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2-08-07 03:57:31

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 为了加强产科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方法 提出产科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不熟练,未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操作,急求药品,设备准备及孕产妇的隐私等潜在的法律问题,同时提出了针对性防范措施,以保护护患双方利益。结果 通过对产科护士加强法律意识教育,使产科近年来无一例与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的发生。产科质量得以大大提高。结论 只有加强法律意识,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以保护护患双方利益。

【摘要】产科 护理 法律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85-02

随着患者的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也逐渐上升。护理工作关系到患者的安危,直接影响治疗的成败,而产科护士其护理工作关系到母婴生命和健康,甚至影响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产科护士与时共进掌握先进的护理技术,还必须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熟悉平时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才能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保护病人的自身的合法利益。

1 各种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如下

1.1 专业操作不熟练

助产技术不熟练,所造成后果:造成锁骨骨折,会阴伤口严重裂伤甚至三度裂伤。抢救技术欠熟练: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产后出血抢救流程不熟练,如果发生这些情况时应急抢救配合能力差,将会掩护抢救即引起的护理缺陷,护理纠纷。

1.2 未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

给予人工破膜未告知目的及风险:人工破膜的好处,潜在风险,未告知会引起产妇自行起床活动容易导致脐带脱垂。静脉点滴催产术,未告知其潜在风险及不能随意调节滴速,而引起了强烈子宫收缩,导致子宫破裂

1.3 护理文件潜在的法律问题

护理文件是严肃的法律文件,要求书写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病历及医疗问件对患者整个患者疾病的诊治过程记录,起到法律依据的作用,目前在发生纠纷时,患者首先查阅病历及医疗文件。护理文件记录在医疗文件的记录中,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1.3.1 护理记录的专科性缺陷,护理记录缺乏专科观察项目,未能及时反映病情,护理记录未签名,其他护理人员甚至有实习生代签名,医生开出时间与执行时间悬殊太大并且无特殊说明原因。

1.3.2 护理记录真实性缺陷,护理文件出现涂改、刮、刷。未按要求的修改方法修正。

1.3.3 护理记录欠完整记录,出现病情变化未及时书写护理记录,或无持续观察记录,效果评价。

上述护士未做好修改或记录造成严重后果护士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护理文件应记录客观资料,内容上既要能体现病人病情变化及观察,指导康复,体现护理措施的连续性和护理效果。体现医生与护士之间,护士与护士之间的工作职责与法律责任等。同时又要有利于举证,有利于事件处理部门对事件的调查,分析,保护护士与病人的合法权利。

1.4 护理操作存在的法律问题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为了保证操作稳准,必须严格履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它是护理技术操作的指导和依据。是具有权威性的法典。一旦发生纠纷,首先查是否按常规操作,违反常规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表现如下:

1.4.1 如未能认真了解孕产史,观察产程不仔细,凭主观经验办事,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未消毒接生,胎盘胎膜残留,阴道残留纱布,尿管误插,由于护士的过失所为,势必给予孕产妇的心理乃至生理造成潜在的不良影响,护士应负一定的责任。

1.4.2 护士为新生儿洗澡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圈,胸前牌丢失,未能重视有没有认真核对母亲的姓名,抱错婴儿,由于及时发现更正,未给产妇及家属带来精神损害,则仅了失职过错;如果抱错婴儿已成事实,那么该护士有可能负责民事或刑事责任。

1.5急救器械准备的潜在问题

接产前未检查抢救物品欠齐全,吸痰机不能正常运转,喉镜灯泡不亮,未能及时发现,产科护理工作责任重大,关系到母子生命安全。如果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是没有负压或不做正常工作,而助产士无法及时解除故障而延误新生儿的抢救,导致新生儿的死亡。应该定期检查抢救设备是否完好,发生故障及时检查,做到能随时使用,急救药品物品必须做到100%准确到位,否则势必产生相关的法律问题。

1.6 孕产妇的隐私问题

由于产科工作特别,需要了解孕产妇的婚育史,月经史,既往史(特别是妇科病,肝病等有关病史)及个人史,家族史等。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孕产妇本人或家庭中的隐私。孕妇为了达到母子平安的目的,会毫不保留讲出自己的隐私。此时孕产妇有权要求护士给予保密,而忽视必须明确认识到孕产妇情况是为了工作需要。因此,产科护士应持审慎的态度,为了保密,若随便误论,造成扩散,则应为了侵犯了孕妇的隐私权。

2 预防措施

2.1 强化护士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随着我国法律建设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的法律处理已广泛开展,法律本身对医护,对患者都是要保护其合法权益,产科护士应熟悉护理业务与法的密切关系,了解《护士管理办法》《刑法》等,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管理办法》和相关法律知识,从典型实例中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护士在执法中学法,懂法,用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自觉在工作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尽职尽职的为孕产妇服务。

2.2 加强工作中能力培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专科业务学习,提高整体业务技术水平,产科护士除了需熟练掌握“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精通“三专”(专科理论,专科知识,专科操作)外,更要掌握产科的专科理论知识。以及产科常用的药物的药理机制及使用方法。同时对产科的专科操作:如接生技术,新生儿复苏等操作,必须全部熟练掌握,便于在临床工作时运用自如。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是保证工作秩序,是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护理纠纷的重要法规。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是产科护士的基本守则。因为护理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是长期以来临床工作经验的总结,并经过不断的实践加以完善和补充,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是医疗安全的保证。

2.3 及时履行告知义务

在产妇入院时介绍住院环境,治疗护理中及时告知相关知识,及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对一些高风险的护理活动,加强风险管理,制定相应措施,如: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子宫破裂等应急处理,使产科护士强化风险知识,及时履行告知义务,自觉做好每个环节工作,将产科医疗护理活动中高风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

2.4 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护理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它反映了孕妇入院的过程,作为护理文件不仅是护理工作的需要,而且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文件书写,遵照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禁止漏记错记,涂改及主观臆造,随意篡改等。完整可靠的护理记录可提供当时诊治的真实经过,是重要的法律证据及线索。如护士平时记录不认真,形成错误的,不真实的,不及时的,医护记录不相符,均可能埋下侵权责任的隐患,一旦到了法庭上会使院方失去做证明医护工作无过失的确凿证据,失去为自己辩护的机会。另外护士应严格执行每日查对制度,护士长每天检查各项护理文件并签名,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2.5 急救药品,设备准备到位,不留死角

科室随时都会有危重的孕产妇,所以急救器材,抢救物品,急救药品一定要准备到位。应采取专人负责,每周检查一次,检查时注意常出现的一些死角,使各项急救器材处于良好的应急状态。

2.6 尊重孕产妇的隐私

提高产科护士尊重孕产妇隐私权的法律意识,为孕产妇隐私保密,不擅自公开孕产妇的健康状况资料,如曾分娩过畸形儿,曾于婚前有过生育史等;在护理操作中尊重孕产妇的意愿,注意遮挡,主动说明目的,结果,应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各项操作。

3 结语

孕妇从入院到分娩至出院的整个过程中,在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而只有法律意识教育,才能做好各个环节的发生,减少护士护理纠纷的发生。从而保障孕产妇的健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刘明溱、孙光研加强防犯措施减少医疗纠纷[j]中国医院管理,2000,5(20):40.

[2]王群 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74-75.

上一篇:运用整体护理引导护生评估患者健康问题 下一篇:146例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干预和人性化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