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应取长补短

时间:2022-08-08 05:27:08

多媒体教学应取长补短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致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也愈来愈广泛,但多媒体教学也随之而来的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传统教学入手逐步分析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探讨多媒体教学应如何更好的进行改革,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对比;互助;

中图分类号:G4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235-0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不论是理论课的教学还是技术实践课的教学,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技发展的今天,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等特点,变抽象说教为形象演示,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但是,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正确的认识到这些问题,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会使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发挥其巨大的优势。

1 传统教学的利弊分析

在多媒体作为主导教学手段之前,传统教学一直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虽然存在着一些弊端,但是也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积淀了一些宝贵的优秀经验。正确的认识传统教学的优缺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使多媒体教学取长补短。

1.1 传统教学的优势

(1)锻炼了教师学习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受制于物质技术条件,未必能够像现在这样及时、便捷地了解学科前沿,但对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却掌握得比较到位。一些教师在博览群书、长期思考的基础上,学有所获、研有所成,写出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专著,成为某一专业领域中的行家里手。

(2)要求教师更认真的授课: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多数教师习惯站着上课,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练就出较为过硬的“基本功”。教师不但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且注重通过目光手势、表情等无声的体态语来丰富有声语言的内涵;不但注重读与讲,而且注重逻辑清晰、精炼优美的板书表达。

1.2 传统教学的劣势

(1)不利于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传统教学的手段单一,很少涉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对教师的素质相对要求较低,对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不利的。

(2)不利于开阔教师与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传统教学接触不到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网络、各种音像设备等,因此就会使教师与学生只看到眼前的事物,对外面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以及日益更新的知识缺乏了解。

(3)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形式单一。传统教学以知识传递为主,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教师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都实施严格的控制,学习过于程序化和模式化。

2 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一些优点,具体来说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1)节省教学时间:由于多媒体课件是教师提前准备好的,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教学时间,教师不需再用大量的时间来写板书,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留给教师来讲解更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写板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多次教学试验都表明,经过认真研究备课的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都会节省教学时间,所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这个现代教学研究的课题里,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

(2)丰富教学内容:在过去,教师备课和讲课除依照课本外,主要是参考相应的教学参考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凭借电脑这一存储容量大、传送方便的现代教学工具,利用越来越多的光盘电子阅读物、五化八门的商品化教学软件,及Internet上的教学素材库等资源,使教师教学参考资料更丰富。

(3)提高教学效率:因为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前需要抄写在黑板上的教学内容可提前做到教学课件中去,这样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写板书的时间用来增加课堂容量。现在一堂课的内容和容量增大,是否会给学生增加负担,需要抄写大量的笔记呢?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向学生提供事先做好的每堂课的纲要,纲要至少应有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及需花大量时间记笔记的课堂板书。据观察,在保证授课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大约能提高25%的效率。

3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1)多媒体教学应具有教学的必要性:我们应纠正认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计算机,才算得上是现代化教学的错误观念。如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即教师把所要讲的课堂内容的提纲时习展现在大屏幕上,然后坐在话筒前开始上课,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这种“在会议上作报告”的形式,这样形式的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之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这是多媒体教学的精华所在。

(2)注重教学主体的参与性:教学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课堂教学的精髓是老师、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的教学环境。在多媒体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强调在单位时间里给予学生尽量多的信息。这样大信息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无所适从,思维高度紧张状态,结果是学过的知识像过眼云烟。

(3)教师行动受课件束缚,上课没有个性和激情:经常可看到,有的教师在上课时,站在讲台一角不挪一步,眼睛不是看着电脑就是看着大屏幕,很少与学生有眼光接触和感情交流。甚至有的教师上课时一直坐在电脑前,如电脑操作员一般。那种侃侃而谈、激情四射的姿态、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都不见了踪影,每位教师上课看上去都一个样,体现不出教师的个性。

(4)多媒体教学应创造良好的环境:主要是加强对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保持其亮度和通风透气,还可以考虑在多媒体教室中种植一些绿色植物,既有利于净化空气,也有利于保护师生的视力。另外,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授课不宜“一坐到底”,而应适当站立或走到学生中间,适当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等非语言沟通方式,使学生始终保持听课的热情并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教”与“学”的存在及其所带来的思维美。

4 结束语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学改革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正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实用价值,并在教学中自觉克服多媒体教学的消极方面,才能正确合理的使用它,从而真正进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教学时代。

参考文献

[1] 秦莲红.传统教学优势与多媒体手段的科学结合[J],高教论坛,2008.5:139~141.

[2] 黄华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M],辽宁人社,1998.8.

上一篇:加强工民建施工中质量控制 下一篇:连续采煤机铲板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