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定位

时间:2022-08-07 11:17:24

浅谈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定位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小学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急剧变革的教育内外环境和一系列新的要求对教师提出的挑战,对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思考,提出教师应成为促进者、合作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课程的开发与建构者、反思型教学者以及终身学习者。

关键词:教师 角色 定位

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因此,针对新时期下的教师角色定位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走进中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完成任务了。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

2.信息技术水平低。

目前,大多数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还比较弱。有的学校虽然有校园网,但很多教师都不去网上获取新的教学资源。虽然有些教师会使用一些与课文配套的课件进行教学,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己不会做课件,有的纯粹是把“课件”当黑板来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越性并没有被发挥出来。

3.缺乏合作意识

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单兵作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靠个人解决课堂出现的问题。就拿小学而言,往往过多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有些学校对教师实行聘任制,按照工作实绩决定取舍,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导致恶性竞争。有些人担心与他人合作,失去竞争优势,导致自己下岗。

4.缺乏自我实践反思

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对教育价值问题思考甚少,认为这是领导的事情。一旦领导确定某个“理想”目标,跟着领导的方针走就是。此外,多数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表现出“自豪”和“孤芳自赏”,认定学生能通过教师教育成才,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正是由于教师自认为育人的成功,不愿反思自己的教学能力及实践的合理性,也不怀疑自己的学生观出问题。

二、教育宏观环境和自身的深刻变化对教师提出挑战

1.信息化社会对教师提出挑战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教育有着巨大影响。由于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多元化信息渠道,教师、教材并非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因此,教师已不再是“讲坛上的圣人”,不再是“先学先知”之师。教师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受到巨大冲击。如果教师还是依传统的“三个一”方式: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来从事教学工作,必将为社会所淘汰。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挑战

2.1教学习惯上的挑战

要使学生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未来世界,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会书本的知识,更要从中培养自学的能力。新课程计划中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一句话就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逐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

2.2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

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能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教师角色定位问题的思考

1.促进者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应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 “发现导向教学”将更多地出现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激活学生思维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认识,质疑问难,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的互动过程,让学生在研究体验中,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逐步形成迁移知识和能力的本领,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2.合作者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所谓师生合作教学,就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共同活动这一基础上,把教和学的活动有机统一起来,激起学习的热情。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合作中,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

3.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单指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正常的社会适应。”③这一新的解释,提高了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应担当起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者的角色。教师应掌握一些心理疏导的技术,帮助学生减轻焦虑、紧张情绪,使学生学会主动调节情绪;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较多关怀,努力消除他们的压抑感,及时发现学生焦虑不安、烦闷等不良情绪,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在情感上互相沟通,在精神上给予慰勉。

4.课程的开发者与建构者

教师是课程实施者,应该让教师享有课程开发的权利。在我国,从课程政策上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并作为一项基本理念提出后,校本课程开发已经不是个别学校所进行的个别实验了,而是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任何一所中小学都可以实践的课程形态了。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教师任务繁重,不仅要学习新的课程理念,用全新的视角审视课程,同时还要进行“充电”,适应新课程实施的挑战。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运用微机开发、利用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并且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贾春雷(1979-)女,汉,浙江温州人,温州市瓯海区郭溪第五小学教师,小学一级,本科学历,小学教育教学方向。

上一篇:关于践行情感教学的方法探析 下一篇:如何把应用意识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