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与血糖升高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08 04:22:57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与血糖升高的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讨论并分析血糖水平的高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的影响程度。方法:对我院确诊的患AMI并接受住院治疗的138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根据其是否有血糖升高分为AB两组,A组为正常血糖组,B组为高血糖组,除此之外,还要对各个病人入院时的各项生命体征及入院血糖进行详细记录,并对住院期间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如: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力衰竭及脑卒中、甚至死亡的发生情况严密观察。通过对患者在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AB两组在各项比较中的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血糖水平的高低;急性心肌梗死;观察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05-02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在国内外都在逐渐增多,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中,AMI为最严重类型,并越来越获得人们的重视。今年来通过人们的研究得知,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中,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方面比没有患糖尿病的患者严重,而且伴有糖尿病的AMI患者的血管受累支数多,预后不良[1]。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有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比较容易控制,我们更应该注意的就是没有糖尿病而入院检查后发现血糖增高的应激高血糖,且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本次研究就是针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入院后血糖升高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的影响程度。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且无血糖升高患者138例,男性76例,女性62例 ,年龄在46岁―82岁之间。所以选取患者的诊断按照WHO规定的AMI的诊断指南为标准。筛选方法及标准:①任何类型的糖尿病病人:无论是既往患有糖尿病或者住院时确诊的糖尿病患者;②肝肾功能严重损坏或不全者;③入院前因其他原因输注含有葡萄糖的液体者;④在治疗期间因其他原因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者;⑤心肌梗死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库欣综合征或严重低血糖等严重影响糖类代谢的其他疾病。

1.2 研究方法 所选患者诊断均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均在发病24小时以内来院接受治疗,住院后立即通过静脉进行血糖测定,并不断进行心肌酶谱的测定。按照AMI的治疗标准,所有患者进行监护和药物治疗。依据抽血测定的血糖水平将病人分为两组,以血糖值为7.0为界,血糖7.0mmol/L为B组即血糖应激升高组,共64例。男性24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62.4岁。

1.3 观察 两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一个月,对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进行对比,以住院期间发生的Kilip分级2的心力衰竭,严重类型的心律失常:其中以心室颤动、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发展到第二三度、室上性快速心率失常等较为严重且多见,心源性休克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做出详细的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用SASS 12.0软件包对所需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x2检验代表计数资料,P

2 结果

2.1 AB两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对比 两组病人在年龄大小,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血压程度的轻重,血脂的异常情况和有无吸烟史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发生率汇总: A组: 死亡率3例(4.1%),心力衰竭6例(8.1%),恶性心律失常5例(6.7%),脑卒中1例(1.4%);B组: 死亡率7例(10.9%),心力衰竭16例(25%),恶性心律失常24例(37%),脑卒中3例(4.6%)。由此可知,血糖水平的高低对急性心梗的预后有严重影响,随着血糖水平升高,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血糖越高,发生的并发症越多,越严重,相反,血糖相对较低或不出现应激的高血糖则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就相对减少。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存在血糖调控异常的特点[2],其原因存在有二,一可能为AMI患者往往在应激状态发病,其可抑制机体分泌胰岛素而使血糖升高,二可能为较多危险因素的存在于AMI的发作中,其中就包括糖代谢的异常。其发生机制可能由于应激刺激下丘脑,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加激素分泌,儿茶酚胺有兴奋神经递质作用,此外还有皮质醇和生长激素都能通过促进分解肝糖原和分泌胰高血糖素,抑制胰岛素分泌而是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在加上胰岛素本身的缺乏作用于AMI中。反应性高血糖是在严重的应激情况如严重疾病或创伤而出现的糖代谢异常,使血糖升高,出现胰岛素抵抗或是糖耐量的异常现象[3],严重者出现糖尿病症状。伴有高血糖的急性心肌梗死在以下3种情况下可能出现,⑴既往有糖尿病史的患者血糖水平超出AMI患病之前的状态说明有应激的存在;⑵无糖尿病病史患者AMI后出现血糖升高则应归属应激性高血糖;⑶无糖尿病症状但又糖耐量异常者在应激状态下可有高血糖反应。反应性高血糖出现的原因机制主要是糖的生成高于利用,发生AMI时,增多的升糖激素加上相对不足的胰岛素,可使糖异生增加,结果糖的生成增加;另外胰岛素存在绝对不足和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利用,结果也使血糖增加。上两方面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结果导致细胞外高糖与细胞内缺乏糖能量的供应的失衡状态。AMI时由于心肌的血液灌注不足,应激反应是心肌耗氧增加,增加心肌损害,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

高血糖可使炎症反应增高,使心脏功能降低,心肌由缺血而发生水肿加重,干扰缺血区血流的恢复,损伤自由基,引起心律失常。

本次研究表明,高血糖组患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可知AMI患者的心电稳定性可使急性期的血糖水平升高,使电生理的改变,引起恶性心律失常甚至死亡。B组心力衰竭增高较A组发生率显著增高,说明高血糖可使心肌收缩力降低。

老年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机体的各项功能的减退,更易合并高血糖,其预后差,死亡率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4]。

参考文献

[1] 王瑕.江时森.陈绍良,等.中国南京与澳大利哑悉尼地区老年冠心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86―88.

[2]刘戬.潘宜智,李广镣.等.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介入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7,47(3):55―58.

[3] 李斌t刘冶,杨文,等.不同血糖状态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心功能及预后的探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12):949―950

[4] 刘文捷,林俊敏,卓建伟,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糖增高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EJ].高血压杂志,2004,12(6):519-522

上一篇:浅谈牙周病的病因及治疗 下一篇: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7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