不例外。如今,在日本,“割勘”不仅表现在共同餐饮时的付款方式上, 而且几乎表现在所有共同消费的行为之中。

(二)文化观念差异

在邀请人的时候,中国人如果被邀请的话,不管同意不同意,通常情况下会先推辞,如果就此放弃邀请的话,会让对方很尴尬,所以一定要多次相邀以显诚意。但如果是换成日本人,同意就会直接说“行きましょう”,不同意往往会说“ちょっと都合が悪いが···”,邀请方可以不必多次邀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是因为中国文化中认为谦虚谨慎是美德,而在日本文化中认为直接拒绝他人会给他人添麻烦,所以日语中很少会出现断然拒绝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见正是文化的差别使得邀请方式和回答方式也出现差异。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势必会给对方造成困扰,添很大的麻烦。日语表达的委婉、含糊要求对方“体察”“察知”。在交谈中,日本人往往不停地随声附和对方或点头,这是一种礼貌的表达方式,是为了谈话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如果不随声附和对方或点头,可能对方会以为你对他说的话不感兴趣,从而中止谈话。日本人不直接对对方的意见表示否定,而常常先予以肯定,然后再转移话题,其目的是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实际交际过程中如果对长辈或比自己身份高的人使用“もちろん行きます(当然去)”,是一种失礼的说法。因为“もちろん”这个词虽然词义为“当然”,但它所隐含的信息是“怎么会有别的可能,这么简单的问题,当然是这个”。在日本文化里上下从属的观念很强,对待不同身份、不同关系的人要使用不同的语言,所以轻易地对长辈及身份高的人使用这种口气生硬的语言表达是一种失礼的表现。

上一篇: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交际化探讨 下一篇:复合动词“v+きる”完了意味的使用特征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