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设问技巧之探究

时间:2022-08-20 10:24:59

精彩的设问会引领整个课堂,引领全体学生走向知识殿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如何提问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对此进行了探讨。

设问有效分层设问很多的课堂中花样很多,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度看似很高,但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提高的并不多,课堂似乎精彩了,但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学生没有掌握;或者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课堂的看似精彩,问题的设置也变得复杂了。原因何在?其实学生掌握知识与否,是看教师在整节课中的每一个课堂设问如何。精彩的设问会引领整个课堂,引领全体学生走向知识殿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那么,如何提问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

一、选准突破口

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重点、难点的需要,抓住关节点、疑难点进行设问。如在讲授“信息传递”时,教师先放段小虎队在春晚的节目,并设问:“我们正常人可以通过声音传递信息,如果聋哑人怎么来看懂这个节目呢?”回答:“可以通过手语来传递信息。”由此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信息传递。

二、迂回设问

有些问题让学生正面回答,教学效果不理想。如采用迂回设问,则可达到预期的目的。如讲授甲状腺激素时,可提问“甲状腺激素在动物体内有什么作用?”引起学生思考,给学生讲述病例:“边远山区的孩子食物缺碘,成年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原因是什么?”或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某人患了甲亢,什么症状?学生通过分析这些症状表现,就可了解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多层深入设问

对较难或较大的问题,可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提问,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如在讲授减数分裂时,为解决“有丝分裂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使亲代和子代能保持遗传的稳定性?”这个问题,教师分层设问:染色体复制是在什么时期?什么是姐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有几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什么关系?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特点?有丝分裂后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一变化将导致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发生什么变化?通过层层设问,可引导学生探索、掌握减数分裂的特点,使他们获得探求知识的思维方法。

四、反驳设问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的答案,可通过反驳提问,启发学生重新考虑答案,由自己纠正回答。如在讲授“遗传的基本规律”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有甲、乙、丙、丁四只豚鼠,甲、乙为黑色雌性,丙为黑色雄性,丁为棕色雄性。甲和丁后代全为黑色豚鼠,请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丙是否是纯合体?有些学生不加思考地回答用测交的方法。接着问:丙应和哪个个体?有的学生回答:和丁。再问:丙和丁的性别各属于哪一种?这时学生哄堂大笑,因为丙和丁均属雄性个体。通过反驳提问,使学生在笑声中纠正了错误,认识到测交并不是判断某个体是否是纯合体的唯一方法,也提示了学生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全面考虑。

加涅也曾经说过,“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学习为目的的事业。”罗杰斯就曾经说过:“教学比学习更困难,原因不仅在于教师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更在于教学必须教会学生,使学生掌握点金术。”我们常惊叹于名师们课堂上的潇洒自如、点石成金,我们也常反省自身教学的无效性,我想有效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在每个环节都精雕细琢,在每个设问都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跳绳的能力 下一篇:浅谈如何利用科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