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时间:2022-08-07 11:32:37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摘要:翻译适应选择论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学说引入翻译理论研究,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指导下,以鲁迅早期译介域外科学小说为个案研究对象,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并依此择译合适的文本、实现“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转换”,以提高“最佳翻译”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关键词:选择性适应;适应性选择;翻译;鲁迅;翻译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H3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1)04-0105-05

一、引言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生态环境人手,将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引入译学研究,并以此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和哲学依据,选取“译者为中心”的基本视角,通过对翻译过程中“适应”、“选择”等现象的系统探讨”,提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基本理念,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翻译适应选择论用“适应”、“选择”、“生存”、“淘汰”等基本原理和自然法则对翻译过程进行解释,证明了“适应/选择”学说可以用来诠释翻译活动的本质、过程、翻译的原则、方法和译评标准。

鲁迅一生从事翻译,坚持“科学救国”的译介路向,翻译的作品范围广,体裁多,数量多。本文拟从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出发,以鲁迅早期译介域外科学小说为个案研究对象,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选择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进行诠释,并希望能为鲁迅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翻译适应选择论中译者的选择

与适应研究概述

“适应”、“选择”、“译者”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三个核心概念,“翻译过程=译者的适应+译者的选择”。“适应”与“选择”是译者的本能,是翻译过程的实质,翻译是译者适应和选择交替循环的过程,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翻译活动中无论是“适应”还是“选择”,都是由“译者”完成的:“适应”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这里的翻译生态环境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选择”是译者选择对原文文本的理解及选择对译本的最终表达。由此可见,译者集适应与选择于一身,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正如尤金.奈达(Eugene Nida)在他的《翻译新视角》(A FreshLook at Translation)一文中所言,“翻译过程中的译者要做出成千上万次的涉及选择与处理的决定,以适应另一种文化,适应另一种语言,最后还要适应读者群”。从“原文一译者一译文”的“三元关系”流程来看,译者居中,地处“中央”,是“适应原文和选择译文的中枢”,确立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的主导作用,从而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

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所谓“整合适应选择度”是指译者产生译文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适应的程度和继而依此并照顾到其它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总和。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某译品的“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程度越高,那么它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也就越高。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地做到选择性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出“最佳翻译”。鲁迅早期译介域外科学小说的“最佳翻译”正是他不断选择、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与多维度(“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结果。

三、译者选择性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这里的翻译生态环境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译者要接受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但与此同时,翻译生态环境也在接受译者的选择,译者可以出于个人兴趣、翻译动机、交际目的等主观因素选择原文、作者、读者对象。其次,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所做出的选择可以选择全部适应、部分适应、或者放弃适应。所以,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是一种选择性适应。正是由于鲁迅选择、适应了处于主流地位的翻译生态环境――“科学救国”,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民众的需求,才出现了当时鲁迅选择译介域外科学小说的结果。

梁启超曾在《变法通义》中提及译书的三项举措,“故今日而言译书,当首立三义:一日,择当译之本;二日,定共译之例;三日,善能译之才”,梁氏的“择当译之本”指的是译者的选材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作品予以译介是“译事的头等要义”。译者在“择当译之本”之时,为了实现预期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的社会功用,要在多元的翻译生态环境中选择、适应特定的处于主流地位的翻译社会环境。

