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随想曲――雪》有感

时间:2022-08-08 01:20:47

《随想曲――雪》是作曲家常宇宏于20世纪70年代所创作的一首小提琴曲,这首乐曲是作者在阅读的诗词《沁园春・雪》之后有感而创作的。乐曲生动描绘了我国北方的千里风光与长城的巍峨气势,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豪情以及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叹,同时表达了其对祖国新时代风貌的歌颂和赞美。

与绝大多数中国小提琴作品一样,这是一首取材于中国音乐体系的作品,作者主要采用五声调式体系,但同时也融入了一些西洋调式的和声特点,使整首作品在调性结构上更为完善。

有别于南方乐曲的温婉细腻与含蓄优美,本曲气势恢宏、豪放恣意,是一首典型的北方乐曲。在本首作品中,作曲家借鉴秦腔的曲调与写作手法,采用大跨度的跳进,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景形象的展现出来,同时又在不经意间将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与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萧索之意铺陈开来。

本曲的曲式特点清晰明了,是典型的带再现的三段曲式。乐曲整体可分为A、B、A`三部分,在这三部分之间分别有由钢琴单独奏出的连接部分。曲式分析图如下:

乐曲的前12小节为引子,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将波音、三连音、六连音及大量的十六分音符巧妙地结合,形成密集型的音乐材料,使旋律呈现出一种飘渺的感觉,犹如一片片雪花从天而降。随后主题材料直接进入,引出本曲的A段,A段是一个非方整型的乐段,共分为四句,a句是主题句,主题从弱拍起,共有9小节。在主题乐句中多次出现8度上扬的音型(12小节),充分展示了西北地区音乐风格中开阔的气势,以核心句为例:

主题句以xi xi la xi开始,八度上行大跳后下行级进到la,与第二小节的xi形成辅助音,这是该曲的主题音型。主题句中还多次使用四度及五度的大跳,使旋律接近秦腔的音调,展现了西北地区绵延起伏的山脉以及广阔无垠的大地。a`句是主题句的变化重复,延续了其大部分的音乐素材,只将个别音进行加花处理,在a`句的后半部分,作者将原本上扬的旋律上进行小部分改动,使b句的结束音落在f角上,为b句进行铺垫。b句是主题材料在e商调式上的展开,b句以mi mi re mi开始,之后在第二小节进行重复,并且用三连音强调了商音,进一步加强该主题动机。在b句的中后部分,作者将xi #fa四度下行大跳,之后音阶式级进下行,随后,作者再次六度上行跳进并级进,两句形成模进关系,使该动机呈现出一种叹息式的诉说。谱例如下:

在对比材料部分,钢琴伴奏由分解式音型改为音阶式音型,衬托出激动、紧张的情绪。c句是A段的结束乐句,起到补充b句材料的作用。在伴奏织体上,作者运用左右手八度叠置的密集音型,将A段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并且使补充句与之后的间奏部分更好的连接。

从第55小节开始,乐曲进入第一次间奏。此时,作者延续A段的左右手单八度叠置,进入到双八度叠置,加强了乐曲的情绪。从61小节开始,作者将左右手叠置提高八度,使音乐情绪更加激昂。之后,伴奏织体以柱式和弦并叠置级进下行的方式使该间奏材料得以缓和及沉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随后进入的两小节采用连音的方式导入B段部分的主题材料。

B段在新动机中将A段材料的八度大跳改为四、五度小跳,虽没有A段活泼、激动,但给人以委婉,舒缓,绵延的感觉。在d句中,作者着重强调演奏者在G弦上演奏,将主题用极具魅力的音色第一次呈现。之后,小提琴用双音的技法变化再现了主题旋律,使两个乐句出现极大的对比及反差。在d`乐句的第5小节中,钢琴织体运用十连音的音型将旋律向上推进,与此同时,小提琴用和弦的方式第一次奏出了本段的最高音#fa,将整个乐曲带入一个小高潮,此时,乐曲转为#f角调式。这一段似乎是在感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主音在停留两拍之后立刻以三连音形式两次下行排列mi #do xi la #fa,令旋律慢慢回落,进入到一种哭诉式的表达之中。谱例如下:

但这种情感似乎并未结束,所以作者继续用7小节的连接来补充。在这一连接中,作者将小提琴与钢琴用拟声对话的形式展现,不断加强的情绪表达,为e句的出现进行渲染,同时,小提琴六连音叠音的动机也为e句的进入做出很好的铺垫。

