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新趋势与我国应对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07 01:08:04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新趋势与我国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一直以货物贸易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各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国际贸易格局也相应发生着变化。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且呈现出增长加速化、发展高科技化、服务贸易壁垒日趋隐蔽化等新特征。为此,我国应积极针对国际服务贸易新趋势,实行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 重视人力资源、健全服务贸易相关法律体系等措施大力发展新国际服务贸易。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新特征与趋势;我国发展策略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涵义和分类

服务贸易是指服务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行为。国际服务贸易(trade in services)按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有四种分类。第一,过境交付,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提供服务。强调买卖双方在地理上的界限,跨越国境和边界的只是服务本身。第二,境外消费,指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特点在于消费者到境外去享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第三,商业存在,指一成员的服务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商业机构提供服务,要求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在同一成员的领土内。第四,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的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自然人提供服务。与商业存在不同的是,服务提供者没有在消费者所在国的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

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新特征与趋势

1.国际服务贸易增长加速化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各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国际贸易格局也相应发生着变化。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成为跨国投资的主流。为了应对全球市场竞争,跨国公司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和公司经营战略,按照成本和收益原则剥离非核心的协作与生产服务业务,增强了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服务贸易增长异军突起,特别是服务产品的生产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领域。

2.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高科技化

近年来,国际高科技领域发展最快的是以电子、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以新兴服务贸易部门为主的其他服务业蓬勃发展,充分反映了信息技术革命对新兴服务贸易的推动作用。服务贸易结构也日益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新国际服务贸易浪潮产生的新行业不断涌现,一系列新兴服务方式将成为未来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和强大动力。

3.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自由化

发达国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和区域性贸易组织,积极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以此来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WTO多哈回合谈判及区域性经济合作的谈判中服务贸易都成为主要议题,这也充分说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已呈现自由化的趋势。服务贸易自由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4.服务贸易壁垒日趋隐蔽化。

自上世纪末以来,WTO成员间相继达成关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一揽子协议,充分显示了势不可挡的自由化趋势,服务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服务行业。与此同时,为了保护本国的服务业,各国纷纷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各国政府通常回避关税措施,通过制定不利于外国竞争者的标准制度对外国服务提供者的进入和在境内从事服务活动设置障碍,或者政府对本国服务的出口采取隐蔽性补贴、减免税等。使本国的服务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

三、我国应对国际服务贸易新趋势的策略

1.重视发展传统服务业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重

我国有一些传统服务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扶持我国已初步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优势服务企业利用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国的服务企业,应坚持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发展原则,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我国应把服务业发展重点逐渐转移到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结构,立足于未来国际服务贸易竞争的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

我国服务贸易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当缺乏,并且,整个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不高,这无疑大大削减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政府可以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筹建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培训更多高层次的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优惠政策增加国内服务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不断改革创新。

3.健全服务贸易的相关法律体系

应尽快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建立不同层次、内容齐备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支持。加快各服务部门的立法进度,并强化相关司法工作,同时应规范已有的部门规章,减少相互冲突之处及其中漏洞。完善立法还应从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制度接轨。

4.逐步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

导致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服务业的市场化水平低下。因此,我国应该避步打破国有经济的垄断格局。积极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降低不必要的门槛,创造公平竞争的氛围。根据入世承诺和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服务业开放规划,有步骤地开放我国的服务贸易市场。

参考文献:

[1]赵书华:国际服务贸易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2]邓力平: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提高质量助力风电企业“走出去” 下一篇:农五师九十一团特色养殖推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