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中国品牌崛起之路

时间:2022-08-07 01:46:57

高端制造,中国品牌崛起之路

最近,尽管经济数据表示中国经济向好之势已成大局,但仍有许多令人忧虑的事情接连上演:欧美诸国对中国频频发难,同为“金砖四国”盟友的印度、巴西、俄罗斯也无一不向中国举起反倾销反补贴的战牌;迪拜金融之塔轰然坍塌,尽管各大中资银行纷纷发表声明撇清关系,但许多中国企业深套其中已是无可置疑……

诸多并无必然联系的事件,共同营造出一个明显的态势:对于中国制造来讲,不仅海外市场风高浪急,国内诸省也已鹬蚌相争。在这样一个内外交困的关键时期,深入考究并科学解答“中国制造,路在何方”的严肃命题,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我的观点就是:高端制造或可成为中国品牌崛起于世界的可行之路。

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在价值链上的地位?这也就是现在大家经常提的“中国制造”该如何转型升级。根据“微笑曲线”的理论,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应加大对设计、科研、营销等方面的投入。对此,我并不反对,因为确如郎成平教授“6+1”的理论所言,“6”才是利润丰厚、空间无限的大头。但同时我也认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制造有无与比拟的相对优势,“中国品牌”成长为“世界品牌”要建立在“中国制造”的坚实基础上。因此,我们一定不能脱离自身实际,尤其在升级的过程中,丝毫不能忽视、甚至要倍加重视对自身制造能力的再提升。

分析国际品牌,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他们在全球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设计、科研、营销等方面的确比我们领先,可是对制造过程和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是他们打造国际品牌、开拓全球市场的有力保证。开启了世界女鞋王国的鞋王菲拉格慕,被人誉为“明星御用皮鞋匠”,他对此却不以为然,淡然地说:“她们并不是冲着我的名头来的,她们所要的不过是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子。”

这才是真正的鞋王,他一语道破天机:再好的理念、再好的品牌、再好的款式、再好的技术,都离不开产品制造这个具体的载体。所以,要实现转型升级、打造国际品牌,必须以巩固和提升先进的制造能力作为坚实基础。同时,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为国际品牌加工,这说明我们完全有实力、有能力制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那我们为什么不在继续巩固这个的基础上,去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文化元素以及综合管理,逐步向国际品牌的目标靠拢呢?

另外,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来看,在海外市场,中国制造以过硬的质量、时尚的款式、舒适的性能等优势,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体现得更加明显。例如:2009年,在国际品牌纷纷降价销售、甚至关门歇业的时候,康奈海外专卖店却依然保持原有价格,而且加快开店速度,不但强化了在欧美市场的优势地位,还成功地敲开了多个冷门市场的大门。我们不但巩固了原有的客户群体,部分高端客户因金融危机影响,也转向选择康奈,所以我们的消费者不减反增。看好这种趋势,康奈2010年产品定价,不但不会实施降价策略,部分拥有高端技术的鞋还会拉高价格区位。

在国内市场,随着人们购买能力和审美眼光的不断提升,他们购买产品从以前单纯崇尚国际名牌,变得更为理性、多元,不少人开始选择高端的、优质的中国自主鞋业品牌。这两个市场的动态变化,无疑为我们以高端产品进军国内外高端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要由大国向强国发展,就要敢于挑战高端、争做高端。尽管这条路并不平坦,我们也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上一篇:对“用人逻辑”的反思 下一篇:打响体育营销的“创新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