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后期制作”,放大习作幸福

时间:2022-08-08 10:25:33

重视“后期制作”,放大习作幸福

“又展作文啦!”“快看看,这期展哪些同学的作文!”“李老师,有没有我的作文呀?”……

一天大课间时,我刚把几块展板和作文稿拿到教室门口准备粘贴展览,学生们就兴奋地拥了上来急切地询问着。见学生们围了上来,我就准备请他们帮忙。只见七八个学生争先恐后地喊着要上前,被请到的学生欢呼雀跃地挤上前来。其余学生呢,有的抢着帮忙,有的兴奋地聚过来看着,就连邻班的学生也羡慕地凑上前来看热闹。只听徐梦圆同学自豪地介绍:“这是我们班的优秀作文,还有我的呢!”说着,幸福就像花一样在她的脸上绽放开来。

最吸引眼球的是作文的配图。本次展出的作文是看图编故事《有趣的动物》。图片内容都是动物有趣搞笑的神情,有小狗穿泳衣、猩猩打电话、小猫刷牙等,让人一看就忍俊不禁。这次展览,我做了改进:不满足于以往将黑白文稿张贴在教室里,而是对作文进行了“后期制作”,即根据作文内容配上彩色插图,还将每篇作文纸又加了塑。另外,我特意请美术老师设计了漂亮的展板,把作文放在学校的橱窗里展出,把档次提升一下。这样,漂亮的模板上粘贴上图文并茂的习作,就像上了妆的新娘一样,靓丽动人!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明星是包装出来的。我也要让孩子们的习作“精美”起来。当作文放在橱窗展览时,又引来其他年级的学生围上来观看、欣赏。我的学生们个个都有一份荣耀和自豪写在脸上,我也窃喜着。

其实,粘贴作文的小事,我本想自己贴好后放在橱窗里,然后通知学生们去看就行了。后来我想,何不放大学生的习作幸福,让学生体验一下这个荣耀的过程以激发习作的热情呢?于是,我特意选择大课间这个“黄金”时间,拿着展板“招摇过市”地穿过教学楼前的人群,来到一楼自己班的教室前,并在室外的走廊里组织学生粘贴,意在让学生有机会在本班、邻班同学面前“炫耀”一下,以获得一种满足感、成就感。看来,我的“小计”获得了成功,孩子们都像遇到喜事一样兴奋不已。到上课时,我在学生们的簇拥下进了教室。大家坐定后都热切地望着我,无疑是希望我对本次展览说些什么或让他们谈谈感想,释放一下涌动在心头的激情。于是,我先请本次有作文展览的同学站到前面,接受大家的热烈祝贺,请他们发表一下“获展”感言,再请已经在教室专栏里或学校校报上展示过作品的同学站起来,重温一下成功的幸福。接着,我又宣布了一个重要举措:期末我们要编一本自己班级的佳作集,印成书,放假时拿回家给父母看看我们的大作。我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要上一篇,写得好的同学还可以上几篇呢!此话一说,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在强大的动力面前,我相信孩子们会渐渐爱上写作的。值得欣慰的是,在本月质量调研中,我班的语文成绩在年级的19个班级中名列第一。无疑,习作立了头功!孩子们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习作的积极性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对于学生作文的后期制作,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更是做到了极致。他创办了《班级作文周报》,把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主编、副主编、编辑、审稿、美编、校对等多项繁琐的工作都引导学生自己去完成。可以想象,工作量有多大,也可以想象全班学生在此过程中的丰富收获。管老师强调:“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公众言说,几乎每一个写作者都期望自己的文字能见诸报端。发表,既表明写作者的才华被认可,又象征着写作者获得了公众言说的权利。一个写作者最大的荣耀,莫过于拥有在公众面前言说的能力和资格。”因深谙此道,管老师才花费大量精力对学生习作进行精心的“后期制作”,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对习作教学同样有独到研究的高子阳老师,他采用的是“透明式作文教学策略”。他班学生每写一篇作文,高老师都把每个学生的作文及教师评语打印出来,印成一本书发给学生。同时,还把学生的作文都挂在网上,让同学、家长跟帖、交流、互动。他的每一次作文教学的全程都是“透明的”。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习作就是要求自己展翅飞翔,像喜鹊一样扇动翅膀张开大口喳喳地叫。”

对于发表作文的环节,国外教学做得更具个性化。“发表”是美国作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他们看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成果进行发表,比让学生写好作文更重要。因为,作文是一种交流,是一种用书面语言来进行思想交流的方式。既然交流,当然有交流的对象,即读者。由此,美国作文教学就精心设计作文的发表环节:第一步:怎样讲述你的故事(大声朗读策略);第二步:怎样展现你的故事:照片、图画、海报、拼图等;第三步:怎样和别人分享你的故事,如演讲、听取同伴意见等,尝试用不同方式发表你的故事。由此可见,他们都是舍得在发表的环节上大做文章,以此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望,享受写作的快乐。

在实际工作中,尽管我们知道重视学生的作文展评,但多数老师还是难以摆脱传统作文教学的模式,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一评了之”的状态,最多是在班级的专栏里贴上几篇。学生习作发表、展示的机会少之又少,这也是学生习作动力不足、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工作中,也许老师们都会说很忙,没有精力忙那些。老师们更愿意把精力放在习作的指导上。

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曾说:“一个合格的作文指导老师,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上,他至少应当分出一半力量来研究一下如何‘发表’这些作文。只要公开发表一次,就会改变学生对写作态度和价值的认识。现在的多数学生一直到大学毕业从未发表过一篇文章,因为我们教学中没有发表的观念,学生便没有发表的意识。他们从没有想过写文章是用来‘发表’的,也从没有老师要求他们这样做。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一直都在‘习作’。‘习作’的目的是考试,而且永远没有‘习’好‘作’的一天。个别‘习作’能被老师贴在‘学习园地’中已是天大的幸运,足够他们回味一生。过去的语文教学,从未把学生‘发表’文章作为要求。在言语动力学视界下,这种情况从此将应有一个根本的改变。学生的文章不再是只写给自己和老师看,不能把目标老是放在‘练习性’上,而是要交付流通,‘发表’给一切想看的人看。发表,是写作成功的标志,是比‘高分’和教师的鼓励更诱人的成功体验,是写作学习最直接有效的动机和动力。”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学去发现神秘之物。(伊塞尔语)作文教学应该是“发表自己”与“诉诸他人”的统一,仅仅有老师来扮演读者角色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习作的“后期制作”,要像导演对待音乐作品、电影、电视剧的后期制作一样精心、用心,让学生充分享受习作的无限幸福!

上一篇:消失的生命 下一篇:都是辣椒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