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

时间:2022-08-08 10:11:13

我国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

摘 要:信用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有着方便快捷,易于携带等优势。现如今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城镇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日益上升,以及人民币的携带十分的不便利,也就更加的突出了信用卡的使用便捷,使得我国的信用卡业务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信用卡业务是金融行业盈利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持卡人的冒险心理、相关机构的管理不善以及国外信用卡的竞争等因素都成为了信用卡系统存在的风险,而防范信用卡系统风险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信用卡 风险 防范

一、中国信用卡发展历程与现状

信用卡进入中国,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处于同一时期。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后,现在仅凭一张信用卡走遍大江南北的梦想已经成真。目前,信用卡在居民消费水平中的使用频率正与日俱增,信用卡市场经过几年的累积已经进入一个相对较稳定的平和发展期,信用卡业务在从大范围撒网转向精化细节服务之后,信用卡的注册率还在继续增高。在对信用卡的使用频率中分析出。信用卡产业的利润之一是持续使用能力。由于信用卡推出之后客户量增加的饱和度平稳上升,各发卡机构将业务重点改变到维护客户忠诚度和深度挖掘客户价值,并提高产品质量上来。自2000年开始,国内信用卡市场客户深度开拓计划并取得突破性发展,发卡量连年翻番。当前信用卡业务在中国金融领域在发展迅速已有盈利性的趋势才刚刚开始,盈利的预期也是相当可观。中国信用卡市场依然是中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中成长最快的产品线之一,虽然行业经济效益充满挑战,但受规模效益以及消费者支出增长的推动,盈利状况趋向好转,未来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二、中国信用卡发展中存在风险

近年来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越发迅速,信用卡业务成为行业盈利来源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于此同时凸显出的信用卡业务问题与风险也逐渐的暴露出来。

1.申请人提供虚假信息,以获取更多信用额度

部分持卡人,为了获取更多授信额度,在办理信用卡时不按照实际填报收入水平、夸大偿还能力,或以循环担保的方式获取超过自身授信额度的信用卡。

2.恶意透支

持卡人违反信用卡操作章程,蓄意骗取资金,以在限额下多次进行消费压单等手段进行恶意透支。这是最普遍、最隐蔽及最难以防范的信用卡犯罪手段。

3.使用信用卡进行非法套现

“信用卡套现”是指持卡人不是通过正规合法手续取出现金,而是通过其他非常规手段将卡中信用额度内的资金以现金的方式套取,同时又不支付手续费用的行为。虽持卡人主观上并无诈骗企图,但客观上因资信状况恶化从而无力偿还透支款。

4.发卡机构与客户信息不对应

个人信用卡风险的大小,是由客户的收入水平与个人信用评级来决定的。人们收入的动态性,易造成个人收入的不稳定现状。客户在办理信用卡时,自己虽然清楚自身偿还能力的可能性,但发卡机构却并不知情。有些人便利用这些管理漏洞,或掩盖真实情况,或虚报个人信息获得与自身不相符的授信额度。其次,持卡人获取信用卡后有可能出现肆意挥霍,甚至恶意透支等道德风险。发卡机构由于跟踪监管不力或信用卡制度缺失,对持卡人的上述行为全然不知,无疑加大了此类客户带来的信用风险。

5.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形成大量高风险客户

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发剧烈,各发卡机构为了抢夺市场,降低自身的发卡标准或模糊信用审核程序,放松对申请人进行资信审查。为争取更多信用卡客户,信用卡客户群开始逐渐向中、低端发展,开始更多地接受高信用风险客户,这就导致持卡客户资信质量良莠不齐,也就为发卡机构带来了更多信用风险。

6.便利的信用卡透支业务带来更高风险

信用卡的重要金融特性就是便利的透支业务,是发卡机构根据持卡人信用情况,为信用等级不同的持卡人发放的短期信贷,用以应对客户临时资金周转的需要。透支的便利性成为持卡人绕开常规贷款程序而获取资金临时周转的一个快捷手段,其办理流程要比贷款容易得多。信用卡透支便利性的失控,使得大量信用风险高的客户对信用卡趋之若鹜,给信用卡市场风险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三、信用卡风险防范对策

1.建立个人客户的有效行为的完善制度

让客户有效信息准确录入,建立一系列具有效力的文本资料和行事规则,能行之有效的让信用卡权利的使用更加的方便快捷易于打理,加强客户查验自己的账户信息和服务能力的安全度。首先,建立客户有效行为的完善机制,对于贷款等业务而言,能根据个人信用的自我评估或请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取得个人信用状况,可以确定个人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再行使贷款评估,这样就能有效的防范个人客户的风险问题。其次,建立对个人客户的有效行为制度,可以进行细化个人客户的信息录入时的管理。由此各个发卡机构要多角度、多途径收集一个客户的真实有效的信息并且建立信用记录,建立个人客户信用评价机构。并实现各大机构之间的客户信息共享,这也能大大加强对风险的抵御,评估个人信用等级,及提供客户的可靠资信情况。

2.对风险的跟踪化管理实现实时监控

想要对个人客户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就需要对其可能发生风险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控,这就需要建立起强大的风险实时监控系统。首先,对个人贷款客户的有效交易行为进行监控,制定出不同的信用等级客户的服务的不同管理机制。其次,对于不同的风险问题发生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快速、可行的应急管理,风险一旦发生时,能在第一时间以最小的代价对风险造成的影响给予有效的处理。

3.加强对信用卡的管理办法,建立对违法行为的管理

近年来,随着信用卡客户量的增加和深度的提高,高风险客户群随之逐年增加,各种不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和恶意违法行为也在不断的出现。为更加规范信用卡业务,相关机构对信用卡运行规则出台了相关法规、制度及章程。但打击信用卡犯罪的立法,至今还停留在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要真正遏制信用卡犯罪行为,就必须把骗领信用卡、非法信用卡套现等违法行为纳入刑事处罚的范畴。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尽管上述《解释》中明确规定“商家使用POS机为客户的信用卡套现已经构成了金融诈骗罪”,但由于监管的乏力,执法力度的欠缺,POS机套现、电子商务套现行为屡屡出现。

4.加强信用卡业务人员培训工作

要根据信用卡的发展和实际的业务情况培训工作,对内部机构和岗位做出适时的调整,对于新的信用卡业务需要定时的培训,对于原有的不适合的规章制度、办法进行修订,使各个岗位和业务环节都处于新的适合的制度管理办法之下。健全的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的处理能力。

最后,我国的信用卡系统还应逐步完善健全,使其具有一个完备的法律支持体系。我国的个人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还需要政府部门以法律手段进行推广,因为这需要相关机构之间进行密切合作,协作配合。因此,应该尽快建立施行个人信用制度法规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用法律的形式对持卡人账户体系、个人信用的记录和移交、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个人信用级别的评定、披露和使用,个人信用主客体的权利义务及行为规范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明确个人信用制度的主管部门和各部门所负的职责,合理分工,严格奖罚措施,以使个人信用制度在法律的体系内得以正常运转,规范其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玉仙,杨景仰.var方法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信用卡.2006(06)

[2]张力,朱林.商业银行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J].现代金融.2010(06).

[3]谢棣.信用卡的信用风险及防范对策的分析研究[J].时代金融.2012年(27)

上一篇: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的路径选择 下一篇:浅谈我对税务会计师的认识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