通过考究鲁迅早期译介域外科学小说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我们发现鲁迅译介科学小说的取材适应了当时“科学救国”的社会环境。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感到了奇耻大辱,而甲午战争的失败则把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摆在国人的面前,救中国之亡须学习西方,正如严复所言:“富强之基,本诸格致”,“而欲通知外国事,则舍西学洋文不可,舍格致亦不可。盖非西学洋文,则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将仅得其皮毛,眢井瞽人,其无救于亡也审矣”。当时中国的有志之士认识到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科学救国”的积极支持者梁启超提倡“科学上最精确之学理,与哲学上最高尚之思想,组织以成文”。正因为科学小说具有“诱智革俗”、“睿发民智”、“启迪愚蒙”的功能,国内的知识分子大举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以传介西方科学的方式“启迪民智”,继而翻译科学小说成为时代大潮的强音,尤其是译介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小说。在当时“科学救国”热潮的社会环境下,鲁迅开始选择创作和译介有关科学方面的论著。最初鲁迅作《说》、《中国地质略论》、《中国矿产志》、《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等篇章,向国民介绍科学知识和阐明科学的重要性,正如鲁迅所言:“故科学者,神圣之光,照世界者也,可以遏末流而生感动”。鲁迅在创作科学论著的同时,为了适应国内“科学救国”的热潮,开始选译国外的科学小说。1903年鲁迅从日语转译了法国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鲁迅在《(月界旅行)辨言》中指出:“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从上述《(月界旅行)辨言》中的一段话不难看出:鲁迅那时明确认识到清末中国小说“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甚多,而独缺科学 小说,欲开启民智,必兴科学小说。可以说,鲁迅早期的翻译带有明确的翻译选材之目的,即“别求新声于异邦”,选择那些可以影响和改造中国、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科学作品,以适应当时国内科学救国“必自科学小说始”的翻译生态环境。不久,鲁迅又译著了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小说《地底旅行》,《地底旅行》描述了一位科学家从火山口到地底进行科学探索的故事,鲁迅择译该书的目的是为了以通俗的科学思想来唤起人们对学习科学的兴趣。1904年鲁迅翻译了《世界史》、《北极探险记》及《物理新诠》中的《世界进化论》和《元素周期则》两章,鲁迅欲借译这些西方科学小说,以“尚武之精神”和“希望之进化”启迪群智,鼓舞民众,培养国人的科学精神,促使国人的崛起,挽救濒危中国之目的。1905年,鲁迅翻译了美国作家路易斯・托伦的科学小说《造人术》,该著作的主题思想给唯心主义的“神创论”以强烈的冲击,旨在启发国人的科学思想、“破遗传之迷信”。此后鲁迅也一直向国人强调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鲁迅指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又在《读书杂谈》中说:“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鲁迅将科学视为“改良思想”、“救助国民”的良药,但同时对科学长期未能改造国家而忧心忡忡,晚年在《偶感》一文中追忆到,“‘科学救国’已经叫了近十年,谁都知道这是很对的,并非“跳舞救国”、“拜佛救国”之比。青年出国去学科学者有之,博士学了科学回国者有之。不料中国究竟自有其文明,与日本是两样的,科学不但并不足以补中国文化之不足,却更加证明了中国文化之高深”。从这段话可透视出:一方面鲁迅对“科学救国”持肯定态度,指出“‘科学救国’并非‘跳舞救国’、‘拜佛救国’之比”;另一方面对科学未能救国救民感到失望,痛惜“其实中国自所谓维新以来,何尝真有科学”,同时也表明鲁迅将以更为纯粹的文学作品之翻译来洗涤国人的精神,以更强的力度来促进人们“改良思想”。

反抗外来殖民主义的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始终是近代中国翻译文学的主旋律,这一时代主旋律对于翻译主体的文本选择无疑具有重大影响。鲁迅译介域外科学作品的取材适应了当时中国“科学救国”的翻译生态环境,他精心选择翻译西方科学作品,利用异域意识形态来颠覆当时晚清的封建传统意识形态,旨在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由此可见,译者的“择当译之本”是译者选择、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的过程。

四、译者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

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过程中,“语言维关注的是翻译的文本语言表达”;“文化维关注的是翻译的语境效果”;“交际维关注的是翻译的人际意图”。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在多维度适应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考虑译文语言形式、交际意图和文化内涵,但语言形式转换、文化内涵传递、交际意图转达也会随翻译生态环境中“典型要件”的不同而动态变化的。

1.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适应目的语世界的“语言维”,以实现“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为了适应当时汉语世界的“语言维”,即中国读者所习惯的传统文学的规范以及章回小说的结构和体例,鲁迅翻译科学小说时采用了“变译”的翻译策略,对原作的题名乃至框架结构加以中国化改造。“变译”策略分为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几种,“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变体是为了满足不同的翻译发起人和读者对信息内容和信息形式的不同需要”。从某种程度来说,“变译”之“变”不仅在内容上有取舍,更在形式上有较多的改变。“变”表面上是语言转换技巧问题,实质上是译者有意照顾目的语读者的“语言维”,以迎合目的语世界读者的内在需要。

鲁迅的译作《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形态。将原著的章节按照中国当时所流行的章回体小说模式重新压缩,如《月界旅行》原著为28章,鲁迅变译删减整合为14回;《地底旅行》原著有45章,经鲁迅变译处理得12回。此外,两部译作的每一章都有鲁迅自撰的对仗回目,如《月界旅行》第10回的标题“空山觅友游子断魂,森林无人两雄决斗”目录、《地底旅行》第5回的标题“假光明造物欺人,大徼幸灵泉医渴”目录。此外,鲁迅在翻译中常常对原作中人物的心理描写、科学知识的叙述等进行变译,采用“其措辞无味,不适于我国人者,删易少许”的翻译策略,如在《地底旅行》原作中的梗斯是个没受过教育的猎人,鲁迅根据当时国人的语言习惯,让他的语言极富中国特色的汉语言,如:“上穷碧落下黄泉,吾独不怕!况区区火山乎?吾往矣!”由此可见,鲁迅根据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以及故事的可读性对原著的内容及其故事结构进行或删减或增加,变译为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模式,从而实现了汉语世界的“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2.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众所周知,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任何交际活动都有一定的交际目的。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不但要转换语言信息和传介文化内涵,还要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语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目标语中得以体现。因此,译者要充分考虑预期读者的语言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在目标语中体现出交际意图。

