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走在赚取“真金”的路上

时间:2022-08-07 08:06:33

音乐走在赚取“真金”的路上

从最基础的唱片、演唱会开始,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中国内地的音乐产业也随之一步步成长起来,形成了一条内容丰富的产业链,

用音乐赚取真金白银

2012年4月27日,互联网巨头腾讯QQ音乐和唱片公司索尼音乐宣布,携手举办“爱·原创音乐选秀大赛”,向来亦敌亦友的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唱片企业这次真正地将手牵在一起,共同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中摸索音乐产业的未来出路。

走过上世纪90年代音乐唱片业的辉煌,进入新世纪,用音乐赚取真金白银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音乐一直走在商业化的路上,当传统唱片业将数字音乐的蓬勃发展视为大敌加以忌惮之时,却忘记了音乐产业的盈利模式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数字音乐付费下载、演唱会、音乐节、彩铃、选秀……当音乐以更加多样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大众也有了更多可选择的消费形式。

唱片业时代的昨日辉煌

2012年3月的“东方风云榜真音乐研讨会”上,一众音乐大佬将关切的目光有志一同地对准了曾经的太合麦田CEO宋柯,在此前这位高晓松的师哥、麦田音乐的创始人在其微博上悲凉地留下一句“音乐已死”,便义无反顾转身去干起了烤鸭店的买卖。如今宋柯回来了,以新成立的恒大音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他说:“我的回归是为了开拓新的音乐生存模式。”

曾几何时,唱片就是音乐产业的代名词。1979年1月,广东省广电局投资30万资金创办了太平洋影音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具有现代化音乐录制设备的公司,也标志着国内唱片业进入音像时代。就在同一年,迈克尔·杰克逊的唱片《Offthe wall》已在全球市场销售了2000万张。而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猫王个人也已售出了超过5亿张唱片。国外的成功范例预示着起步晚的中国唱片业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音乐文化大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唱片业遇到了一个产业高峰。到1989年,全国已经有300多家音像出版单位、数百家复制生产厂家、10余万家销售商。进入20世纪90年代,唱片业迎来鼎盛时期,唱片公司的明星制以及娱乐产业逐步跟进的商业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唱片的销量。环球、滚石、华纳等大牌唱片公司相继进入内地,香港的天王天后们也在内地掀起追星狂潮。香港乐坛“四大天王”之一的张学友,享有“歌神”的美誉,在90年代中期,根据IFPI国际唱片协会统计,张学友的唱片销量仅次于当时如日中天的美国歌手迈克尔·杰克逊,排名世界第二,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年华语音乐唱片市场的繁盛。

唱片的萎靡不振,源自中国内地的音乐市场从一开始就没有把版权保护当回事。时间移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1996年起,中国内地的唱片销售量每年都以40%左右的份额下降。唱片的销量突然直转而下,虽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翻版和盗版,但是2000年后的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及音乐消费的多元化,才真正给了唱片业沉重的一击,使其辉煌不再。

数字音乐,商业模式最重要

腾讯数字音乐部总经理刘春宁并不认同互联网对唱片业的伤害。“互联网没有破坏音乐产业,反而使其更加广阔。”刘春宁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新的商业模式没有建立起来,根源则是版权保护机制的欠缺。”当用户习惯了在互联网上轻易地获取MP3,当我们无须在包里揣着个头庞大的随身听与CD机,数字音乐时代里,一个最令唱片公司们头疼的问题来了——音乐依然在创造着难以计数的商业价值,但欠缺了版权保护这一环节,这些利润最大的流失者显然还是唱片公司。据悉,现今音乐产业的产值已超过300亿元,远远超过影视产业,但不像游戏内容方版权收益达到70%、电影达到40%,音乐版权方的收益只有2%~3%,于是也就不难理解宋柯为何去开烤鸭店的选择。

在国外,版权的重复使用,是音乐产业创造巨大商业价值的一大来源。电台播放歌曲、电视台播放MV都会主动按次支付版权人播放版税,这样的法律法规,对目前尚未培养起版权保护意识与付费消费习惯的中国市场上,显然还不适用。然而付费这条路终将要走,纵使它的过程艰辛了一些,壮烈了一些。

与艰难起步中的中国正版音乐市场相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数字音乐市场已初具规模。据统计,2011年美国年数字音乐销量首次超过了实体唱片销量,占到了市场份额的50.3%。英国唱片工业(BPI)数据则显示,2011年英国数字唱片销量同比增加了26.6%。正如刘春宁所说,商业模式的确立是数字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美国,营收模式的多样化,令其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种可能。iTunes是歌曲收费模式,而Pandora和Spotify平台则通过免费音乐中插入的流媒体广告获得营收,然后向版权组织上交费用,后者再分别向唱片公司和歌手支付费用。

“以美国为例,以前是到CD店买CD,现在是在苹果iTunes、亚马逊上立时下载歌曲,音质比CD还要好,当然是收费的。今天的问题不是互联网音乐对传统音乐出版市场的冲击,归根到底问题在于保护版权。只有这样,数字音乐带来的商业市场价值回报才会完全迸发出来。”刘春宁说道。

未来是多元化消费

当然音乐创造价值,从来就不只有一种形式。蔡明和郭达曾经合作过一个经典的小品《追星族》,蔡明饰演的追星族女儿在香港天王演唱会结束后苦苦等在场外,连明星坐车飞驰而过溅在衣服上的泥点子也不愿意洗去。至少在上世纪最后的20年里,当我们刚刚开启市场经济这扇大门时,就已经藉由港台音乐的进驻,而晓得了消费音乐的方式还有看演唱会与消费明星周边产品。在今天,我们将这种消费冲动称作“粉丝经济”,而它也确确实实地成为了大众流行音乐消费的一部分。

从最基础的唱片、演唱会开始,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中国内地的音乐产业也随之一步步成长起来,形成了一条内容丰富的产业链。2005年,《超级女声》催热了音乐选秀,也令短信与彩铃火爆一时;2000年以后,迷笛、摩登天空、草莓等原创音乐节相继出炉;2005年以后,腾讯音乐、巨鲸音乐、虾米网等一批互联网音乐平台成立;2012年,《中国好声音》令人们重新审视音乐产业链的完善……音乐一直在创造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如果说互联网和数字化的潮流打破了音乐产业原本的生态系统,那么破而后立之后,等待音乐的将是崭新的更为广阔的商机。

上一篇:020:一个新的想象空间 下一篇:碎经片济 颠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