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语文课中的诗歌教学

时间:2022-08-07 04:00:35

浅谈中专语文课中的诗歌教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诗词作为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它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形象生动、意蕴幽远。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国许多文学大师对传袭千年之久的诗词大加褒扬,我长期从事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认为诗词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在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语文能力的培养、文化素养的形成等诸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品味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我对职业中专语文诗歌教学有了一些个人的浅识拙见。

一、职业中专语文诗词教学透视

当代职业中专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不读小说散文,也不读诗词。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在诗词的国度里长大的孩子这样不喜欢诗词呢?

1.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文化快餐”充斥文化市场,传媒多样化、信息化,特别是电视文化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给人以全方位的享受,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青年读者。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再加上网络、电视、广播和流行音乐的充斥,我们的学生根本不喜欢阅读。特别是我们职业中专学生,上课下课抱着手机,通过手机上网,浏览的大多是文化快餐,流行文化卡通、漫画、武侠或者言情一类的。对于高雅、高深的诗歌则置之不理。

2.教学观念、方法滞后。教学观念的滞后必然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采用。在诗词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仍采用“释题—解释字词—串讲诗句—总结思想”的陈旧模式,讲诗总是从字、词、句到主题思想的概括。我们的大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仍然陈旧、老套,和他们的教学初衷相违背。在教学时,绝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串讲方式和串讲加背诵的教学方式,学生自然会腻了。

3.中考指挥棒的延续。现在初中教育仍然围着中考转,考试几乎不考诗歌。由于诗歌理解起来偏难,学起来费时费力,导致一些同学产生了严重的畏难情绪,许多同学看到课后的“背诵”二字就顿生反感,对于诗歌的学习自然兴趣不高,消极懈怠。

4.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职业中专时期,语文除了要参加会考,似乎没有一条让学生学习语文的理由了。在职专时期,语文也不是主要科目了,可能有的学生课余时间都没有打开过语文课本,更不用说去读诗歌了。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玩,小部分时间用于学习技能课程和专业课。诗歌不是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必备条件,功利主义思想制约着他们,他们也根本不会静下心来多读、多背。

二、职业中专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1.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愿学、爱学、乐学。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欲望。例如,可以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如配乐朗诵、录音示范朗读等,或通过引导画画的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感知诗意,使学生对诗歌心驰神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适当组织一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可以主办诗词朗诵会,只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都可以使用。

2.应以“读”为主。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应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语感有了,可以让学生对文言诗文无师自通。教师更应该明白诗歌教学中朗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营造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朗诵应讲究方法,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一般情况下,对于诗歌,应多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读出感彩,读得朗朗上口,熟读成诵;需要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时,应指导学生齐读;让学生领略某篇文章的优美文辞,欣赏其艺术特色时,应指导学生自由读。当然对诗歌更高要求的朗诵,能够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必定是在对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把握之后,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歌语言而把握诵读的感情,洋溢朗读的渴望。

3.采用“联想”教学法,分析诗词意象。学生在感受上最容易触摸的恐怕只有诗词中的意象了。意象是诗词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分析诗词要从分析意象入手。教师可根据诗词结构脉络或者感情思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领略诗词的意境,把作者凝练的诗句想象成一幅画面。

总之,诗歌这笔财富,它的矿藏永无止境,但是诗歌教学还是少一些支离破碎的分析,多一些整体感知好,否则,我们也许让学生厌烦,最终损害了职业中专学生的兴趣,老师疲惫不知如何是好。教无常法,只要我们的学生喜欢,就是最佳的方法。

上一篇:发挥教师主动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