就鲁迅译介域外科学小说的交际层面而言,其交际意图在于通过域外科学的介入使国人“获一斑之智识”、“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在译介《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的过程中,鲁迅不仅用了浅显的文言文,而且还采用了意译的翻译策略,即文言文式的意译翻译路径。所谓“意译”,即“得意忘形”,译文并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要求译文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和意思。在翻译中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人语的表达方式不协调时,译者经常采用意译来达到译文意思的顺利流畅的表达。

鲁迅后来回忆翻译《月界旅行》时指出,“初拟译以俗语,稍逸读者之思索,然纯用俗语,复嫌冗繁,因参用文言,以省篇页”。由此可见,鲁迅起初欲用“俗语”(即通俗的语言,也就是后来所指的“白话”)翻译,以减轻读者阅读的难度,使中国读者在阅读域外科学小说时“不劳思索”,但又觉得若全用“俗语”,会给人“冗繁”之感,很难达到“改良思想”的交际意图,故而选择了文言文式的意译,以适应在汉语世界传介域外科学思想的“交际维”,使国人“获一斑之智识”。例如在《月界旅行》中有这样一句译文“如君所知,光线 为气体所横截,则直的光线,必屈折而变方向。”此外,鲁迅的译著《北极探险记》“叙事用文言,对话用白话”。由此可见,为了适应汉语世界的“交际维”并实现“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鲁迅采取了“尽可能地不惊动读者,让作者去适应读者”的翻译路径,选择文言文式的意译翻译策略译介域外科学小说。

3.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文化意识,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跨越文化的交流过程,注意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对翻译而言,“掌握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还重要”,译者在进行原语语言转换的同时,还要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

在译介域外科学小说时,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输进新的思想观念,鲁迅提倡译文“异化”的翻译主张。在鲁迅看来,“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为比较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服,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挖掉他的眼睛”。这里的“保存着原作的丰姿”和“不削鼻挖眼”则要求译文保存原作的异国情调、洋腔洋调,其目的在于学习引进西方新的语言和新的思想内容,使国人了解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打开眼界,唤醒麻木的灵魂。原作《月界旅行》中出现大量的人名、地名等专名,鲁迅大多使用音译(transliteration),如美洲译为“亚美利加”、俄罗斯的卢布译为“萝卜”。鲁迅采用音译法处理异域专有名词,说到底还是一种“异化”翻译策略,强调“在异文化中找出异质元素,表现文化多元性,突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并颠覆译入语语言中的价值观次序”,彰显作品本身的“异国情调”和“洋气”,以实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五、结语

译者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者,要想成功地实现翻译的社会功用,不但要选择、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而且要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涉及到文化维、交际维、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同时,还要注意三维转换的有机结合与平衡协调,因为成功的翻译能够体现“整体和谐”的翻译生态系统。D9 J鲁迅译介域外科学小说的目的是宣传科学知识、引介外国近现代的科学精神,视科学为提高国人科学知识水平、救助中国的一服良药和改造国人价值观的重要理性基础,希望通过科学的介入使中国人“获一斑之智识”、“改良思想”、“补助文明”,从而适应了当时“启蒙救亡”、“科学救国”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传达域外的科学精神,适应汉语世界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鲁迅译介科学小说时大都综合采用了变译、文言文式的意译、异化等翻译策略。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择当译之本”要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此外译者还要重点关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因为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选材到文字都不脱时尚”。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一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

[3]胡庚申.例示“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49-52.

[4]Nida,Eugene.A Fresh Look at Translation[A].InBeeby,A.,D.Ensi“ger&M.Presas ed.Investigating Translmion:Selected Papem from the 4th Intema-tional Congress on Translation[c].Barcelona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7.

[5]梁启超.论译书(c)//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11.

[6]许钧.论翻译之选择[J].外国语,2002(1):62-69.

[7]严复.严复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梁启超.世界末日记・译后记(c)∥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9.

[9]鲁迅.鲁迅著作全编(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鲁迅.鲁迅著作全编(第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1]鲁迅.鲁迅著作全编(第二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2]顾钧.鲁迅翻译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57.

[13]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24.

[14]鲁迅.鲁迅译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5]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99.

[16]Hatim,B.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M].Edinburgh Gate: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46.

[17]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65.

[18]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History of Translation(Second Edition)[M].London&New York:Roufledge.2008:266.

[19]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20]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1897-1916)(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9.

上一篇:隐喻:不可遁隐的诗歌之门 下一篇: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