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武术与全民健身

时间:2022-08-09 12:49:28

论高校武术与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5-000-02

摘要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和实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如何充分利用武术的自身特点,来推广高校武术运动的发展,使高校学生能够认识并喜欢上这一项目,养成终生习惯,建辉对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产生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武术全民健身

一、高校武术的开展现状

(一)高校武术的普及和开展

目前,全国各高校均把武术列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内容,课程设置为高校体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多数学校在大一、大二时安排都武术必修课,有个别学校大三、大四开设武术选修课。武术教学的内容多以武术基本功、太极拳、太极剑、散打、女子防卫和短小精悍的传统拳或初级套路为主。学生们对武术有着浓厚的热情和兴趣,越多的大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武术健身中来,并有很多人将其作为自己终身的健身项目。武术课的普及,使武术得以在高校蓬勃发展,为全民健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武术发展要充分发挥武术协会作用

自1983年北京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成立第一家武术协会以来,全国各高校武术协会得以迅速发展。大学生在武术课学习基本的武术知识、武术技能,可以通过加入武术协会得到实践和提高。武术协会有固定的训练场地和训练时间,学生按照一定的章程进行学习和训练,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协会也会定期举办一些比同级别比赛,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练武兴趣,也会形成一定的习惯。根据调查显示,这些学生在走上社会以后,和多人都是把武术为健身项目,并带领着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一起活动,对社区体育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

(三)高校武术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武术比赛的促进作用

本着弘扬中华传统精神,促进各高校之间的相互交流的宗旨,在高校间的各种武术比赛也越来越多,并且向着正规会、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在高校武协传统活动基础上,经过精心策划、大胆的创新,高校武术节以其内容丰富,包括武术套路比赛、散打比赛、武术文化讲座、医疗保健讲座、内部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武协活动内容,同时武术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宣扬和继承。另外,自2004,年举办第一届武术功力大赛以来,特别是在高校普及迅速而广泛,有的学校除了将功力课程开设为选修课以外还设置为必修课。在第四届武术功力大赛(广州)上,就有十四所高校代表队参加。武术功力练习具有较高健身价值,通过比赛和高校的各种活动,由于大学生有着较高文化素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较深厚的兴趣,所以在选择武术项目上,一般选择传统类项目,事实上是延续了武术运动寿命,利于健身运动,武术正以各种有效途径进入到全民健身领域。

二、高校武术为全民健身提供有利条件

由于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偏爱,以及武术健身简便易行、花费不大,且没有场地设施的限制等特点,使武术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并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高校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机体和心理趋于成熟和完善的时期,把握住对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体育教学理念,培养其终身锻炼意识,养成锻炼习惯至关重要。事实上,很多学生已将武术作为自己主要的、长期的健身活动了,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占据一定地位。

(一)武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全民健身提供思想基础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它在民族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衍化,自然地融入了易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此外,武术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高校大学生在心理和生长发育上趋向成熟,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能充分认识到武术不仅是一个运动项目,而且是一项民族体育,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瑰宝,继承和发扬这一瑰宝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高校武术为全民健身提供物质基础

高校是学生接受教育、完善自我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佳阶段,在武术师资力量、场地器材设备、对武术的重视程度等方面都优先于社会团体,较易开展武术活动。同时,高校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各级管理人才,他们会把学校所学的武术技能、知识引入社会,推动社会各阶层武术运动的开展。社会也欢迎和需要这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以改善各阶层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大学生对于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不容忽视。

(三)高校武术为全民健身提供群众基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推广简便易行的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与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武术具备了广泛的适应性,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从事武术练习,步入社会后同样可以作为健身手段进行锻炼。年轻时可以从事速度快、节奏明显的套路练习,而到了中老年为了适应身体机能的需要,可进行太极拳、太极剑等节奏缓慢项目的练习。武术的本质就是养生,充分利用武术这一特性,推广大众武术健身,为全民健身提供群众既基础。

三、高校武术在全民健身过程中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生理机能,提高国民体质

青年初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就人体生长发展的全过程而言,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仍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这一时期他们要进行科学文化学习,又要准备走向社会,其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还将影响到将来的工作、生活。大学生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才能使才能、智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武术锻炼不仅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还能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对人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各种素质的发展都有良好的影响。武术还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息,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将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良好修养,创建和谐社会

武术历来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锻炼,坚持不懈。武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是多方面的,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练习套路要克服枯燥,以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困难时,应克服消极情绪,培养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意志。总之,经过长期系统的锻炼,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勤奋进取、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是习武的首要条件。武术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以“崇德尚武”作为武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培育学生养成崇德尚武的精神,逐步使学生养成与人友善、处事淳厚、宽容万物的气度。这种“厚德载物”的德行,是武术教育价值的真正意义,亦是武术运动促进传统道德标准和社会主义文明的结合,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的“建立起法制化的全民健身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社会都有积极作用”。强民强国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武术恰恰能满足人们需要,能使身心得到很好的锻炼。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深入,大学生们不单只追求近期的健身效益,更追求长远的终身效益。作为学校体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是“终身体育”的最好手段,使学生不仅在校期间身心全面发展,以健康的体魄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在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还能根据主客观条件,科学地、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达到适应环境、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武术相对于其体育项目而言,其“活动寿命”较长、适应广泛的特点,对于大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也正是全面健身的宗旨所在。

(三)武术的社会化作用

经常参加武术锻炼的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能缓解人的焦虑情绪。有一位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太极拳能成功地缓解大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情绪。在这个活动群体中,由于角色的不同,能调整不同类型的人的心理状态,提高了人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人朝气蓬勃、乐观向上、充满活力,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同时,引导人们用高尚的、健康的体育活动充实业余生活,用科学的、传统的体育手段占领全民健身的阵地,对体育的社会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蔡仲林.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周庆杰.北京市高校武术协会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9.

[3]肖亚康.高校武术发展战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10.

上一篇:宗教对武术技法的影响 下一篇:黄石市农村地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