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

时间:2022-08-07 09:02:18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教育教学有着更高的关注度&而初中教学作为九年义务教学中的最后阶段,社会对初中教育有着极高的重视程度。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有关的巧妙问题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探索思考,以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做出如下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问题情境创设

引言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亦是如此。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所采用的基本手段之一。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不仅可以调动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还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已经落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总结其中的几种问题情境创设方式论述如下。

一、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数学学习是枯燥无味的。此时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对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有效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激起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好奇心,让初中生可以愉快地接受相关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是首次接触到关于二维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对应关系,并且这一知识点非常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有效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学内容,我在上课之前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我把坐标系中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班里一个学生的照片。如此一来,学生每指出一个横坐标就会相应地出现他们熟悉的一张照片与之形成对应关系。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感兴趣。接下来,我又顺势引出两个即将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把教学内容有效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1)你能分别用一个数表示我校和南庄的位置吗?(2)用几个数可以表示我校南门相对于武进大道路口的位置?学生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显得非常兴奋,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探索欲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可以帮助教师寻找到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并且可以促使初中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探寻数学知识。最终使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对于初中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

二、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教师在开展问题情境创设时,应当抓住学生的学习内心,从学生的学习需求中探究如何有效地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进行问题创设,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地融入问题情境中,使得学生无论在情感、态度还是价值观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高度发展,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注重问题的现实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更加浓厚的初中数学学习热情,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体会创新的乐趣,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会相互学习以及自我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个又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被动为主动地进行初中数学学习,感受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后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依靠教师灌输性地学习。这样就改善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对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逐步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简单的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思考,进一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或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让学生从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的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把一张白纸对折,然后在纸上画出你所喜欢的图案,有的学生画的是三角形,有的学生画的是蝴蝶,有的学生画的是更美丽的图案......再用剪刀剪下来,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来体验轴对称。这样,同学们在理解概念时,不再是一片茫然,而是现实的,无疑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四、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游戏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体力、智力、交际能力和情感等。数学思维游戏由培养学生直接兴趣,即对游戏本身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一种对数学经久不衰的兴趣。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使他们养成对数学的钻劲和韧劲,最大限度地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正是因为游戏的趣味性很强,容易诱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将一些数学问题改造为有趣的游戏。定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旋转”一节时,笔者准备了一副扑克牌,从中选出1,3,5,7,9的梅花、红心、黑桃。然后把梅花、红心、黑桃的方向调向一致,让前排的学生从中任意抽取一张,与其他同学记住这张扑克牌是什么,然后笔者把那张扑克牌旋转180°放入。因为那张扑克牌经旋转后与其他扑克牌的方向不一致,笔者自然顺利地找到了。但是学生不知道其中的奥妙,经笔者边演示边解释,学生知道了:原来教师是用数学的“旋转”“欺骗”了同学们。同学们一下子兴趣盎然,感觉到了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使他们获得了有效的学习数学的途径。

总之,创设情境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而且创设情境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不管创设什么样的情景,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从知识的实际背景出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自然合理,这样才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还有很多,这些研究也为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上的指导。我还会继续努力,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不断进行研究,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定会大幅提高,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会更加成熟。

上一篇:谈体育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教学体会 下一篇:谈如何搞好九年级英语教学的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