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科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时间:2022-08-08 04:55:33

浅谈如何利用科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应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注重探索过程。在探索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材料、及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充分运用感官观察、探索、操作并有所发现,调动幼儿探究科学的欲望,促进幼儿更加喜欢科学活动。

科学教育兴趣培养探索过程科学活动不仅为幼儿获取了广泛的科学经验、开发幼儿智力,而且还重视幼儿好奇心的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探究欲望的激发。大量科学研究说明,幼儿科学活动为每个幼儿积极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好奇心、探究欲望等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再加上每个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便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们会发现许多“奇事”,我的影子怎么会忽大忽小,声音怎么来的,为什么糖放进水里不见了等,孩子们的为什么太多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太强烈了,那么如何利用科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呢?

一、参与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是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探索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稳定的兴趣能促使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使观察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得到增强。因此,在科学活动中,老师要耐心地回答并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使幼儿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如一次科学活动《纸的秘密》,当一幅由各种纸粘贴的风景画出现时,孩子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了。“老师,我知道,那只小鸟是用挂历纸做的”;“五颜六色的花是用皱纹纸做的”“大树是用牛皮纸做的”……孩子们议论纷纷,我提供了不同材质、不同种类的纸,让孩子们摸一摸、看一看,问题来了:“为什么这纸这么硬”“为什么这张纸上有许多道道”“这是什么纸,摸上去很光滑”……面对提问,我耐心地给幼儿一一解答:这些是色卡纸、蜡光纸、瓦楞纸、宣纸、皱纹纸、牛皮纸等,从而让幼儿认识了几种常见纸,跟着《纸》的一系列探索活动开始了,“纸是怎么来的”“纸能干什么”“纸怕什么”“纸能做什么实验”“怎样节约用纸”等,孩子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一个个关于纸的小实验也让孩子感知到了科学的奥秘,“水中作画”“染纸”“睡莲开花”“杯中的纸湿了吗”等活动,极大提高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二、注重幼儿的探索过程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可以使思维和想象变为现实,从而让幼儿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如科学活动《大蒜小人》,我提供了大蒜、牙签、橡皮泥、铅笔、塑料积木等材料,让幼儿充分探索怎样才能让大蒜小人站得稳,并引导幼儿找出站得最稳的位置,通过操作,幼儿终于知道了“平衡”“重心”这个概念。又如科学活动《弹性》,我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弹簧和弹性物品,幼儿在拉一拉、捏一捏、挤一挤、压一压、玩一玩、找一找、说一说、做一做中认识了弹性,感受到了弹性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好处。《滚动》这一科学活动更让幼儿受益匪浅,“球怎么在地上滚来滚去”“车轮子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为什么你的球滚动得快,我滚动得慢”……通过多次试验、研究,幼儿对物体的“滚动”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滚动”既省力又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幼儿在操作中还发现:用力的大小不同,滚动的程度不同;用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质地上滚动,其速度也不同。幼儿从中体验到探究的欣喜,从而更愿意去探索、去尝试,对物体的滚动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新颖、丰富的科学教育活动,能开阔幼儿的视野,满足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老师要根据幼儿好动、爱动、喜欢探索的特点,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在探索操作中获得快乐,获得发展。

三、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材料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活动。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材料、及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充分运用感官观察、探索、动手操作并有所发现,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调动他们探究科学的欲望。如:科学活动《溶解》,我为幼儿提供了白糖、奶粉、晶、咖啡等物品,要求每人只取一种放入水中,看看发现了什么,和他人比一比,你又发现了什么。孩子们都拿着杯子,小心翼翼地取、倒,问题很快来了:“我的白糖不见了”“我的水颜色和你的不一样”“我的奶粉呢?怎么没了”……随之我介绍了操作材料:大量的杯子,溶解的物品和不溶解的物品,要求幼儿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水中,搅拌一下,看看发现了什么,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卡上。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开始动手操作,放物品的,搅拌的,记录的,忙得不亦乐乎,而我成了旁观者,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材料让他们探索,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得出了结论,并通过探索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通过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即使错了也要让他们通过操作去发现错误,引导他们继续探索、思考;如果对了就要在肯定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通过操作选择出更好的办法。

四、利用随机科学教育活动或科学探索角,引发探究欲望

随机科学教育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一些科学现象,掌握一些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天早上,我正在组织幼儿晨间活动,一个小朋友拿着吸着很多大头针的磁铁跑到我面前问:“老师,你看,怎么大头针还能吸住大头针?”面对她奇怪的发现,我并没有急于回答她,而是及时组织班上的幼儿一起来讨论。幼儿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知道了磁铁的吸力能传给在它上面的大头针,这根大头针又能吸起另一根大头针的道理。

利用科学角,为幼儿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科学角里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进行探索活动,并且不受他人干扰。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角落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现的特别充分,每个孩子都会情不自禁地投入,他们可以尽情地玩水、玩塑料棒、纸、皮毛、玩万花筒、镜子、磁铁……在玩中他们发现:水会流动,塑料棒和皮毛摩擦能产生静电,将两面镜子放在一起,能使一个物体变成许多个。孩子们无穷无尽的问题,常常会使教师束手无策,而这些问题既是孩子们好奇、对科学入迷的表现,又是对科学活动有强烈探究欲望的表现。

五、通过家园共育,让幼儿更喜欢科学活动

我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园地等渠道,向家长宣传科技知识,请家长来园观摩科技活动,参与科学角的材料搜集、投放,并和幼儿一起制作科技小玩具,如:大风车、手拉手灯泡亮、天平、小汽艇等,自主地进行一些小实验等活动,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更加喜欢科学活动。

利用科学活动,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得以更好地发挥,充分表现了幼儿学科学的主体地位。科学活动让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疑惑,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独特的意见,思考着自己的发现,也思考着人们习以为常的概念。

上一篇:有效设问技巧之探究 下一篇:东风借我力 好入青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