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时间:2022-08-07 08:24:21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 要: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始终是我国重点关注也是全民热议的社会问题之一。作者通过研究与阐述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进一步对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客观地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然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显然,这是我们并不想看到的场景,那么导致这种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如何深化科学的分配制度改革,达到缩小这种收入差距的目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又如何配合协作共同努力完成目标,即是本文所要探讨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近十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情况分析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一个统计指标,用以计算和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的程度,即基尼系数,它是一个比值,取值范围为0~1,且其与收入差距成正比,即基尼系数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差距越大。现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最常用的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指标。国际标准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收入差距无较大意义,0.2~0.3之间表示分配比较合理,收入差距在可接受范围内,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告限,其以上说明收入分配差距极其悬殊,且警示容易导致社会不安。

(一)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情况

近十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先扩大后快速缩短的现象。2002~2004年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渐增,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变大;2009年起,城镇基尼系数一直在缓慢下降,而在2012年,城镇系数则快速下降,说明这一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快速缩短。

(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情况

2002~2012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仅在2004、2006、2008及2012年出现下降趋势,其他年份呈现出增长或持平状态。这说明只有这四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出现缩短的现象,然而长远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会保持着较大差距甚至进一步扩大。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演变情况

2002~2012年,中国城乡收入分配情况可分为鲜明的两个阶段。2002~2009年城乡收入比渐长,表示此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然而从2010年起,城乡收入比开始下降,表示城乡收入差距在此期间内开始有缩短的趋向。

二、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趋势

引起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经济刺激计划,从而使得市场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被拉动,城镇低收入家庭工资快速上涨。此外,得益于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收入再分配政策,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相应增加。因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如若停止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则会失衡,差距会扩大。

(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趋势

仍是由于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低端劳动力需求增加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得这段时间内农民工资性收入及家庭性收入均上涨,但农村收入最低一部分家庭人均收入增长率仍然较低,故而大岛指数上升,差距增大。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趋势

在2010年到2012年,仍然是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引起低端劳动力需求增加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得这段时间内农民工资性收入及家庭性收入均上涨,从而城乡收入比下降。然而2012年农村居民的家庭性收入增速有些下降,总体收入增速下降,导致城乡收入比的下降速率相应减缓。由此可见,若是随着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停止,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也会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速度会下降,甚至会扩大。

三、避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对策

(一)增加居民总体收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前提下,我国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仍是工资,称我为居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因此要增加居民总体收入,应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增加劳动者的报酬,普遍提高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如推进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强化工资保证金制度等政策。

(二)改善规范分配秩序

分配制度是指导全社会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据。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关键问题则是继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推动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率,精简工作人员,构建服务型政府。在此基础上,推动企业改革,实现良好的规范的分配秩序。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另一重要方面即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大农民收入,才能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新农村建设,创新农村居民收入渠道,强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生活保障制度。这样才能兼顾劳动力和困难人群,双管齐下,共同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差距。

肃宁县即是一个可塑案例。肃宁县位于冀中腹地,具备吸纳国内外资本、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为经济互补合作和共同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础。自2008年,肃宁县政府确立了新的的总体工作思路――“立足三大核心战略资源优势(交通区位、朔黄资源、特色产业),开始实施三大战略(城市化带动、朔黄拉动、特色产业兴县三大战略),力促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带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终于将肃宁县的经济事业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201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88.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0.6亿元,比2000年增长52倍;出口创汇1.09亿美元;利用外资684万美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046元;农民人均收入5711元。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经济政策应首当其冲改革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实施强有力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使失业者及青年创造、得到工作机会,加快经济发展,最后,加快改善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居民解决后顾之忧,更加奋力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宜勇,池振合.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2014,06:5-12

上一篇:科技园再认识 下一篇:适应新形势 探索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