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绪“急救包”

时间:2022-08-08 07:12:51

我的情绪“急救包”

出门时,你的包里会装些什么?钱包、手机、钥匙、化妆包、记事本、相机、雨伞……

在我的包包里,总会带上两瓶精油。

这是我患上忧郁症后,缓和情绪的小道具。芬芳的精油是我“情绪急救包”的一部分,这个“急救包”中还有几首容易令我放松的音乐以及一串名单。名单上的人,都是我即使到了三更半夜仍可以安心拨打电话的好友;另外,还有心理医师和求助热线的电话。

我曾是活跃的媒体人,采写过很多明星和歌手,也曾在广告公关界拥有一片天地。但是在2003年,因为一段感情,我陷入情绪深渊,与忧郁症搏斗3年,在生命力最薄弱的时刻,更在寻死与求生之间拔河。

回顾当年,求生意念只是奋战的开始,因为忧郁症并未就此乖乖束手就擒,而是顽强地占据我的生活。于是我开始记录心情,试图在其中找寻情绪明显的起落规律和影响因素,以便及时预防控制。不过,并未如愿。

有时忧郁会被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触发,但多是突如其来,既找不出规律周期,也无法预测。生活中能触动我情绪的因子多如牛毛,一阵凉风、一场雨、一朵小花、一条小巷、一抹斜阳……都会触痛我,让我想要掉泪。渐渐地,我发现这些触动我的时刻与情境,都带有一种特殊的氛围,在心底重演儿时孤单的凄凉情境。再进一步探究,儿时的经历成了我成年后在人际关系中的包袱,也让我在面对各种新压力时,不自觉地迭上旧日阴影。日积月累,竟让我盲目地把新愁当做旧恨,引发负面情绪。

虽然我记录心情并送绪的“台风预报”给自己提个醒,却让我意外体悟到记录情绪过程中“自省”和“转移”的力量。在“自省”中,我的注意力不再胶着沉溺于焦虑苦闷、惶惶不安的心绪。我常因为要拿起笔记录,这个动作让我在情绪风暴中稍事喘息。我开始能用比较客观的角度评估自己的情绪,知道它已经亮起红灯,避免心绪进一步恶化。

历经反复多年的情绪起落,我整理出一套与忧郁共处的方法。我情绪状况好时,就抓紧时间,做自己必须完成和想做的事;落人情绪低点时,就投入最爱的绘画和书写,让自己忘我地沉浸在创作的过程中,或催眠自己“我不会有事的”,帮自己筑起一道围墙,隔离低迷的情绪,防止自己无止境地陷下去。

一个患忧郁症的病友告诉我,能够察觉自己处于情绪台风中,及时喊停、转移注意力,是暂时治标的好方法;能进一步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秘密,则更接近治本。于是,我追探自己的人生经历,了解是哪些情绪陷阱总是困住自己,不仅能帮助自己克服抑郁症,降低情绪失控的几率,也能慢慢和往日伤痛达成和解。

人生难免有风有雨,谁都难以预料遇上哪个超级风暴,引绪的灾难。或许学着像我一样,为自己的情绪准备一个“急救包”,也许用处不大,但是总能提醒自己随时关照自己的心理平衡,也很不错。

责编:孙展

上一篇:“快乐库”与“快乐翁” 下一篇:张仲景用“笑方”治绝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