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下的TBLT

时间:2022-08-08 11:54:26

高效课堂下的TBLT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效课堂模式下的TBLT(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任务型教学理念,并结合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实践活动,论述其实践意义及作者的认识。

关键词:高效课堂;TBLT;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182-01

“高效教学”即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教学,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英语高效课堂时时处处无不渗透着任务型教学。所谓“任务型”英语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自然地使用英语,在使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

一、TBLT理念

TBLT(Task-bad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以具体的Task(任务)为学习动力(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且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语言教学途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和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课堂中师生角色的转化,及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语言习得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

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不但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学途径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能较好地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任务型教学途径,可以形象地总结为“为用学,用中学,学后用”。

二、TBLT中的学生

在任务型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必须把握好自己的记忆规律,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起自己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其次,必须要大胆,不怕出错,学会从错误中学习,主动参与,为自己创造机会,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对每项活动都充满自信和热情,充分品尝成功的喜悦,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另外,学生应学会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学会在交际中克服障碍、注意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学会在交际中理解主要内容而不拘泥于语言形式,想尽一切办法完成每次的交际任务。

三、TBLT中的教师

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但要扮演好主讲和指挥的角色,更应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活动、充当好学生的“资料库”和“监视器”。另外,为了更好地实行任务型教学,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兴趣。日本学者本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布鲁纳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所以,教学中老师要让了解所学教材的价值,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挖掘其学习的老、内动力。为此,教师应做到:

(1)吃透教材,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研大纲,认真领会教师用书,大量查阅相关资料。采取个人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办法,胸有成竹地把握重难点。

(2)采取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其学习方式。

(3)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努力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保护其好奇心。

(4)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好地尝到成功的喜悦。

(5)对学生以诚相待,与他们倾心相谈,友好往来,加强师生沟通。

2.关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题气氛的基本。我们都知道,学生对教师没有好感,旧不想学他教的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热爱、尊重、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因学生的性别、成绩、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偏爱和冷落。课堂提问或组织活动时要机会均等,并要多给自卑感强的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以眼神暗示和激励他们。教师还要详细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让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关心学困生,同他们交朋友,常鼓励,不歧视。

3.习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惯的培养主要靠训练。教学是学生在校时时间最长的活动,教师必须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以形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具有终身学习英语的能力。

4.设计

(1)任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焦点是解决在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交际问题。

(2)任务要以意义为中心,重视学生使用语言并通过使用语言来获取、处理和传达信息。

(3)任务要体现多样性和可操作性,并有层次和梯度。

(4)设计做事情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个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5)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交际问题的解决,须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6)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且考虑对活动的监控方式。

5.评价。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扑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对具体学生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对学生提问的难易程度也应因学生的好差而宜,对学困生应及时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错误,老师应讲究纠错艺术,宽严结合,不应一概指责,而应态度和蔼的指出或加以适当的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

总之,任务型教学从整体上虽无固定模式,但规律却是一致的。兴趣和真实是其精髓,语言目标是其归宿和目的。教师只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合作、自主的学习、合理的设计、有效的任务,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任务只是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之一,实践证明,一切好的传统教学方法也都应该继承下来,使之与任务型活动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之高效。

上一篇: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尝试与分析(规划课题) 下一篇:反思性教学视野下的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