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时间:2022-08-07 03:51:12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摘 要: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非智力因素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76-00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

一、信息技术课与非智力因素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认为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好比智能的催化剂,对智能起着巨大的促进和强化作用,具有动力性、定型性和补偿性。无论是培养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的信息素养,还是信息技术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是从事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家,非智力因素都占据一个非常大的比重。通过观察信息技术行业人才的反馈,我发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非常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有利于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强烈的学习动机。非智力因素参与到智力和能力活动中去,使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和充足的推动力,并能有效地、顽强地坚持下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感情交流,及时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教师讲话明白、简练、清晰,尽量使用幽默语言,注意观察学生流露表情,观察学生心理活动,控制教学节奏。教师应精神饱满、乐观豁达、热情,学生在教师感染下可感到不慌乱、乐观,从而自信地对待学习。教师可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模式上,应力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习积极性也有很大影响。课堂教学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可以得到这方面的锻炼。比如,在计算机操作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错按一个键,有时会影响到操作的执行,甚至前功尽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操作,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在文字输入练习中,要达到既快速又准确,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键盘指法并反复练习,坚持不懈,直至实现“盲打”,通过启发引导、严格要求,使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得到磨练,从而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当然,每个学生的意志类型和发展水平是有差别的,加上青少年的可塑性较大,所以,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学生科学观念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坐在计算机前,他们所面对的是既可以动手实验,又可以动脑思考,还可以发挥主动性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学习工具。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可以形成友好的人——机界面。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中,学生答对时,计算机给予奖励;答错时,则给出是否需要帮助等信息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构造一种愉快的教学情境。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是有促进作用的,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可使他们免于在其他同学面前产生窘迫感,进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导他们热爱科学,与计算机交朋友。事实上,只有学生对计算机原理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才会真正与计算机交朋友,才能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进而激发起对真理和科学的追求和向往。

五、采用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们实行了分组教学。首先对所有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摸底,把学生分成好、中、差几类,然后进行好中差三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划分。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那些计算机特长生的优势,辅助教师为同学排除障碍,指导其他学生具体操作。利用他们的优势,让他们带动差生,互相协作、共同进步。通过课堂45分钟,让全体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信息知识。

六、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设计要给学生足够的创造时间和空间。实践证明,现代的学生潜意识里面有一种自我作主的愿望,喜欢自我探索、运用新知识、新技巧。教学仪器与设备一定要充分满足教学需要。信息技术学科是操作性强,实践性好,创造空间很大的崭新课程。学科的特点决定它不能像语文、英语、数学等课程一样用黑板与粉笔在教室里完成,它必须要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教学软件、因特网。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开放思维,掌握理论,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多思、敢问、敢做,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一定能在信息技术这片沃土里得到培养和提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要结合生活实践,因为学生技能技巧的学习是要回到社会实践中进行检验。教学中创造各种条件和环境,进行开放教学,面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施教方法,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既能保持学生的个性,又有利于今后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塑造良好性格,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创新意识,达到信息技术的教育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坚实基础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非智力因素及培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何克抗.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3]李坚.中国教育报,2001-11-22

[4]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

上一篇:强化有效指导 享受探究快乐 下一篇:合理利用课堂资源 充分体现教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