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表征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研究

时间:2022-08-08 06:14:05

命题表征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外语阅读理论的发展史,然后论述了Kintsch和van Dijk提出的命题表征理论,强调了在语篇内容基础上结合背景知识进行推理对阅读理解的作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命题表征理论对英语阅读教与学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命题表征理论 英语阅读 背景知识 教学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前,受到转换生成语法的影响,在外语阅读中,对于篇章的理解建构在对字词分析的基础之上(姚喜明&潘攀,2002)。阅读只关注语言的形式,认为意义附身于文,而忽视了上下文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杨素珍,1995)。阅读不是读者单向的接受活动,也不仅仅是对字,词,句分析的过程,其中还涉及到读者大脑的建构过程(张怀建&黄建滨,1995)。

1971年,Smith提出了冗余理论,他认为,阅读信息来源有四个:视觉,听觉,句法和语义。信息来源会重叠,所以,如果利用好了其他三个信息来源的话可以减少对视觉来源的需求(杨素珍,1995)。Strange(1980)认为,如果在阅读过程中背景知识完全不参与的话,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则是文章已经提供的信息,每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完全相同。反之,如果不参考语篇内容,那么每位读者的理解就会不尽相同,阅读的意义将荡然无存(张怀建&黄建滨,1995)。这两个极端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能把背景知识和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这才是教学研究者一直期盼的。

我接下来介绍的是命题表征理论,该理论目前在英语阅读中应用广泛,而且成效显著。

二、理论介绍

Kintsch和van Dijk于1978年提出了文章理解的命题表征理论认为,“该理论主要的观点是将文章及文章所描述的内容结合起来,并通过命题来进行表征和分析:人们从语篇中首先获得表层结构, 然后将这些表层结构解释为一系列基本命题,命题按照语义关系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连贯的语义表征”(杨蕴慧,2007: 66)。二人此后对该理论进行了改进,将命题表征理论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编码,文章基础表征,情境模型。表层编码表征的是文章句子的准确字词和语法,基础表征包括保持文章精确意义的一系列命题,情境模型表征的是文章内容或微观世界(迟毓凯,2002)。命题表征理论三层次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课文命题表征建立在表层编码基础之上,找出与文章内容一致的命题。课文自身的连贯是其存在的前提,找出各命题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促进记忆。“命题表征理论假设记忆包括了一组互相联系的命题,而每个命题自身都是由一组概念和互相联系组成的,当我们理解一个命题表征的句子时, 要将其融入到一个广泛的网络中, 然后存入记忆中”(杨蕴慧,2007:66)。

而情景模型是在课文命题表征的基础上结合读者的背景知识,外加一定程度的推理才得以实现。这个层面读者可以自由发挥的东西更多,与自身的联系也是最为紧密的。读者存储在长时记忆里的知识很多,此时,只有与课文背景相关的背景知识被激活用来构建和整合情景模型,不相关的则被抑制。

三、命题表征理论及其发展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对命题表征理论与语篇理解的研究可以为我们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借鉴,学生通过了解语篇理解策略,可以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教师也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语篇理解策略。

1)主动地分析处理材料。学生必须学会主动地分析处理材料,从文章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广泛地阅读。命题表征理论赋予了背景知识很高的地位,广泛的阅读有利于积累不同类型的背景知识。

3)教师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告诉他们所缺乏的背景知识。

4)善于寻找各个命题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从文章中的照应关系,衔接,连贯各方面的知识把隐藏在概念间的关系找出来。

四、结论

英语阅读理解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有文章本身的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工作记忆容量、策略使用,背景知识了解程度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起作用,共同决定着读者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命题表征理论的三个层面给予了我们不同的阅读教学启示。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精读在三层面都有要求,而如果是泛读的话,课文命题表征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就更具优势,所以对于不同要求的文章,我们关注的焦点各不相同。

参考文献:

[1]迟毓凯.金西文章阅读表征理论述评[N].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79-82.

[2]杨素珍.国外阅读理论研究概述[N].淮阴师专学报,1995(4):37-39.

[3]杨蕴慧.语篇理解中的命题表征理论及其发展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7):66-67.

[4]姚喜明,潘攀.英语阅读理论研究的发展[J].外语教学,2002(1):72-75.

[5]张怀建,黄建滨.背景知识与阅读教学[J].外语界,1995(4):10-14.

上一篇:让素质教育贯穿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下一篇:试论班主任如何对待成绩差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