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护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08-07 11:26:44

浅谈影响护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6-0153-02

【摘要】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但在现今护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如:护理方面的因素、患者方面的因素、环境因素等。为了使健康教育发挥良好效果,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更新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掌握良好的交流技巧与教育技能、争取相关专业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等,使之形成有效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护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功能已从单纯的临床疾病护理转向预防、保健、康复等综合型的护理;从被动的、局部的护理转向主动的、全面的整体护理,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普遍实施,使得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护士通过向患者传授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可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有效的、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改善因知识缺乏而带来的精神和情感上的困惑,提高疗效,缩短治疗周期,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而且可以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项工作往往不到位,即使进行,也只限于向病人介绍一些住院知识与一般疾病常识,或者照本宣读一些注意事项,根本不管病人能否掌握与满足。在临床工作中,笔者总结出几方面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及对策,简要阐述如下。

1 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1.1 护理方面的因素

1.1.1 观念陈旧 对护士角色认识偏差。相当多的人员只注重执行各项治疗与分级护理要求,观念仍未更新,接受新知识能力偏低,不能正确认识护士角色的多元化,教育角色认识偏差,把健康教育看成是护理的额外工作,而不予重视。

1.1.2 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简单,缺乏个性化教育

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对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等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仍处在常规性教育内容上,对不同需求的病人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病人个性化需求的内容。由于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对健康教育效果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健康教育要因人、因病施教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1.1.3 护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

护士在为病人或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时多采用口头教育或宣传资料方式,表现为灌输的多,反馈的少,单项交流多,双项交流少,没有形成护患互动的作用。

1.1.4 护理健康教育把握时机不当。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时间给予健康教育,如1例肺气肿患者,来时胸闷、气喘难受,只想及时治疗解除痛苦,这时护士不能只重视健康教育指导而忽视患者的感受,应等到病情缓解时,再做健康教育,反之,会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1.5 知识受限,缺乏教育能力。接受新知识的机会较少,缺乏教育知识的技能,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健康要求,不了解病人教育的基本程序,不知如何施教。

1.2 患者方面因素

1.2.1 由于社会观念及传统思想的影响,患者认为护士只能打针输液、护理患者,没有知识性,所以对护士的信任度和依从性远远低于医生。

1.2.2 病人的个人素质、文化程度以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的差别,是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

1.2.3 病人的健康状况、对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家庭负担的轻重、社会地位的高低等都是影响其效果的因素。

1.3 环境因素:

没有完善的护理健康教育体系。①人员编制不足。②缺乏发挥职能作用的支持系统。如:医护配合协调性差、各项考核制度配套性差,后勤缺乏保障等。

2 对策

2.1 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还应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与学术会,使每个在职护士都能真正地了解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从思想上认识到这是护士的根本任务,真正适应新模式下角色的多元化。还要掌握礼仪知识,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与依从性。

2.2 掌握良好的交流技巧与教育技能。 根据病人的心理、社会、家庭状况、健康状况和对疾病各个阶段的反应,灵活机动,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保证有效的健康教育。做好指导性工作,确实解决病人的需求,还要使其学会离开医院后的自我护理技巧,并教给家属必要的知识,做好配合工作,以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

2.3 把握健康教育的时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时间给予健康教育。注意交流的语言和提问的方法,形成护患互动的形式,围绕患者的病情,心理反应,侧重点,注意倾听分析患者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回答的方法将教育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帮助患者掌握有效的教育内容。

2.4 环境方面的对策:①合理配备临床护理人员,在床边为病人讲解,做到一对一的指导,效果最好。②管理考核方案应明确质量目标及相应的奖惩措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作到位,质量提高。③加强医护工作的协调,并促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加大保障供给,配合临床工作,全方位服务患者。

3 体会

3.1 高质量的护理健康教育在克服患者不良心理因素上,具有提高病人依从性、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健康教育不仅是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的桥梁,对临床各种诊疗也起到了辅助和增效作用。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健康教育将成为一些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3.2 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护士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促进护患沟通。健康教育满意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对护士技术水平的满意率。尊重病人,关心病人是病人对健康教育满意的关键。同时将护士的良好服务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完美的展示于病人,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3 护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护士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其沟通技巧,同时更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素质和优良的品质,才能用自己的知识更好的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只有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健康教育中,针对病人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因人而异的向病人及家属传授有关知识和护理技能,以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总之,行之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能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方式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的作用。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扩大护士在治疗、预防和保健中的职能作用,提高护士在维持健康中的地位。

作者单位:57200 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

上一篇:人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的探讨 下一篇:选择早期流产方法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