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7 02:15:59

文本细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一、中学古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缺位和原因分析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基本上是缺位的。很多教师本身早就被教参和网上的教案惯坏了,早就没有了对文本进行独立解读的能力。面对这么多古诗词,他们无非就是知识的搬运工,照本宣科地把教参和教案上的内容搬到课堂里。由于没有自己的理解,他们的教学索然无味,没有激情,有时甚至可以催眠自己,要让学生喜欢何其难也!诚如孙绍振先生说的那样,这种老师,“就是蒙混,把人家的已知当作未知,视其未知如不存在,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教师失去了自己的声音,而且盲目照搬别人的观点,最后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兴趣。这样的教学,根本经不起推敲,因为教师没有真正关注文本,更谈不上对文本进行细读了。

还有一类教师更干脆,光为了考试而教,凡是不考的都不讲。他干脆就利用题目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每首诗词做几道题目,再把要求背诵的篇目背一下,过关就行了,他会觉得这样又快又有效率。至于学生真正能从课堂上学到些什么,他是无暇顾及的。他根本不愿对文本作什么分析赏读。这种唯高考是瞻的短视做法,把一篇篇优美的古诗词变成了面目可憎的“死猫死狗”,无益于学生精神的成长。

不难看出,中学古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精神的缺位,既是古诗词这种文体本身离学生比较久远的缘故,又是我们的教师本身功利化的后果,也有教师本身教学水平存在重大缺陷的因素。

二、古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几种途径及注意事项

首先,要善于设疑,尤其要在看似无疑处设疑。“细读”的“细”,是在一些司空见惯的地方着力,千万不可放过。很多古诗词,非常经典,因为过于熟悉,我们反而会忽视它,此时细读就非常重要。孙绍振先生说:“从其已知中提示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这非常能体现一个语文老师的水平。

比如,我们都学过李白的《下江陵》,但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却没有几个人可以说得清,孙绍振先生通过深入分析,把握住了其中的三对矛盾,终于让读者意识到这首诗的魅力所在。再如,我们学习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时,很自然地会重点欣赏上片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而对下片却觉得没有什么可挖掘的。殊不知,“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这两句亦大有值得玩味之处。试想,连彼此初次见面时对方所穿的衣服款式都能记得清清楚楚,这是何等的痴情!通过这一细节,学生对晏几道“纯情锐感”和“痴情不移”的词风就有了了解。

其次,要善于还原文本,找出矛盾和空白之处。解读古诗词时,你必须恰当地还原作者写作时的情景,然后找出那些不和谐的、看似矛盾的地方,再分析之。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许能解决不少问题,并发现古诗词的独特美感。

如在讲授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这首诗时,如只抓住“偏惊物候新”和中间两联优美的写景部分,然后最后一联直接抒情,这样来讲,虽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解读显然太浅显了。如果我们还原当时的情景,就不难理解作者的情感。原来,杜审言为人狂放不羁,自视甚高,而仕途多舛,做的都是县尉、县丞之类的小官,而写本诗时他已经在外宦游二十年。江南春天到了,他思念远在河南的老家,却不能回去。这种归思,其实有个人仕途不得志的情绪在其中。眼中的江南景色越美,越会使他想起家乡的春天,想到自己“薄宦梗犹泛”的悲凉。景色之美和内心之悲,正形成了一种张力,而这种看似不和谐的张力正是本诗的魅力所在。

古诗词中尤贵含蓄,我们通过还原情景,能将其隐含之意补充出来。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虽说简单,但巧妙地省略了很多内容。算起来有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问:你师父在哪里?答:采药去了。问:在何处采药?答:只在此山中。问:山前还是山后?答:云深不知处),诗人偏偏浓缩为四句话,精简为20个字,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写得极富生活情趣。这就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在镜头之间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去补充完善。

再次,要善于用比较的方法来解读一些赏析起来困难的作品。有些古诗文,孤立起来看,特点并不容易看出来,这个时候,比较会发挥它的作用。比较又分为两种,一是同类比较,二是异类比较。同类比较要容易一些,异类比较需要的抽象能力则要高得多起码,我们对同类比较要有大致的把握,可多做尝试

同样是登山有感,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与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风格很不相同,孟诗悲不自胜,通过尾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能体现出来;杜诗看似旷达,而背后却是郁愤不平之气,有替朋友的不平,有替自己的不平。不同的风格,和两位诗人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及不同的性格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再如在讲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时,我们不妨把它和李煜未亡国之前的作品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作比较,就能发现被俘前后李煜生活境遇的极大改变;也可把它和宋徽宗赵佶的《燕山亭・北行见杏花》相比较,同样是由国君沦为阶下囚,同样是因花有感,可是写得很不相同,很能说明李煜的写法是感发型的,赵佶的写法是安排思索型的。总之,比较法是古诗词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当然,古诗词教学中的文本细读也有一些注意点第一,细读的前提是能读懂。这就要求我们要让学生进行古诗词基础知识的积累,对意象、意境、平仄音韵等有初步了解。只有这块知识扎实了,才有可能往前走。第二,这里的“细读”不能脱离文本的整体性,如果拘执于单纯的微观研究,可能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这样的细读就会失去根基。第三细读不能丧失目标和重点。这里的细读虽然强调沉入语言,逐字逐句解读,但也不是漫无目的、毫无重点地随意解读。不能把语言看成仅有工具性质,它有时就是目的,所以我们不能只关注其词典意义,而应更多关注其在文本中即时生成的特殊语境意义。

上一篇:校企互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 下一篇:授之以渔任海阔羽翼丰成鸟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