在e句的前9小节中,小提琴使用跳弓的技法来演奏模进四次的八度上扬叠句,此时,乐句好像在一一列举诗词中所提到的历史人物,在这一动机上,作者使用双音来增加语句的厚重感,不断加强的力度将音乐逐渐推向高潮,直至97小节乐曲回到b羽调式上时,激动的情绪才稍作缓和,为之后新动机的出现做好铺垫。从98小节开始,新的音乐材料出现,此时,小提琴运用长连音加三个和弦的动机表达了作者振奋,激动的心情,连续四次出现的动机不断推进乐曲的情绪,同时也与前面四次出现的叠句相互呼应。谱例如下:

随后,音乐材料开始再现e句开始时八度上扬的主题动机,并在最后一次上扬时用和弦的方式第二次奏出了本段的最高音#fa,将整个乐曲推向最高潮,此时作者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完全展现在我们面前,随后出现的的六连音及八连音则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同时也巧妙地引出后句。随着f句的出现,乐曲完全归于平静,此时的旋律犹如一声叹息,像是作曲家对人生的感叹及思考;明确回归的主题调性则表明作者已从翻飞的追忆中回到现实。

从121小节开始,乐曲进入第二次间奏。与第一段间奏不同,此时钢琴织体多使用左手六连音与右手三连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演奏,音区的逐渐加高使得音乐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增强了织体的厚重感。随后,乐曲进入到再现段。

该曲采用变化再现,在A`段中,a句与a`句完全再现,b`句则以缩减再现的手法为之后新材料的加入做出准备。从g句开始,作者大量运用锯齿状的六连音上行递进,为旋律烘托气氛。

在g`中,作者模仿g句的音乐素材并大量使用上行的八分音符,将音乐推向本段的顶点,此时小提琴用八度双音的技法,铿锵有力的结束在A`段,直接进入尾声。

本曲的尾声是一个侵入式尾声,音阶式的上行带出本曲的最高音xi,使情绪在结尾处达到全曲的顶点,此时,钢琴织体运用附点的音型,更加激动地衬托了小提琴的尾声,使全曲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强大气势中结束!

为了将本曲的神韵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我在练习本曲时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在A乐段开始时,为了展现主题旋律灵动、飘逸的感觉,我将乐曲原本的弓法进行了改动,将a句第二小节原本两两相连的八分音符拆分开来,改为以下的弓法:

在演奏这一段时切记不能压弓,否则会导致声音死板,不够灵动。在a句第4-5小节中,作曲家连续采用两个下弓,形成一个倒弓,倒弓表示一种语气上的强调,我们在演奏时要将呼吸的感觉表现出来。在演奏至a句最后一小节的长音mi时,我们不能将这个音演奏的过于长与弱,否则会表现出音乐的结束感。在a`句中出现的十六分音符mi #fa是a句的加花变奏,这两个音的演奏要着重突出,将颗粒感展现出来。在b句出现后,音乐要大幅度的渐强,尤其是在b句第3小节出现的三连音,这三个音在演奏时要将每个音都断开,并使其在力度上一个比一个强,如此才能表现乐曲坚定的感觉。之后,在演奏到b句第9-10小节时,为了凸显一种叹息式的语气,我分别在这两小节中的前八后十六音符中做了一个停顿,营造了一种欲说还羞的感觉。在c句的结尾处我也使用了此类技法,使乐曲达到一前后种呼应的效果。

B段开始时在G弦上强奏的旋律一出现,就给人以一种紧张的情绪,随后出现的双音更将此情绪加强,在练习这段双音时,我们应该轻练及慢练,增强对音准的把握性,直到确保每个音都拉准再回到原速。在演奏B段中的连接句时,一定要将弓子放在靠近指板处轻轻拉奏,不过在演奏连接句第1和第3小节时,要将六连音部分的中间两个音着重演奏出来,以凸显乐曲的语气。随后出现四次的八度上扬叠句在演奏时要由弱到强,情绪依此递进,逐渐为后面和弦的出现做好准备。在演奏之后所出现的四组和弦时,要着重注意节拍问题,由于这些和弦都都是七和弦,所以导致我们在演奏时可能会因技术问题而出现拖拍的状况,为了避免此类状况的出现,我们需将和弦的低音部分在节奏点之前奏出,将旋律音在节奏点上奏出,如此便可准确抓住节拍。在练习本段时,我们应着重注意双音及和弦的音准问题。

再现段A`在演奏技法与技巧上与A段不无相同,由于是变化再现,所以我们在练习时应着重注意新出现的材料。

本首乐曲是一部极具民族魅力的作品,它不仅细腻的刻画了西北地区冬日的雪景,还深刻的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如此美景下激昂澎湃的心情,是一首极为成功的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典范之作。在演奏时,我们应当加强旋律的强弱对比,突出音乐的表现力及张力,令全曲无论从景色刻画方面还是从情感表达方面都更为丰满及出色,给听众带来直捣心灵的震撼和冲击!

上一篇:浅谈新中国成立后阮发展研究 下一篇:关于戏剧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