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写字姿势的矫正与握笔高度的关系

时间:2022-08-07 03:50:58

不良写字姿势的矫正与握笔高度的关系

一、孩子们的握笔有多高

因为是低段语文老师,所以特别关注孩子们的握笔姿势。无论是自己上课,还是听别的老师的课,总会有意无意的去留意孩子的握笔。从我的观察看,孩子们写字姿势最大的问题是握笔过低。为了验证我的观察,我对自己刚接的一年级新班进行逐个的测查。下表为测查情况(单位:厘米)。

上表告诉我们,我们班共41人,平均握笔高度为1.9厘米。其中最低的是1.0厘米,最高的是3.2厘米。不足2厘米的有18人,超过3厘米的只有2人。那么按规定应该怎么样呢?正确的握笔姿势为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纸面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我们在教写字的时候,常常用三个“一”来教,也就是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身前与书桌距离一拳,(握笔)手指与笔尖距离一寸。一寸是多少呢?是3.3厘米。当然,“一寸”是个概数,也就是3厘米左右。下表中可以看出握笔2.6厘米以上仅为3个同学,其他同学都存在着握笔过低的问题。

那么,是不是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的缘故呢?笔者又随机确定了六年级一个班做调查。调查时间安排在学生中午做作业时。调查时我同样按座位表逐个进行测量,没有过多地向孩子们作说明,只是表明老师在作一个数据统计。调查结果与上述一年级孩子的握笔情况十分接近。全班45人,平均握笔高度2.1厘米,最低的1.0厘米,最高的是3.1厘米,握笔高度在2.6厘米以上的为5名同学,达到或超过3厘米的为2名同学。

二、握笔不高会产生哪些不良的写字姿势

观察发现,握笔不高,使孩子视线受阻。这样带来的不良写字姿势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头歪。头向左侧倾斜,如果是左手握笔的孩子则相反。握笔很低的同学,其左侧的脸甚至会贴着桌面。

2.手歪。其写字的手手腕不是向前,而是朝内侧弯曲(也有极个别的出现吊腕的情况),大拇指与其他四指都向内侧靠,手掌与手指呈直角状。

3.笔歪。写字的笔不是笔尖朝前,而是笔杆向前倾,笔尖朝向胸前。

4.身体歪。整个人侧向左侧或右侧。与此同时,作业本也是歪的。

三、导致孩子们握笔过低原因

1.握笔高度指导不明确。我们虽然经常强调,并且用儿歌等方式来让孩子们知道应该做到三个“一”,但是一寸是多少,大概在什么位置,不明确。笔者曾让同办公室的6位老师(其中2位语文老师,3位数学老师,1位科学老师)说说握笔高度多少为宜,其中3位老师对3厘米有这么高,感到惊讶。

2.一年级孩子手指肌肉发展不成熟,指头力度或触觉发展不足,导致握笔无力,孩子们为了能更好地控制笔,他就会越握越近。特别是现在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过早、过多接触写字,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中高年级孩子握笔过低大都是幼儿园或一二年级时养成的习惯。

3.老师与家长在孩子刚学写字时要求过高。老师和家长评价字好不好,常用的评价语有两个。一是“有力”。如,这个小朋友的字可精神啦,每个笔画都很有力。二是“有笔锋”。如,你写得真棒,把笔锋都写出来了。更成问题的是,老师和家长认为要让字看起来“有力”和“有笔锋”,关键在于用力,使得孩子们写字时笔画刻得很重,“力透纸背”。

上述三个原因,由表到里,层层关联,最终是“用力”导致。实际上,“用力”也衍生了其他几种错误的写字姿势:1.拇指包食指。2.拇指内收。3.三、四指执笔。4.握笔太紧。

四、如何矫正孩子握笔过低

对于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因为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指导,握笔已初步养成习惯。一些同学过低的握笔姿势已经初步形成,所以需要我们去矫正它。如何矫正,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1.明晰高度,齐心合力

孩子写字姿势的指导,不仅是语文教师的事,其他各学科的教师都要齐抓共管;不仅是学校老师的事,家长更要合力。只有这样,矫正才有可能。为了让我们班每个任课教师和家长知道正确的握笔高度,我通过班级任课教师座谈会和开学初的家长会,分别进行了正确握笔姿势的示范。同时,我把我们班存在不良写字姿势的孩子名单交给每个任课老师,告知家长,让他们一同来关注这些孩子的写字姿势。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还告知家长:(1)为孩子购买适宜的铅笔。铅笔一般分为H、HB、B三大类,其中H类铅笔,笔芯硬度相对较高,需要用力才能写出清晰的字迹;B类铅笔,笔芯相对比较软,墨偏深;HB类的硬度居两者之中。市场上的自动笔,笔芯偏硬。对于低段小朋友建议用B类铅笔。当然3B以上容易把作业本弄脏,也不建议使用。(2)注意观察,及时提醒。当孩子握笔高度不够,或出现其他不良写字习惯时,要及时提醒,正确指导。(3)不要长时间地让孩子写字,因为还没有专家提出建议性的时间,笔者凭自己的经验对一年级的家长说,连续写字一次最好不超过20分钟。

2.降低要求,循序渐进

一年级孩子,由于小肌肉发育情况不同,表现出现的情况也不同,有些欠力,有些欠灵活,有些是手腕或手指不听话。因此,对于所写字的笔画质量要求要降低,不倡导用力写,不要求写出笔锋。像笔画中间出现抖动,横画画不平等现象,应属于正常的,随着孩子有小肌肉更好的发育,自然能得到克服。我们要关注的是孩子们的写字姿势和字在练习本格子内的大致布局。同时,严格控制作业量,课文中规定的写字量,尽可能的分散在各课时中书写。

3.个别辅导,坚持不懈

在日常教学中,在老师的提醒下,孩子们的握笔高度会符合要求。但总会有一些孩子比较“顽固”,矫正比较困难。对于这些孩子,笔者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1)制作3厘米尺,用小棒或小纸片让孩子制成一根3厘米的小尺子。当孩子写字时,要求他先拿尺子量一量,然后握笔写字。

(2)安排“热身练习”。不良习惯一旦形成,要矫正需要持之以恒。我让这些孩子准备了一本草稿本,每天写字前或平时有兴致的时候,进行写字姿势的“热身练习”。就是以正确的握笔姿势连续画一厘米左右线条,如同绘画素描时的线条,或横或竖,或左或右。一段时间后可以提高难度,让孩子们顺时、逆时方向画圆。这些练习会起到让手腕和手指部位达到热身的效果,之后再开始写字就会感觉手腕及手指更加灵活自如,与此同时,手部的肌肉也得到了锻炼,从而能够坚持以正确的握笔姿势书写更长的时间。

(3)配备“写字姿势提醒员”。安排同桌或前排同学作为他的“写字姿势提醒员”,能经常给予他提醒。

(4)设写字姿势进步奖,及时表扬写字姿势得正矫正的孩子。

握笔指力不足,导致握笔过低;握笔过低,产生众多的不良写字姿势,因此,笔者认为,矫正不良写字姿势,可从纠正握笔高度开始。上述举措一学年来,我班在学校教导处进行的写字姿势检测中,孩子的写字姿势正确率达到100%,一些有不良写字姿势的孩子习惯得到较好的矫正。辛勤劳动才有丰硕的回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使用正确的握笔姿势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一些不良的写字姿势还会在一些孩子身上反复,需要我们继续关注、提醒、引导、帮助。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爱德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六渗透”——让地理教学更有效 下一篇: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研究