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时间:2022-08-07 05:39:10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改变了一些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样,在教育教学上,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及多媒体设施的介入,使我们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多媒体教学手段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仔细想来,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辅助初中语文教学,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弊。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上若对某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就会产生一种专心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首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设施进入课堂,充分发挥了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为学生创设了更为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好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时,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望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到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到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同时,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倾听鼓声,“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听了之后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感叹,再来朗读课文,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多媒体教学,让语言文字传达不出的美好东西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

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又用Flash制做的课件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一幕。小斑羚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学生们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这种惊心动魄的效果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无法得到的,现在却变得好理解多了。

再次,遇到那些具体介绍某一事物的文章时,传统教学方法显得呆板、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相当被动。现在有了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情势发生了很大改变。可以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加大信息含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展示课文中涉及到的各种云层的图片,让学生一边细致观察云图,一边研究它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学习文言文《山市》,用海市蜃楼在城市、在沙漠、在海上图片,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习《化石吟》我们上网寻找到十分珍贵的恐龙化石、远古时期的鱼化石等图片,激起他们探索的欲望。另外,运用多媒体可以更好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如我们在课堂之外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及现状,便于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下,一些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看成是一种饶有兴致的事,故而乐此不疲,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展示。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首先,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时滥用课件,将多媒体课件单纯理解为整堂课就是听听音乐,看看图片,出示板书,加大练习容量。往往造成课件统治课堂,课堂上再也难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通常情况下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势必让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每篇课文也大都是由教师分割成若干支离破碎的板块作定式的学习,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往往也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而是硬把学生的思路往课件的模式中拽,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这样,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这种教学状况与“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又有多大区别呢?教师只不过是多媒体的一个操纵者,“课件”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热闹”的工具。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能够激活学生思辨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

其次,多媒体教学也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时远离甚至脱离了“文本”,于无意间省略了学生对书面语的体验过程,导致他们对语言文字领悟力下降,想象枯竭,思考力、联想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还是需要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

再次,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不当还会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语文课文已由教师肢解成图片、文字等形式。这些众多图片、文字在演示中往往一闪而过,学生完全缺乏思考、消化的余地,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记忆不牢。待到复习迎考,还得花很多时间重新学习,如果长时间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际是浪费学生大量时间的重复学习。

多媒体用于教学,不是一种奢侈的摆设,更不是一种高科技手段的炫耀,而是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简便快捷的工具,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堂课学习什么内容,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课型、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应视实际情形定夺。只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多种教学媒体互相补充、协调统一,按教材的需要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发挥其优势,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新世纪中学(221200)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下一篇: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四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